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洪民(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齊魯分公司氯堿廠,山東 淄博 255400)
化工生產屬于高危行業,設備儀器的管理直接影響到生產安全。但由于化工企業生產設備繁多,為提高管理質量與安全,需依據現代管理思想,對管理理念與模式進行創新,構建現代化設備管理機制,進而提高化工企業整體生產運營的安全性與穩定性。
化工行業競爭日益激烈,企業為占領市場一席之地,需基于市場發展制定戰略規劃,以階段性實現企業發展目標,而設備管理模式升級優化則是計劃之一。因為傳統化工設備管理模式,不僅工作效率低,同時存在一定安全隱患,一旦企業遇到突發事故,會產生連鎖影響,對企業發展經營造成巨大影響。而設備管理創新則可以很好地規避該問題,同時高效的設備管理工作,可提高設備使用效率,發揮設備最大運行經濟價值。因此,化工企業戰略發展過程中,應當主動引入現代化管理技術,創新化工設備管理工作模式,主動消除以往化工設備管理存在的問題,提高化工設備管理綜合效能[1]。
化工企業屬于特殊行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對安全要求非常高,一旦出現事故,將給人員與企業造成重大損失,因此化工企業生產過程中都將安全放在首位。而分析危險事故的誘因可知,設備故障是主要誘因之一。由于化工企業生產的設備種類繁多且數量龐大,任何設備出現故障都可能引發事故,基于安全生產原則,必須提高化工企業設備管理的工作水平。
企業只有采取現代管理技術,全面深化設備管理機制改革,依循企業戰略發展要求,制定新的設備管理體系與管理模式,提高設備管理的精細化與時效性,保障每個設備在生命周期內接受全過程管理,才能及時發現設備運行故障與安全隱患,快速對其進行處理,發揮出現代管理技術的優勢。
在市場白熱化競爭過程中,化工企業需開源節流,合理控制經營成本,提高產品的經濟效益。通過對化工企業運營特性分析可知,生產經營階段原材料與設備管理的投資成本最大,在原材料投資成本無法進行有效優化環境下,化工企業需針對設備管理進行升級,對設備采購、設備養護、設備檢修、設備更迭、設備折舊、設備報廢等工作進行合理優化,引入現代管理技術,科學開展設備管理工作,以降低設備管理綜合成本,提高設備使用效率與安全,提升企業內部資源利用效率。如設備故障預警管理,即通過實時數據分析發出故障預警,以便維修人員進行快速處理。在降低設備故障報修成本的同時,可不影響化工企業的整體生產進度,確保化工企業生產質量與效率。
系統工程管理的核心,主要是將管理事項進行整合,以實現統籌整體管理,提高管理效能與工作可行性。該管理技術應用時,需依托信息化系統,合理運用統籌學理論,對系統開展全面有效管理。系統工程管理模式運行中,突出線性規劃特點,即對各類資源開展合理配置,以充分發揮出系統工程管理工作價值與優勢。化工企業設備繁多,為提高設備管理效能,可引入系統工程管理技術,實現對化工設備全覆蓋管理,提高設備管理的時效性與準確性。如進行設備采購時,為控制設備采購成本,基于企業生產目標與設備采購參數,構建相關生產線的設備模型。通過對模型分析可知,選擇合適設備采購技術方案,可以最低成本采購設備,并實現預期化工企業生產目標[2]。
如開展設備折損管理時,為控制固定資產對化工企業的財務影響,可依據設備運行特點,采取相關固定資產折舊技術方案,以充分發揮出系統工程管理優勢。基于統籌學管理理論,對不同設備開展差異化資產折舊方案,以提高設備運行綜合效益,科學控制設備損耗,降低設備更迭投資成本。
化工企業需定期更新生產工藝,以保證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當產品的生產工藝升級后,相關控制設備則需要進行升級,以提高設備運行效率與安全。設備整體升級時,需消耗一定資源,企業采取系統工程管理技術,開展階段性設備升級,確保設備升級處于工藝升級之前,以靈活調整企業內部資源,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控制設備升級整體成本。
化工企業開展設備管理工作時,將會產生大量數據信息,以往企業設備信息管理時,數據存儲時間周期短,沒有專用數據庫進行數據管理,一段時間后新的設備管理數據,將對之前的數據進行覆蓋。通過對之前設備管理工作模式進行分析可知,設備管理工作人員沒有對設備歷史管理數據進行合理利用,未建構現代化管理工作理念,影響到設備管理工作質量提升。
為很好解決該問題,化工企業對設備管理工作進行改革創新時,可引進現代云儲存與大數據技術,以推動化工設備管理模式與理念升級改革。如企業技術部可圍繞設備管理數據,進行云儲存數據庫建設。云儲存數據庫運行時,可對設備使用壽命內所有管理信息進行儲存,不存在設備管理數據覆蓋情況。當云儲存數據庫構建完成后,管理工作人員可利用大數據處理技術,對設備管理的歷史數據信息進行深層次處理分析。通過大數據技術的分析,可得出設備管理的潛在機制缺陷、技術故障、模式短板、設備工況下降規律等,即在數據分析下,獲得設備管理工作的潛在問題清單。管理人員開展設備管理工作升級時,則可根據清晰明了的設備管理問題清單,以提高設備管理改革工作開展的可行性與有效性。
如設備故障管理工作開展時,設備管理人員多數時間都無法準確預測出故障出現時間點與具體位置,導致設備故障管理工作存在一定滯后性,不僅增加了設備故障管理成本,同時會對化工企業整體生產安全造成一定危害。管理人員基于云儲存數據庫與大數據分析,則基于歷史設備故障產生機理,分析預測設備故障產生的時間點與出現區域,以便設備管理工作人員在對應時間周期對重點區域開展排查,及時發現設備存在的安全隱患并主動進行消除,避免設備故障的出現,提高化工企業設備運行安全性與可靠性[3]。
化工企業設備所處工作環境不同,設備出現的損耗、風險指數、故障率等存在一定差異,如化工企業的壓力設備、電力設備、運輸設備等,鑒于不同設備運行工作環境、工作頻率、工作用途的不同,因此設備的安全系數、故障率、損耗情況則不同。因此,設備管理工作人員應杜絕開展一刀切管理策略,摒棄忽視設備管理工作的差異性傾向,避免影響設備管理工作的質量與效能。化工企業在引入現代管理技術時,可依據差異化重點管理思想,開展設備管理工作創新。為體現出差異化重點管理策略優勢,企業需對所有設備進行分類,突出設備管理差異化,如分為核心設備、重點設備、常規設備等三類。
核心設備即化工企業生產的關鍵工序,設備的運行安全直接影響到化工生產可靠性;重點設備即企業生產運行的保障性設備,如給水設備、電氣設備、監控設備、消防設備等,重點設備的配置與安全,為化工企業提供安全作業環境;常規設備即企業的基礎建設設備,如設備的安裝固定、企業后勤設備、企業原料儲存設備等,常規設備運行可行性,影響到企業生產進度。
基于核心、重點、常規的設備分類,化工企業可開展差異化重點管理,即不同類型設備管理的周期與頻次不同,核心設備則需實現實時監測管理,以確保核心設備運行的整體可靠性與可行性。而常規設備進行管理時,可依據管理計劃進行定期管理,以檢查設備運行工況與安全,及時排除相關設備隱患,確保基礎性設備運行安全。
化工企業開展設備管理創新時,可采取相應現代化管理技術,如系統工程管理技術、差異化重點管理思想、設備數據庫管理理念,以提高設備綜合管理效能,促進化工企業高質量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