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祥 董維鵬 張少華 馮晨毅 劉田福 燕炯
(1. 山西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太原 030001;2. 山西醫科大學動物實驗中心,太原 030001)
脂質代謝紊亂會造成脂肪堆積,進而引發肥胖癥、脂肪肝、糖尿病等一系列代謝性疾病[1-2]。在哺乳動物體內,異常或過量的脂肪會在脂肪細胞中累積,形成脂滴(Lipid droplets,LD)。脂滴是一個與脂質儲存、代謝和分泌密切相關的細胞器,由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膽固醇酯的中性脂肪核心及單層磷脂包被組成[3]。Fsp27 是一種脂滴表面結合蛋白,是調控脂滴發育和脂質沉積的關鍵因子[4]。Fsp27 蛋白定位于脂滴表面,并富集在脂滴與脂滴的接觸位點(Lipid droplet contact site,LDCS),調節脂滴代謝,介導脂滴之間的相互融合形成單個大脂滴[5-6],但其具體的作用機制尚不明確。
本研究以分化的3T3-L1[7]脂肪細胞作為研究模型,通過構建shRNA 基因沉默載體沉默Fsp27基因,探究Fsp27基因沉默對脂肪細胞脂解的影響,以及對脂滴的形成、融合過程中的作用,推斷其具體機制,旨在為了解Fsp27基因的生物學功能、脂類代謝疾病的治療和預防奠定重要的實驗基礎和提供依據。
3T3-L1 前脂肪細胞系、DMEM 高糖細胞培養基、BCA 蛋白定量試劑盒、β-Actin 抗體、山羊抗兔Ig G 抗體、山羊抗鼠Ig G 抗體(武漢BOSTER 生物工程公司),3-異丁基-1-甲基黃嘌呤(IBMX)、地塞米松(DEX)、胰島素(Ins)、Lipofectamine 3000、P3000TM試劑、油紅O 染料(Sigma 公司,美國),真核表達載體(編號:GV104)(上海吉凱基因化學技術有限公司),離心柱型質粒小提試劑盒(北京天根生化科技有限公司),甘油三酯檢測試劑盒、甘油含量檢測試劑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HSL抗體、ATGL 抗體、Fsp27 抗體(Abcam 公司,英國),PPARγ 抗體(Bioworld 公司,美國),GAPDH(CST公司,美國)。
1.2.1 sh-Fsp27 干擾載體的構建 查找NCBI 基因數據庫中小鼠Fsp27基因mRNA(NM_001301295)堿基序列,設計3 條與小鼠Fsp27基因序列一致,且與其它基因同源性最低的陽性序列,同時再設計1 條與小鼠Fsp27基因無任何同源性的陰性對照序列(表1)。設計好的4 個靶點序列委托上海吉凱基因化學技術有限公司合成。構建帶有RFP 紅色熒光的真核表達質粒載體GV104,鑒定其DNA 序列。3 條陽性重組干擾載體分別命名為sh-Fsp27-1、sh-Fsp27-2、sh-Fsp27-3,陰性對照為sh-Fsp27-0。

