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靜
(新樂市農業農村局,河北 新樂050700)
新城疫、流感與大腸桿菌病混合感染是肉雞較易多發的混合感染類疾病,科學進行此類疾病的預防與控制,是避免養殖戶遭受巨大經濟損失的首要途徑。基于此,分析此類混合感染疾病的有效治療措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肉雞新城疫、流感與大腸桿菌病混合感染后,于20日齡左右后出現明顯的發病癥狀,病雞大多精神萎靡、食欲不振,進食量較少,畏寒情況明顯,排便多呈黃白色,時而伴有綠色或其他顏色,糞便呈稀狀,腹瀉情況明顯。發病2~3d 后,病雞會出現呼吸急促的癥狀,伴有咳嗽、流涕,喉部有明顯的呼嚕聲。發病后死亡率較高,藥物控制效果并不理想。
對病雞剖檢發現,內臟出血點較多。氣管與喉部出現明顯的環狀出血,氣囊中有黃色干酪樣殘留物,胸腺部出血現象明顯,或呈明顯的萎縮狀態。腺胃乳頭存在黏膜出血現象,肌胃外脂肪與胰腺邊緣都有明顯的出血點,同時小腸黏膜與盲腸細段黏膜處也發現有微小的出血點。肝臟伴有炎癥,肝臟邊緣顏色較深,為黑紫色或黑色,也有病雞的肝臟為五彩色。心臟冠狀脂肪呈現出明顯的出血點,伴有明顯的心外膜炎癥狀,漿膜多為黃色,腎部呈花斑樣。伴有明顯的法氏囊腫大癥狀,內壁有出血點,腿部肌肉上有較為分散的出血點,腹腔異味明顯。
通過分析病雞的臨床表現,結合病理剖檢情況,可判斷病雞的是新城疫、流感與大腸桿菌病混合感染。經過專業機構檢測,證實了初步診斷結論。
結合此類病癥的臨床特點,選擇最為適合的用藥方案。在發病的1~3 d 內,應選擇抗病毒中藥持續用藥3d后,病雞的病情通常可以得到有效控制,死亡率明顯降低,新增病雞數量明顯降低。在用藥治療的整個過程中,應在夜間增加一次用藥,此外,應注意每隔2 d進行一次養雞舍的全面消毒,保持雞舍通風良好,及時掩埋或焚燒處理病雞。
在疾病防治過程中,除了為雞群注射新城疫疫苗以外,還應注意流感疫苗的注射,在流感疫苗的作用下,可對機體的免疫力產生一定影響,進而增強新城疫疫苗的免疫成功率。
在雞群感染流感后,由于免疫力下降,大腸桿菌繁殖速度顯著提高,因此雞群感染新城疫病的概率明顯提升。應定期進行雞舍的全面清潔與消毒,避免出現混合感染疫情。
中成藥可以對肉雞的機體免疫力起到一定的刺激效果,通過多種藥劑的聯合使用,可以有效增強病雞自身的抵抗力,有利于毒素的快速排除,避免流感病毒的大面積感染,進而實現有效的控制疫情。
連續3 d飲水給藥,給藥方式較為簡便,效果也極為明顯,同時注意應在夜間增加一次飲水給藥,以保證毒素的順利排出。
在疫情多發時節,可加強肉雞的疫苗接種工作。7 日齡的肉雞可采用點眼與滴鼻的方式進行疫苗接種,肉雞達到12 日齡后可接種新城疫苗,在14 日齡與21 日齡時,應分別接種傳染性法氏囊病疫苗與克隆30 疫苗。按照以上流程進行疫苗接種,將會達到良好的免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