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亞軍
(宜陽縣動物衛生監督所,河南 宜陽471600)
奶牛子宮內膜炎是奶牛繁殖障礙性疾病的主要原因,該疾病的治療難度較大,常由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感染雙球菌以及鏈球菌等引起,該病可造成奶牛不孕,對奶牛業的經濟效益產生直接影響。而在傳統治療中經常會采用生理鹽水和青霉素沖洗的方法,但是效果不理想,所以需要進一步完善治療模式。下面,筆者結合多年的臨床經驗,對甲硝唑治療奶牛子宮內膜炎進行了分析。僅供養殖戶參考。
根據現有經驗可知,子宮內膜炎的種類劃分較多,主要分為以下幾種:
病牛長期沒有明確的臨床癥狀,但是在陰道內會不定期地排出紅褐色、棕黃色的無臭味液體;在子宮頸完全閉鎖的情況下,通過直腸檢查方法下難以快速找到子宮頸,并且發現子宮角增大的情況,隨著懷孕時間增加,子宮明顯增大;在隨后檢查中可以發現子宮角大小的交替,但是無法發現小葉與胎兒。
病牛身體無肉眼可見的病變現象時被稱為隱匿性子宮內膜炎,該病癥牛一般不會出現明顯的全身性病變,但是會存在體溫略升高、產奶量下降的情況;在排出液中可見透明黏液中夾雜少量的絮狀碎片;雖然牛具有穩定的發情期,但是屢次配種依然無法受孕。
有研究認為,慢性子宮內膜炎可能是子宮感染所引發的后遺癥,對于伴有慢性子宮內膜炎患牛會出現卵泡囊腫的情況。
在奶牛子宮內膜炎治療期間,甲硝唑經常與青鏈霉素配伍,取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12.5 g+甲硝唑0.5 g)250 ml,青霉素80 萬國際單位×15 支,在奶牛病情穩定之后對子宮進行沖洗;同時為了鞏固治療效果,可以靜脈注射甲硝唑注射液500~1 000 ml,2次/d,連續治療3~7 d。兩種治療方法聯合使用,可以顯著改善奶牛子宮內膜炎癥狀,具有滿意的治療效果。
甲硝唑屬于臨床上一種科學且有效的抗厭氧菌基本藥物,具有穩定的治療效果。其中的硝基可以在無氧環境下還原成氨基并發揮抗感染的作用。該藥物自1962年被發現以來,已經成為臨床上抗感染治療的常見藥物,并被應用在婦科、外科、內科等疾病治療中。其進入體內后分布廣泛,能夠進入乳汁、肝膿腫膿液以及唾液中,也能進入腦脊液中;在體內通過與側鏈氧化并結合、代謝之后,能夠顯著改善臨床癥狀,是一種科學有效的治療方法。而從動物學角度來看,多數獸醫治療經驗也證明,該藥物在治療子宮內膜炎中具有滿意的療效,并且在與抗生素等藥物結合之后,能夠取得更理想的治療效果,在縮短療程的同時,能夠降低治療總成本。
甲硝唑在臨床治療中還具有安全性高的優點,在奶牛子宮內膜炎治療期間,成年奶牛每天的用藥量維持在5~10 mg 之后,就可以取得滿意效果。并且在臨床治療期間,通過與青霉素等藥物配伍治療,不會影響治療效果。所以說甲硝唑在子宮內膜炎治療中具有可行性。
某養殖場有一多次妊娠的奶牛,于2019年10月就診,經飼養員反饋可知,該奶牛在產后的4~6個月內多次配種而無法受孕,并且從陰道內流出了膿性分泌物以及白色黏性分泌物等。而進一步調查發現后,該奶牛出現過流產,并伴有胎衣不下情況,當時實施了抗生素全身治療,但是效果不滿意。而直腸檢查結果發現,子宮角質地更加堅硬,并且變粗,勃起反應減弱。
針對這種情況,采用了甲硝唑治療,先用2 000 ml 高錳酸鉀充分沖洗奶牛子宮,直至清洗液變得清亮、透明為止;同時用0.5%甲硝唑80ml+青霉素治療,在發情期對子宮進行灌注,連續治療兩個情期之后,反饋結果顯示奶牛最終受孕成功。
根據案例的經驗可知,甲硝唑在相關病癥臨床治療中具有滿意效果,主要表現為:①甲硝唑使用在厭氧性細菌感染以及滴蟲病感染中,具有滿意效果。②子宮灌注治療是一種科學有效的治療手段,為了取得滿意效果,獸醫在治療期間必須要堅持無菌操作,避免將外部環境中的細菌帶入到子宮內部而加重癥狀。在灌注沖洗期間要保證動作輕柔,避免粗暴操作而對奶牛子宮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