表1 小鼠sh-Fsp27 重組載體干擾靶點
1.2.2 質粒的擴增(工具菌培養)與提取 取適量菌液均勻涂布在含有氨芐青霉素的LB 固體培養基平板上,37℃恒溫倒置培養,待培養平板上長出單個菌落后,挑取菌落接種于含有氨芐青霉素(終濃度為50 μg/mL)的LB 液體培養基中。將接種好的錐形瓶置于37℃恒溫搖床中220 r/min,振蕩培養16 h。采用堿裂解法,嚴格按天根質粒小提試劑盒說明書在無菌環境中提取質粒。通過微孔板分光光度計測定質粒的濃度和純度(A260/A280值),剩余質粒放于-20℃保存備用。
1.2.3 細胞培養與誘導分化 用含10%FBS 的DMEM 高糖培養基培養3T3-L1 前脂肪細胞:將其放置于環境為37℃、5% CO2的恒溫培養箱中培養,2 d 更換完全培養液1 次。將細胞接種于6 孔板中,待細胞匯合至80%左右時,按本課題組前期優化過的經典“雞尾酒”方法,誘導分化3T3-L1 前脂肪細胞成為成熟的脂肪細胞。對照組誘導分化后用完全培養基繼續培養,2 d 換液1 次,sh-Fsp27-0 組(即陰性對 照組)、sh-Fsp27-1 組、sh-Fsp27-2 組、sh-Fsp27-3 組在誘導分化4 d 時進行脂質體轉染。
1.2.4 脂質體轉染 sh-Fsp27-0 組、sh-Fsp27-1 組、sh-Fsp27-2 組、sh-Fsp27-3 組細胞在誘導分化4 d 時,取出六孔板,按照Lipofectamine 3000 轉染試劑說明書進行轉染,37℃孵育細胞2 d,然后熒光顯微鏡觀察轉染效果。
1.2.5 油紅O 染色 在細胞干預完成后,棄掉六孔板中培養基,每孔加入1 mL 4%多聚甲醛緩沖溶液,室溫固定細胞1 h。用PBS 洗凈殘留的多聚甲醛緩沖溶液,每孔加入油紅O 工作液1 mL(現配現用)。室溫染色1 h 后蒸餾水清洗殘留油紅O 工作液,置于顯微鏡下觀察并拍照。
1.2.6 TG 含量與甘油含量檢測 細胞干預完成后,收集6 孔板中的細胞至EP 管。每個EP 管中加入900 μL PBS 緩沖液,用槍頭吹打細胞沉淀至細胞懸浮。在冰水浴條件下進行超聲破碎細胞。制備好的勻漿液直接按照甘油三酯(TG)試劑盒檢測說明書測定TG 含量,每組以細胞總蛋白濃度對測定值進行校正。制備好的勻漿液70℃金屬浴10 min,滅活脂肪水解酶,嚴格按照甘油測定試劑盒說明測定樣本甘油含量。根據預先繪制的標準曲線計算各樣本的甘油含量,并以每mg 蛋白濃度對測定值進行校正。
1.2.7 Western-blot 檢測細胞中Fsp27、HSL、ATGL和PPARγ 蛋白表達 收集各組細胞沉淀至EP 管中,加入200 μL 細胞總蛋白裂解液,冰上裂解10 min,4℃、12000 r/min 離心15 min,取上層液體即為待測總蛋白樣品。采用BCA 法測定各組待測樣品的總蛋白濃度,并調平濃度。PAGE 電泳,電泳參數:濃縮膠80 V 恒壓,分離膠120 V 恒壓;濕式轉膜,參數:220 mA 恒定電流,轉膜持續2 h。取出NC 膜,浸入封閉液中封閉2 h。蛋白一抗4℃過夜孵育。次日,取出條帶,孵育二抗,37℃搖床2 h。顯影儀曝光目的條帶,挑選出目的條帶清晰、背景淺的圖片。用ImageJ 軟件對目的蛋白條帶進行分析并測定吸光度值,以β-actin 進行校正。
1.2.8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 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實驗數據統一采用x-±s來描述。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進行分析,多組樣本均數比較采用one-way ANOVA 進行分析。
通過0.8%瓊脂糖凝膠電泳,4 組質粒電泳條帶均位于6500 bp 附近(圖1-A),提取的質粒準確,可進行后續實驗。經過DNA 測序結果證實,3 個sh-Fsp27 陽性干擾載體中的插入的shRNA 編碼序列正確,與預期設計合成的干擾序列相符合(圖1-B)。
經DH5α 大腸桿菌培養后提取質粒,質粒濃度為300-700 μg/mL,A260/A280均介于1.8-2.0 之間,可用于脂質體轉染(表2)。

圖1 sh-Fsp27 質粒序列鑒定
表2 質粒濃度和純度鑒定(±s)

表2 質粒濃度和純度鑒定(±s)
Vector A260/A280 Concentration/(μg·μL-1)sh-Fsp27-0 1.87±0.03 430±7.8 sh-Fsp27-1 1.83±0.15 356±5.2 sh-Fsp27-2 1.90±0.07 468±8.2 sh-Fsp27-3 1.94±0.15 536±10
細胞脂質體轉染4 d 后,熒光顯微鏡下觀察拍照顯示:4 組紅色熒光蛋白基本表達一致,轉染效率在45%左右(圖2-A),陰性對照組和陽性sh-Fsp27 干擾載體之間的轉染效果沒有顯著差異。Western blot 結果顯示,與sh-Fsp27-0 組和空白組比較,3 個陽性干擾載體可以明顯下調Fsp27 蛋白的表達量(P<0.05)(圖2-B),且在3 個陽性載體中sh-Fsp27-2 干擾載體下調Fsp27 蛋白表達的效果最好,后續實驗以sh-Fsp27-2 作為陽性組。

