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忠偉(上海三愛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上海200000)
邁克爾.波特是現代最偉大的商業思想家之一,是當今全球第一戰略權威,擁有瑞典、荷蘭、法國等國大學的8個名譽博士學位,被譽為“竟爭戰略之父”。他認為,能夠帶來成功機會的基本競爭戰略有三種:即成本領先戰略(cost leadership strategy) 、差別化戰略(differentiationstrategy) 、集中化戰略(focus strategy)。伴隨著日益白熱化的國際競爭而出現的利潤空間的急劇縮小,精確計算產品成本和加強成本控制在管理決策中占據了關鍵的地位,因此,成本領先戰略是構建競爭優勢的基礎。
成本控制是現代企業的必然趨勢,成本控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企業經營目標的實現,在企業管理中有著非同尋常的地位。成本領先戰略是指企業通過降低成本,在研究開發、生產、銷售、服務、廣告等領域,使企業的總成本低于競爭對手的成本,甚至達到全行業最低,以構建競爭優勢的戰略。成本領先戰略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簡化產品型、改進設計型、材料節約型、人工費用降低型、生產創新及自動化型。
作為成本領先戰略的先行者,邯鋼集團就創造過奇跡。1990年,鋼材市場出現疲軟,價格持續下跌,原燃料價格卻大幅度上漲,產品成本驟然上升,處在夾縫中的鋼鐵企業備受煎熬。邯鋼集團28種產品中26種出現虧損。當年的鋼產量雖然超過了100萬噸,但盈利僅為100.4萬元。原本計劃上繳的承包利潤只能靠貸款解決,企業到了難以生存的地步。面對困難,邯鋼解放思想、大膽改革、轉變企業內部經營機制,選擇了走市場化道路。
邯鋼扭虧的關鍵是把成本控制起來,從市場的角度反過來看成本,這個算式就是:產品市場價-稅金-目標利潤-產品分攤的期間費用=目標成本。這個算式,在邯鋼創造了奇跡。1991年,邯鋼實行“模擬市場核算,實行成本否決”經營機制,推行成本否決權,牽住了提高經濟效益的“牛鼻子”。當年完成利稅總額2.47 億元,實現利潤5020 萬元,一舉扭轉了大面積虧損的被動局面。此后3 年,邯鋼效益一年上一個新臺階,1994 年實現利潤一舉突破7億元。
總結起來看,邯鋼的經驗有幾方面:
(1)生產經營和內部生產管理直接面對市場需求,市場不接受、賣不出的產品,再“名牌”、再“優質”也不能生產。用市場倒逼各生產單位確定生產成本,把市場所能接受的價格作為企業生產的標準,堅決堵死了虧損的根源。
(2)堅持實用適宜技術,不貪大求洋,不搞一步到位,量力而行,低成本擴張,滾動發展。邯鋼在過去的8 年中以實用第一、效益第一為原則,進行了22次大中型技改,每次改造均比別的企業少投入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五十的資金,每一項投資都能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
(3)企業把有限的積累專心用于企業發展,不亂拓展生產領域,不亂建樓堂館所,不亂花與生產無關的錢,集中財力逐步改造關鍵設備和主要工藝,用現代化的技術設備,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使企業贏得更大的效益。
(4)全心全意依靠職工辦企業,讓職工的主人翁地位落到實處。市場經濟的風險決不能僅僅讓經營者來承擔,也要讓職工不僅懂得守法勞動而且要知道成本、核算、節約的概念。
數十年來,邯鋼經驗之所以能一直立于不敗之地。從邯鋼經驗這些年的實踐和發展看,科學高效的管理是企業成功的一個永恒主題,我們對企業管理創新這座富礦的開掘,還遠遠不夠,國有企業是完全可以搞好的,關鍵在于觀念能不能轉過彎兒來,有沒有負責任心,同樣的外部市場環境,企業“內功”的深淺將決定未來成敗。
