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鳳祎
(沈陽師范大學學前與初等教育學院,遼寧 沈陽 110034)
環境是人類生存發展的必備物質條件,近年來,人類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全球生態環境的急速惡化嚴重威脅著人類發展和生存。當前全球生態環境保護問題已經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環境保護意識已經成為人類文化素質的重要組成。而幼兒是祖國的未來,他們的環保意識決定著未來的環境發展和可持續進程。由此可見,讓幼兒接受規范環境保護教育刻不容緩,在美術活動當中滲透環保教育,讓學生學會如何保護環境,這是每一位學前工作者義不容辭的重要責任,需要采用多樣教學方式提高幼兒的環保意識。
在美術教學中最為常見的表現方法就是繪畫。在繪畫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范畫對學生進行相關環保教育,這不僅能夠使學生直接學習到環保知識,更能夠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例如在教學《我們的家》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2張范畫,一張范畫是山清水秀的美麗風景圖,另一副畫是一幅凄涼景象,畫中只有被砍伐的森林,光禿禿的樹枝和黑黑的河流。在看過這2幅畫之后,教師依據畫中場景向學生提出問題,詢問學生為何會出現第二幅圖的場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都紛紛搶答,這樣的方式能夠激起學生的積極性,通過對2幅范畫的分析讓學生有環境保護的意識,在我們的家中必須要保護樹林、河水等周圍的環境,接著讓學生談一談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如何保護環境,同時將我們如何保護環境用畫筆描繪出來,以畫畫的方式表達出來,這樣通過繪畫課能夠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并增強了他們的環保意識。
其一,欣賞自然,從感染到關心。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的教學方式并結合教材,讓幼兒欣賞自然景觀,在大量的視聽信息的感染下領略自然環境和人造環境的不同美景,讓學生關心靠自己所生存的世界,關心自己生存的空間,懂得人造建筑對環境的影響,并將所觀察到的景物利用畫筆呈現出來。其二,欣賞作品,從感悟中領悟。在美術專題欣賞中有許多的課題,對培養幼兒的審美情趣和環保意識有很大影響。例如在講解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讓幼兒欣賞到世界中各種景觀。讓幼兒感受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美麗,同時也能夠讓幼兒深刻理解到環境破壞的負面影響。向幼兒滲透世界是全人類的世界這一觀念,在地球上生存的每個人都要關心我們所生活的世界以及居住的場所,消除人與人之間的自然隔膜,使之互相影響。
在美術教學中有許多重要組織形式,其中手工課是最具有趣味性的一種形式,它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動手能力,同時還能使幼兒愛上美術課。將環保教育融入手工課中也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搜集廢舊物品來制作美術作品,將廢舊物品變成可再次利用的小物件,這對于環保具有重要意義。比如說將丟棄的廢舊紙盒巧妙地拼在一起,就可以做成一個漂亮且簡單的裝飾品,將廢舊瓶子進行美化處理可以變成一個簡易筆筒,再或者是各種廢棄包裝紙,能夠做成立體的裝飾品等。站在美術的藝術角度來說,環保教育的加入能夠拓寬材料來源;從環保教育角度來說,由于美術課堂的結合能夠使得環保教育更加生動有趣,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到環保的重要性,以便感受到變廢為寶的樂趣,又加深他們對于保護環境的理解。我們的家園能否留住綠色,取決于今日孩子們心靈綠意的深淺,教師借助各種多樣的教學方式培養幼兒構建完整的環保意識結構,讓孩子從日常學習生活當中感知環保對我們當今時代的重要影響,為地球創造美好明天貢獻出一份力量。
在美術教育中滲透環保教育能夠使幼兒更加直觀且形象地體會到一種由說教無法感知的教育。它通過形象化的語言、形態和思想不斷影響著幼兒,并向他們傳遞著環境保護的相關信息以及重要性,這比普通的語言教學效果更加明顯。幼兒教師需要在美術活動中教育幼兒樹立環保意識并能夠自覺地做好環保任務,為保護環境、拯救地球而積極行動,就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環境保護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