圖2 Fsp27 基因沉默效果
未分化的3T3-L1 前脂肪細胞呈纖維樣,胞質內無明顯脂滴。誘導分化后,細胞形態由成纖維樣變為圓形,伴隨著胞體的增大,胞內出現脂滴。油紅O 將細胞中的脂質染成紅色,普通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可見,對照組與sh-Fsp27-0 組脂滴生成較快,8 d時能明顯觀察到脂滴聚集,12 d 可見小脂滴融合成大脂滴;陽性sh-Fsp27 組均可見大量小脂滴廣泛地分布于細胞核周圍,且在12 d 時仍未出現明顯的大脂滴(圖3)。

圖3 脂滴油紅O 染色
采用酶學方法檢測3T3-L1 脂肪細胞內的TG 和甘油含量。與對照組和sh-Fsp27-0 組相比,陽性sh-Fsp27 組中TG 含量明顯下降,甘油含量明顯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經Western blot 檢測顯示(圖4),與空白對照組和陰性對照組相比,陽性sh-Fsp27 組PPARγ 蛋白表達量顯著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陽性sh-Fsp27 組ATGL 蛋白表達量顯著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各組之間HSL 蛋白表達量無顯著差異(P>0.05)。

表3 各組的TG 和甘油含量

圖4 各組蛋白表達情況
脂肪組織是集體貯存和提供能量的主要組織,當脂質代謝紊亂時就會引發肥胖癥、脂肪肝、高脂蛋白血癥等疾病,嚴重危害人們的健康[8-9]。脂滴是脂肪組織的主要貯存場所,其表面存在眾多的脂滴相關蛋白,在脂肪的代謝、轉運和信號轉導等方面發揮作用[10]。Fsp27 是新近才發現的一種脂滴相關蛋白,研究發現Fsp27 在促進脂滴融合,形成單房大脂滴,調控甘油三酯貯存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具體的作用機制尚不明確[11]。
Fsp27 蛋白表達于脂肪細胞中,當兩個小脂滴相互接觸時,Fsp27 在脂滴之間的接觸點富集,小脂滴中的中性脂質定性轉移到大的脂滴中,導致小脂滴的相互融合形成大脂滴[12]。本實驗使用RNAi技術,成功構建了3 條Fsp27 基因沉默載體,并且證明了sh-Fsp27-2 組載體的效率最高,可用于后續實驗。成功沉默了Fsp27基因,可以明顯觀察到脂肪細胞內大脂滴數量減少,小脂滴廣泛分布,說明Fsp27基因表達量的減少可以抑制小脂滴的融合,使其呈“戒環樣”結構包圍著細胞核,從而減少了大脂滴的生成,結果與之前的報道一致[7,13]。在脂肪分解的過程中,細胞內甘油三酯水解主要是通過激素敏感脂肪酶(Hormone-sensitive lipase,HSL)和甘油三酯脂肪酶(Adipose triglyceride lipase,ATGL)兩種關鍵脂肪水解酶來完成的。本實驗中可以明顯觀察到陽性實驗組中TG 含量減少,而甘油含量增加,說明通過下調Fsp27 基因的表達可以促進甘油三酯的水解。Fsp27 可以激活ATGL 的抑制因子早期生長反應蛋白1(Early growth response protein 1,Egr1),從而抑制ATGL 的轉錄水平[14-15]。本次實驗在降低脂肪細胞中Fsp27 的表達后,可以觀察到ATGL 表達升高,而ATGL 表達量的增加,進一步促進了脂肪的水解。
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s-γ,PPARγ)是調節脂肪形成和能量代謝的關鍵因子,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號通路的下游靶點,其作為核轉錄因子可調控Fsp27 的表達,促進脂肪細胞的分化和脂質沉積[16-17]。在沉默Fsp27基因后,Fsp27 蛋白的表達減少,從而負反饋調節使PPARγ 的表達升高(圖5)。PPARγ 表達的升高也從側面印證了Fsp27基因通過PPARγ 通路促進脂肪的生成,對脂肪細胞中甘油三酯的蓄積起正調控的作用。

圖5 Fsp27 與MAPK/PPARγ 信號通路
綜上所述,sh-Fsp27-2 組基因沉默載體的效率最高,沉默Fsp27基因可以促進3T3-L1 前脂肪細胞的脂解。推測其作用機制可能是:Fsp27基因表達的缺失抑制了小脂滴的相互融合,增大了脂肪酶的接觸面積,減少了對ATGL 轉錄的抑制,增強了ATGL介導的脂肪水解作用,從而促進了3T3-L1 前脂肪細胞的脂解。Fsp27基因通過PPARγ 通路促進脂肪的生成,對脂肪細胞中甘油三酯的蓄積起正調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