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巍巍
(偃師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河南 偃師 471900)
因為人的生命是第一位的,有道是人命關天。所以人醫歷來是受人尊重的,社會地位高,人人離不了,俗稱白衣天使,可見一斑。在宣傳上更勝獸醫一籌。獸醫在過去稱為下九流,新中國成立后,在黨和人民的關懷下,隨著畜牧業的大力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對獸醫的認識逐漸提高。但是與人醫相比,社會對獸醫的認知度差別很大。人們對畜牧業和對衛生系統以及醫院的認知度差距也很大。當然,人醫自身有著得天獨厚的宣傳條件,比如高高的大樓,每個縣級醫院千人左右,上億元的收入,新農合,大病保險,醫保卡等等優越的自然條件,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宣傳。這次新冠肺炎白衣天使更是聞名全國。正因為此,獸醫才有大力宣傳的必要,才有認識不到位的差距。因為獸醫和人醫的工作有很多相似之處,《傳染病防治法》中有許多人畜共患病是涉及人醫和獸醫,這次新冠肺炎就是有人食用動物引發的疫情。
隨著全國畜牧業的大力發展,畜牧業已經發展成為農村的支柱產業和相對成熟的系統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終于在2005 年,獸醫的管理體制得到了國家的高度重視。根據《國務院關于推進獸醫管理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國發〔2005〕15號)和省編委《關于全省畜牧獸醫管理體制改革的意見》(豫編〔2006〕15 號)。2006年,全國各地建起了相對獨立的畜牧系統,市縣都成立了畜牧局,畜牧業發展迅速。2018 年底,再一次機構改革,各地畜牧局撤銷,又一次與農業局合并為農業農村局。合并后的局里僅有一名副局長主抓或兼抓,領導的力量減弱,人財物的獨立性減弱,縣級以下基層的動物防控能力亟待加強。
縣級以下獸醫科技人員少,知識老化,人員入不抵出。隊伍中一類是解放初期個體獸醫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在第一次畜牧獸醫體制改革中,由鄉站“三定”時轉正和接班的。這一大部分人員,老的大部分退休或去世,接班的最小50 多歲或退休。第二類是恢復高考制度以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期畢業的大學生進入的專業人才,這一批人目前都已經陸陸續續退休。第三批人才,是以后陸續少量進入的專業人才。近15年來,受逢進必考,嚴格編制的限制,各地基層畜牧獸醫人才幾乎是只出不進,成負增長。人員奇缺,很難勝任日益增長的動物疫病防控任務。
資金缺乏是動物疫病防控的又一明顯短板。除了人員工資有保證外,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的要求,在防控物資儲備和更新,動物無害化處理,檢疫監測,動物食品安全監管,重大動物疫病撲殺補貼等方面,資金短缺,捉襟見肘。
自從動物防疫法和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出臺后,各縣都建立了動物疫病防控物資儲備和資金儲備。但是,物資儲備是一個動態狀況。每年都面臨著藥品、消耗品、新品種、先進設備的消耗和增加,這些資金很難及時解決。
以前各地建立健全的重大動物疫情防控保障體系,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畜牧業的不斷變化,獸醫科技的進步,一些措施和設備都需要修改和完善。科技人員、領導人員,機構改革的不斷變化,領導小組、指揮部成員、專家組、應急小分隊成員的不斷變化,都需要及時的更新完善,以適應新形勢的要求。一旦出現疫情,能隨時撲滅。
畜牧業是伴隨人類生存永不沒落的事業,畜牧業的文明程度是社會文明發達程度的標志之一,沒有畜牧業的經濟是不完全的國民經濟,民以食為天,豬糧安天下。動物疫病防控是畜牧業的重要保證,是生物國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危害,以及2019 年的非洲豬瘟疫情,給我國帶來的物價上漲以及養豬業損失,無法用經濟來衡量,觸目驚心,教訓深刻。因此,必須對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再認識,再宣傳,再提高。提高到關乎國計民生、人民健康、國家生物安全的高度來認識,使人人都知道它的重要性。
面對畜牧業不斷發展壯大,重大動物疫情的不斷變化。要以2019 年的非洲豬瘟和2020 年的新冠肺炎為教訓,警鐘長鳴,引以為戒。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明確目標,強化責任。要把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構建和完善重大動物疫情保障體系,保障防控經費落實,確保防控“資金、技術、物資”三項儲備到位,哪一項也離不開組織領導。因此,加強組織領導至關重要。
人才是搞好動物疫病防控的重要環節,尤其是縣鄉基層缺人的現象十分突出,要有計劃地不斷招錄專業人才,充實畜牧獸醫隊伍,確保隊伍不斷線,技術不斷檔。
重大動物疫情防控,不同于重大衛生疾病防控的一個特點,就是撲殺染疫動物越早,損失越小,疫情控制越快。人員防護、防控物資、撲殺動物賠償資金及時到位對迅速撲滅疫情至關重要。因此,加大投資力度,落實防控物資及撲殺資金儲備,要形成制度,落實到位。
以前已經建立了防控的物資儲備制度,儲備了一定的防控物資,隨著技術進步,藥品的有效期、消耗品及設備更新需要及時投資。健全和完善物資儲備,形成制度化,確保隨時使用。
構建完善的重大動物疫情防控保障體系,認真制定和嚴格落實防控工作的政策保障、法律保障、組織保障、技術保障、經費保障、物資保障、信息保障、制度保障、宣傳保障等九項保障措施,確保“資金、技術、物資”三項儲備到位。有計劃地開展應急演練、訓練一批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隊伍。以滿足預防、控制和撲滅重大動物疫情的需要,按照“早發現、快行動、嚴處置”的原則,迅速撲滅和處理疫情,最大限度減少動物疫情造成的損失。
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僅次于重大衛生疾病防控,且發生次數遠高于后者,社會的認知度和重視程度也遠低于后者。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涉及國計民生和可持續發展戰略,涉及人畜共患病、畜產品安全,人民的身體健康,涉及生物國防安全。因此,搞好動物疫病防控工作,認真貫徹執行《動物防疫法》和《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是全社會一個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全國上下必須從這次新冠肺炎中吸取教訓,從高致病性禽流感、非洲豬瘟事件中吸取教訓,警鐘長鳴,將動物疫病防控上升到一個更高的角度再認識,必須將防控的各個重要環節落到實處,抓緊抓好,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