上海三愛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三愛富公司)是上海華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誼集團)的全資子公司,主要從事氟碳化學品,含氟聚合物和含氟精細化學品方面的生產研發。面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前身作為研究所的三愛富公司管理趕不上形勢,競爭乏力,隨著市場的飽和和中低端產品同質化競爭越來越強,企業陷入連年虧損的狀態。
企業選擇何種發展戰略,很大程度受市場環境、行業特色、企業狀況等綜合因素的影響和制約。結合三愛富公司的實際,國外優勢產品技術含量高于國內,國內中低端產品低價競爭殘酷,要想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殺出一條血路,只有在成本領先方面多下功夫。通過研討,公司上下對推行低成本戰略的重要性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1)低成本戰略是一種理念和企業文化。不能簡單地把低成本戰略僅僅看作是一種具體的管理手段,而是要將它作為一種管理理念,來指導生產經營改革發展的具體實踐。同時還要將它作為一種企業的文化,來引導企業的行為和員工的行為。通過塑造注重細節、精打細算、講究節儉、嚴格管理的企業文化,使降低方方面面成本成為員工的自覺行為,使公司與對手競爭中,不管在采購、生產、科研、投資發展及各項管理中,在投入成本時都能領先而取勝。
(2)低成本戰略是一項系統工程。作為企業一項整體戰略,低成本戰略不僅包括微觀上如何降低人工成本、節能降耗、降低財務費用等,更要關注全方位、多層次的協同影響,從技術微觀走向宏觀的管理層面,從而達到系統地優化成本結構的目的。要以成本系統觀念和成本效益觀念為指導,對企業內部業務流程、管理結構和制度進行重建,優化管理結構、減少管理成本,使得企業內部體制、機制更有利于低成本戰略目標的實現。從當前三愛富公司的實際工作來說,要系統地研究解決人力資源瓶頸、產業結構瓶頸、體制瓶頸和管理瓶頸等問題。
(3)低成本戰略是追求一個長期的目標。提出低成本戰略,著眼于公司在國際國內氟化工行業中競爭優勢的比較,著眼于不斷提高公司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和市場競爭的能力。因此,企業在效益不好的時候要實施低成本戰略,在效益好的時候同樣要實施低成本戰略。我們追求的是一個企業長期發展的目標,長期的競爭能力,而不是一時的效益指標。同樣,我們在看待這個問題時,還要辨正地看待當前成本和長遠目標的關系。要避免過于片面地、狹隘地理解就是當前降低成本和減少支出,要對成本管理和控制進行全面認識,通過“投入”與“產出”的對比分析,通過與競爭對手的對比分析,研究成本付出的必要性、合理性,努力以盡可能少的成本支出,創造盡可能多的價值,取得盡可能多的效益。尤其是對于增強企業競爭力起到推動作用的成本支出,則不僅不應當減少,而且從成本效益的角度來說應當加大投入。
2016 年起,公司開始提出成本領先的企業管理理念,通過干部員工的不斷努力,實現了企業的扭虧為盈,2016 年當年實現經營性利潤八千多萬元,2017 年經營性利潤三億多,2018 年經營性利潤六億多,利潤貢獻率連續三年位列上海華誼集團的前三名。
(1)以“小管理、大經營”為公司管控模式,重新設置公司的組織架構。
依據公司本部主要行使戰略決策中心、科研創新中心、投資發展中心、上市公司管控中心(市場營銷中心、加工應用中心)的職能,子公司行使利潤中心(或模擬利潤中心)的職能,重新設置公司的組織架構,使公司本部與子公司之間職權分明。
將原先10個職能部門精簡合并為6個,管理人員從原先的80多人精簡到30人,進一步提高管理效率,并通過管理下沉將人力資源優勢集中到每個盈利單元(子公司);子公司通過自主經營、自主管理,受控經營、受控管理,真正做到自負盈虧。
(2)推行以財務為中心的企業管理,層層分解指標,落實到人。
逐步形成以財務預算為框架的企業計劃管理體系、以成本管理為內容的生產管理體系、以投資收益為依據的投資管理體系、以資金管理為重點的財產管理體系、以財務指標為經濟責任制目標的考核管理體系。加強以裝置、部室為中心的成本費用控制,緊緊抓住年度預算,層層分解指標,落實到裝置長、部室經理,突出裝置以經濟效益為主的績效考核,部室以費用控制為主的績效考核。
