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夢婷
(湖北第二師范學院,湖北 武漢 430205)
在傳統媒體環境下,農業新聞和農業消息只能通過傳統媒體采編后才能夠進行新聞的發布,而在新媒體時代,農業新聞可以是全民進行發布,特別是農民可以通過互聯網將其在從事農業活動過程中的趣聞或者是在農業活動中遇到的困難以拍攝視頻、圖片,或者文字描述等方式進行傳播,省去傳統媒體編輯和進行專業發布的時間,從而使得農業新聞的時效性更強。
在傳統媒體時代,受眾關注農業新聞只能通過傳統媒體來獲取,而廣播、電視以及報紙等傳統傳播媒介具有時間和空間上的局限性,只能在特定的環境下進行傳播,因此傳播的范圍和速度都比較慢,而在互聯網時代,信息傳播速度則相對較快,互聯網時代打破了傳統媒體對于農業新聞在時間和空間上的界限,人們可以隨時隨地通過移動互聯網獲取自己所需要的農業新聞和信息,不僅如此,對于優質的農業新聞,還可以進行分享,進一步擴大農業新聞的傳播范圍。
在傳統媒體時代,農業新聞往往是單向傳播的,受眾者只能被動接受農業新聞,而在新媒體時代下,人們可以對農業新聞的內容、農業新聞制作水平等方面進行自由地評價,與其他受眾分享自己的看法,使得不同人群受眾之間可以對農業新聞內容進行交流,了解他人的看法。
在新媒體環境下,官方的新聞媒體不能夠僅僅依靠電視、廣播、報紙或是雜志等傳統的渠道進行宣傳,而應該利用互聯網搭建自己的官網,將自身所獲取的農業新聞信息編輯成適合互聯網傳播的形式在官方網站上進行傳播。
隨著微信的推廣和普及,如今微信成為了我國用戶量最多和用戶活躍度最大的社交平臺之一,而搭載在微信平臺上的微信公眾號也借助用戶資源優勢,成為了使用者最多的自媒體平臺之一,能夠最大程度上吸引對農業新聞感興趣的群體,不僅如此,在微信公眾號上,農業新聞發布者能夠通過文字、視頻、音頻以及圖片等豐富多樣的形式來為受眾提供農業新聞,增強閱讀者的閱讀興趣。
通過網絡直播,對于農業新聞內容,受眾能夠有更加直接的感受,不僅如此,通過網絡直播,受眾能夠實時與主播互動,通過與主播的溝通,能夠了解農業新聞更多的相關細節,進一步滿足受眾的需求。
新媒體時代打破了傳統媒體的限制,多樣化的報道形式和沒有篇幅長度限制的特點,使得農業新聞行業從業者能夠更加細化地進行農業新聞報道成為了可能,在這樣的背景下,農業新聞從業者應該要將農民的需求與意愿,社會的發展實際及農業發展的主要方向與農業新聞傳播結合起來,提高農業新聞的可讀性。
首先,需要增強在農村地區的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其次,需要對農民進行網絡使用培訓,使得他們能夠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獲取農業新聞信息,進而幫助農民更好地了解政府農業政策和幫助他們更好地開展農業活動;最后,大多數農民受到知識水平的限制,對于部分農業專業術語的理解可能存在問題,為此,農業新聞從業者應該從農民的實際出發,耐心解釋專業農業術語幫助農民理解,使得農業新聞能夠在農民受眾群體中發揮實際的作用。
在新媒體時代,農業生產信息不再像過去那樣閉塞,農民也渴望了解更多的農業訊息與農業生產技術,為此農業新聞從業者應該走近農民,將話語權充分還給農民,傳播其更為感興趣的農業信息與話題,強化農業信息的可讀性,提高新聞報道的互動性,縮短與農民之間的距離。
在新媒體時代,農業新聞的傳播也迎來了新的變革,新媒體具有時效性強,傳播范圍廣,互動性強等優勢,作為農業新聞行業的從業者應該充分利用好新媒體的優勢,通過各個渠道發布相關的農業新聞,使得農民能夠得到更多的農業生產技能,幫助解決他們在農業生產中遇到的其他實際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