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艷麗
(偃師市動物衛生監督所,河南 偃師 471900)
養殖業保險是一項政策性保險,河南省育肥豬保險費每頭30元(保險期限為批投保6個月或年投保),按照中央財政補貼50%,省財政補貼15%,市縣財政補貼15%的比例,養殖戶負擔20%即只需負擔3.6元;能繁母豬中央財政補貼50%,市財政補貼9%,縣財政補貼21%的比例,養殖戶負擔20%即只需負擔12元(保險期限12個月)。如果發生死亡,育肥豬保險金額800元/頭,能繁母豬1 000元/頭。
2019 年8 月偃師市農業農村局組織7 個調查組對全市的7家保險公司進行調研,共抽查64個養殖場投保公司的意愿調查并進行投保數量確認,調查結果表明投保數量均屬實,養殖場場主均愿意投保并且在2018 年非洲豬瘟疫情時對養殖業起到了保駕護航的作用。例如邙嶺鄉養殖戶賀某,2017年投保育肥豬66頭,交保費475.2元,保險期內賀某飼養的育肥豬死亡9 頭,共獲得保險理賠2 375元,減少了王某1899.8元的損失,增強了養殖戶抵御風險的能力。
鄉畜牧獸醫工作人員會同7 家保險公司在養殖戶投保過程中,建立“防疫+保險+無害化處理”工作模式,即養殖戶投保養殖保險的育肥豬和能繁母豬要具備完善的防疫記錄和免疫檔案,豬瘟、口蹄疫、高致病性豬藍耳病三種重大動物疫病要在免疫保護期內。病死豬要經過嚴格的無害化處理之后,憑屬地動物衛生監督所官方獸醫出具的投保動物《無害化處理證明》辦理理賠。提高了免疫效果,使隨意拋棄病死豬的現象得到有效遏制,減少了動物病害物的污染,從源頭上防止動物疫病的發生。
組織畜牧獸醫技術人員定期到投保養殖場(戶)指導其做好日常飼養管理,認真做好場區和豬舍消毒工作。動物疫控中心定期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和疫病監測,掌握疫情動態。通過采取綜合措施,提高養殖效益,有效降低養殖環節死亡率,增加養殖戶收入,提高了育肥豬出欄率。
通過近幾年對保險工作的了解及調查,發現擴大養殖業保險覆蓋面,在投保時盡量做到補欄或調運時及時和當地畜牧及保險公司工作人員聯系投保,并盡量做到能保盡保,可有效提高對抗疫情風險的能力。
如果可有效出現在保險理賠范圍內的畜種死亡,保險公司應及時派理賠人員上門查看現場,畜牧獸醫人員監督做無害化處理,后期保險公司及時走理賠程序賠付到位。
因農村零散養豬戶抵抗疫情風險能力小,可以探索以村民小組或者自然村集體投保的形式集體參保。
針對規模養殖場養殖量大、育肥豬飼養周期短、頻率快的特點,可以采取批次投保的形式,即保險公司組織業務員每月固定時間到場投保,對符合參保條件的育肥豬全部承保。
在每個投保周期開始前,保險公司負責人應及時和財政部門、農業畜牧部門匯報上一年度保險范圍和保險工作方案。
養殖業保險給養殖戶帶來實惠,可以減少養殖環節的損失,增強養殖戶的抵抗疫情的風險,保護農民養豬的積極性;同時杜絕隨意丟棄病死豬的現象,減少了養殖污染,保護了生態環境,促進了偃師市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