以裝置為單位,建立單耗、能耗、物耗指標的管理體系,層層分解指標,責任到人。生產部門要加強裝置經濟核算,實施節能降耗控制措施,根據市場情況及時調整裝置產品布局,努力提升裝置運行經濟指標;加大裝置計量投入,提升各產品經濟指標核算的實時性和準確性;做好各類產品的質量跟蹤,優化中控指標和工藝操作,提升裝置定制化生產能力。
管理上自控:強化車間、班組、崗位在成本核算上的自我調解與控制。做到每日消耗裝置清,班組個人清。
考核上專控:進一步強化經濟管理職能室的職能控制,定時間、定地點、定科目的專業指導,讓專業人員每月在有三分之一的時間下到車間班組,檢查督促他們及時解決生產過程中的難點問題。
競賽上群控:強化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參與企業經營工作,利用階段性的推進活動促進認識提高,不斷營造意識氛圍,使廣大職工在注重質量的同時在經營生產過程中投入更大的精力,更加注重安全生產與經營效果有機結合。
(3)持續技術進步,向技術創新要效益。
公司在立足自主創新的基礎上,加快與國際先進同行的交流,在技術研發、產品供應、合資合作上多管齊下,加快模仿創新和合作創新。公司在研發方面拒絕“處處開花”,集中有限資源完成一批重點項目,讓科研成果盡快轉化為生產力。以市場為導向,堅持產品調整,通過對在線產品的升級,增產高附加值產品。對掌握不了核心技術的合資合作,公司從長遠來看把它認定為非核心競爭力,要從戰略布局上創造公司新的盈利點和利潤增長點。
(4)生產研發銷售協同發力,提高產品的綜合競爭力。
發展什么樣的技術,生產什么樣的產品,要讓“聽得見炮火”的人來指揮。生產、研發和銷售人員都不能遠離市場,脫離客戶,要形成一個整體,共同走訪客戶,了解客戶的實際,解決客戶的困難,引導客戶的需求。
技術上不僅要能為客戶提供完整的技術支持,還要有引導客戶接受公司新技術的能力,化被動為主動。生產上要制定更嚴格的質量標準,落實相關人員的責任,加強全過程的監控,穩步提高公司產品的質量。銷售上進一步加強工作的前瞻性,逐步做到訂單式生產,對分銷渠道進行梳理與整合,擴大直銷比例,提升母公司的盈利水平。
(5)要建設一支優秀的干部隊伍和員工隊伍
良好的精神狀態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公司開展講擔當、比貢獻主題活動,營造勇于爭先、不斷進取的精神面貌。對于各級干部來說,衡量精神狀態好不好,一是看有沒有勇于爭先的勇氣,二是看有沒有開拓進取的作風,三是看有沒有不怕困難、不排挫折的意志。各級領導干部樹立“不受圍墻束縛、不背歷史包袱、不找任何借口、不怕承擔責任”的勇氣和精神。特別是要強化責任意識,帶頭落實責任,把精力集中到做實事上,把功夫下到抓落實上,以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各項工作。
以人為本,優秀的員工隊伍是企業的財富。一是要通過建立人才培訓體系,為企業培養人才、留住人才。二是要加大對如何安排各個管理崗位的職能,如何對各個崗位進行業績衡量及評估、“崗位勝任符合度”的度量、如何更有效地監控各個崗位的績效等4個問題的探索和研究。三是要加強對技術人員有關成本方面專業知識的培訓,強調技術與經濟相結合、生產與管理相并重原則,力爭從技術經濟領域開辟降低成本的廣闊途徑;按照價值鏈分析法,對企業各工種、工序、業務流程逐一進行剖析,對不必要的用工、層次、環節進行改進或否決,盡量消除不增值作業,通過規范流程,達到人員合理配置,既避免人力資源浪費,又可以保證信息通暢、有效。
企業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應從邁克爾·波特競爭戰略中得到啟迪,機遇與挑戰并存。企業應該認清目身優勢,實施成本領先戰略,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在市場競爭中運用成本領先戰略,要學會精打細算過日子,干毛巾也要擰出三滴水的信心和決心,構建競爭優勢。相信企業會在強手如林的市場上脫穎而出,成為行業佼佼者和市場的引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