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nkbugo

樸開十向設計事務所由兩位90后設計師張筱鍇和熊天宇在2016年創立于武漢。樸開十向專注于商業空間的打造,基于兩位創始人的建筑學背景,他們擅長運用大面積的幾何體塊和光影構筑空間秩序,創造簡約且具有敘事性的空間狀態。

位于武漢的樸開十向設計事務所,已經進入第四個年頭。今年五月開工之后,創始人張筱鍇用“忙”來形容他們的狀態,他和合伙人熊天宇都是年輕的90后,他們將自己的所做之事歸納為“簡單”、“純粹”和“自由”,對應著“樸開十向”這個名字的解釋——質樸、開鑿、十方空間,以及事物的實相。兩位創始人都是建筑學出身,也因此建筑是樸開十向一個重要的思考構成。從樸開十向的第一個作品——一間律師事務所開始,光影,體塊關系和空間邏輯被充分運用到設計理念中。
項目從無到有,樸開十向采用了非線性的推進方式:每個階段,都有2-3個方案同時進行。而對于年輕的設計工作室來說,項目工程的推進往往是一項挑戰。“落地的時候我們要經常去現場,銜接各種東西,相當于我們自己要充當大半個項目經理。”張筱鍇告訴我們,他最喜歡一個項目的開始和結尾:一個項目的展開有時始于一個怪異且不合理的戶型,當隨手勾勒的線條將條條框框全部打破并賦予空間新的生命,這一過程往往充滿了成就感。而結尾則定格于項目成型后的拍攝,“相當于看到電腦上的sketchup模型1:1地落地到現場”。
在武漢一間融合餐廳PACO·匯的空間內,走上三層旋轉樓梯,抬頭是一個溫和明亮的月球,它來源于樸開十向在2019年的創意:“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作為一個商業空間,PACO·匯的業主找到他們,就是希望將此打造成拍照打卡圣地——這是一個當下典型的商業空間需求,在營收,客座數,造價之間,樸開十向用詩意填上這份答卷。
“每個設計師都有一個這樣的期望,想做美術館或者一些不在乎造價,不用考慮太多的、純粹性的、精神性的、概念性的空間。”在張筱鍇看來,注重商業空間的樸開十向,當然也有這樣的向往。


琚賓:你們認為沒計的本質是什么?
樸開十向:解決問題。從小處著眼就是解決無數個問題,把無數個問題全都解決完這個設計也就成型了。比如,商業空間要解決客座數的問題、材料的問題、防火的問題、通風的問題、采光的問題,等等。將這些基本的問題都解決,然后再去解決美學問題,比如,整個空間的氛圍,可供大眾拍照打卡的角落……把它們—個一個解決掉,這個空間就完成了。
張雷:現在還會做模型嗎?
樸開十向:我們現在還會做電腦模型,但實體模型做得比較少。其實我們很愿意去做實體模型,但由于我們主攻的商業空間會大幅度壓縮整個項目的時間,因此我們去做實體模型的機會也相應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