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寧學麗 圖_任向菲
“槐林五月漾瓊花,郁郁芬芳醉萬家。春水碧波飄落處,浮香一路到天涯。”每年的四五月間,故鄉房前屋后的槐花便奮力掙扎出片片綠蔭,一簇簇、一串串槐花,點綴在茂密的綠葉間,白得耀眼,紅得熱鬧,股股清香甜潤飄然而至,沁人心脾,將整個村莊都沉浸在清香之中。
槐樹在家鄉是很尋常的。每年春天,滿山遍野的槐樹不失時機地向人們展現著它最為風情萬種的姿態。玲瓏精巧、如雪似火的槐花鑲嵌在枝頭,一朵朵、一簇簇,潔白淡雅、紅艷似火,芳香四溢,引來一群群蜜蜂圍著槐花飛舞著,忙碌著。一陣微風拂過,茂密的綠葉間,花朵若隱若現,陣陣花香飄來。一夜春雨過后,槐花帶著雨珠的清亮,紛紛揚揚四處飄落,素白、嬌艷的花瓣默默地化作千千萬萬飛舞的精靈,悠悠地灑落一地馨香,可愛的小槐花就這樣悄然飄零。站在槐花雨里注視著地上薄薄的一層花瓣,心中更多了一份濃濃的留念之情。正如詩人白居易曰:“黃昏獨立拂堂前,滿地槐花滿樹蟬。”
最令人難以忘懷的是蒸槐花。小時候,社會物資還很匱乏,生活條件簡陋。在槐花飄香時,家家戶戶的大人們都會用長長的竹竿綁上鐮刀,孩童們則準備好了竹籃子等在槐樹下,一簇簇的槐花在鐮刀下紛紛落地,孩子們爭先恐后地將槐花收拾進籃子。記得母親常常把含苞待放的槐花小心翼翼地擼下來收集在竹籃子里,清洗干凈后加點鹽拌上玉米面粉攪拌均勻,攤上籠屜。待蒸鍋里漸漸飄出槐花的清香,掀開鍋蓋,甜絲絲的味道撲面而來。蒸熟的槐花又甜又軟,澆上蒜泥,嘗一口真是鮮美無比!現在回憶起來,依然能感受到那份唇齒留香的甘甜。當天吃不完的槐花則要曬干,等麥收后,這些干槐花便成了調劑生活口味的美食,或炒成菜,或包成包子。在那個年代,槐花是父老鄉親們改善生活的美食。現在生活條件好了,雖然每年花開季節仍然還會有人去擼槐花,但也只是為了嘗個鮮,很少有人再去大籃大籃地擼了,也很少有人再回家煮熟曬干當菜吃,那一串串花束已永遠定格在我的記憶深處。
而今,擼槐花的年代一去不復返。但每年春夏之交,聞到沁人心脾的槐花香,我依然心動不已,嬌小的槐花在平淡中演繹的純潔樸實,給了我無限的遐想,平息了我心中的幾許浮躁,潛移默化地促使我以一種更加淡定從容的態度面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