Vvka Yu

FF Studio設計工作室扎根于中國上海,由設計師費崎峰創立于2017年,提供室內、家具乃至藝術裝置的設計服務,倡導純粹、靜謐的設計美學。設計范疇包括建筑設計、高端住宅、樣板間、酒店及餐飲俱樂部、商業中心、辦公空間等。


得益于網絡的快速傳播,FF Studio創始人費崎峰憑借給自己打造的單身公寓項目迅速出圈而“被迫”開了家自己的設計公司。當費崎峰被問到如今的人生狀態是否正如自己先前規劃的那樣,他回答道:“這比我預期的發展速度要快上好幾年”。
費崎峰并非出身自GSD、Bartlett這類建筑教育的象牙塔,但能夠迅速在上海立足并經營一家設計公司,除了運氣還有他骨子里的篤定。2012年,在杭州就讀建筑學的他放棄了自己已經杲了一年多的傳統裝修公司設計助理的職位,帶著一定要進入一家設計公司的信念來到上海。如果沒有單身公寓項目的出圈,按照原本的計劃,身為90后的他,至少應該在各個設計公司里積累到30歲以上的年紀才會有可能成立屬于自己的一家設計公司。不過當我們身臨FFStudio工作室時,便能輕易地意識到將他人生軌跡推前的不止網絡,還有建筑思維和年輕力量。
在費崎峰眼中,設計應在普遍性當中尋求與眾不同,差異性和多樣性,這些是設計進步的源動力。他的辦公室通過一個錯層設計醒目地下沉到整個工作室的中心,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個有限的空間里,他依舊在辦公室的外圍打造了一個園林式的回廊走道,直觀地將回形動線這一理念拋到了所有訪客的面前。費崎峰講究空間里的線條、比例、體塊,這一點從他出圈的單身公寓便可以瞥見,在那個項目里,他將簡單的復式結構進行了建筑形體上的變動,而臥室也被打造成了一個像他如今辦公室這樣的白色盒子,而這樣的結構在建筑里,恰好也是最讓人感覺到安全感的。
如果說用建筑思維打造空間,是他慣有的手法,那么年輕簡約和未來感便是費崎峰的設計風格,在資源過度消耗的今天追求負設計的FF Studio,試圖用最合適的設計語言讓人跟空間產生對話、交流與情感共鳴。翻閱他過去幾年的項目,最讓人感到舒服的黑、白、灰、木色都是他設計里的主色調,未來感的燈光設計也巧妙地隱匿其中。“最簡約的也是最難做的”這樣的困擾在他手里,也通過對細節的把控和處理迎刃而解。同時或許是足夠年輕,這位90后設計師總能知道時下年輕人最偏好什么。除了工作室里隨處可見的KAWS玩偶,當下正熱的“IP化”也被引入了FF Studio未來的規劃里面,費崎峰希望在未來,人們不光可以通過簡約的風格洞察到FF的設計,甚至通過“IP化”的一些公仔、潮玩都能意識到,這是屬于FF Studio的設計。
2017年成立的FF Studio,憑借著網絡平臺上絡繹不絕的設計需求,迅速成長為規模不小的設計工作室。如今的FF Studio依舊享受著網絡的紅利,大部分的訂單也來自于網絡平臺,而因此,費崎峰也成為了新時代里,網絡年輕設計師的縮影。

琚賓:如何保持對沒計的熱情并不斷提升創作能量?
FF:設計是一件跟美打交道的事情,我會不斷地去關注設計以及設計周邊所輻射的東西,同時關注到設計圈其它同行的新案子,我覺得一旦有了自己想去超越的目標,有了競爭對手,有了成就感,就會想讓自己不斷地去提升。
琚賓:在設計思考、設計方法、設計策略、設計執行這四個層面上,你們認為它們的關系是什么?你們比較在意哪一個層面?
FF:我認為,設計思考、設計方法、設計策略、設計執行,它們就是緊密聯系的關系。就好比人的肢體缺一不可,只有聯系在一起才能成為一個整體。我最在意的是設計思考,就像大腦決定著人的各種行為,有了設計思考,才會有接下來的設計方法、策略和執行。
張健:是否隨心所欲,收放自如地做設計?
FF:隨心所欲做不到,任性還是可以做得到的。作為90后的青年設計師,我很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想做什么,做什么更好玩更有趣,也會拒絕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對周邊事物的敏感度和好奇心是我做設計靈感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