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占權
(中鐵電氣化局集團城鐵上海分公司,上海200051)
本文針對既有環網電纜回收誤截后果進行簡單闡述,重點根據上海軌道交通2 號線東延伸(廣蘭路站—浦東國際機場站)改造工程機電1 標(供電及接觸網系統安裝總承包項目)說明了既有電纜回收前排摸方法,旨在通過采取一系列排摸方法來預防電纜誤截觸電事故[1]。
地鐵中壓系統采用單母線分段接線方式,一、二段互為備用。當一段運行電纜誤截后,輕則造成中壓系統單邊供電,供電安全系數降低,地鐵運營保駕壓力增加,重則當場造成人員傷亡及經濟財產損失。由此可見,既有線路電纜回收前,排摸方法多樣、準確至關重要。
上海軌道交通2 號線東延伸段于2011 年建設完成通車,本次既有電纜排摸方法以本改造工程內川沙主變電所至川沙變電所區間為例進行闡述。川沙主變電所至川沙變電所區段主要分為4 部分:電纜夾層、主所側電纜通道(含電纜豎井)、雙圓盾構隧道、電纜通道(道床下)。
電纜夾層:上海軌道交通2 號線東延伸為既有運營線路,川沙變電所夾層電纜擺放不規范,未按支架電纜排布圖擺放,且電纜進柜前無托架支撐,電纜交叉嚴重,如圖1 所示。上海2號線東延伸段每周只有周一、周四2 個人工作業點,針對作業點資源有限的情況,電纜排摸過程可采用絕緣搖測法和鉗形表測量法配套使用,確認電纜無電并精確到回收電纜相序。

圖1 既有線夾層電纜排布圖
主所側電纜通道(含電纜豎井):川沙主所電纜通道與雙圓盾構隧道通過電纜豎井連通,電纜豎現場圖及布置圖,分別如圖2、圖3 所示,由于井高不到20m,人員順電纜豎井排摸工時長、風險系數高??紤]安全因素,電纜豎井內電纜不予回收,為了確定此段電纜無電且為回收電纜,需在電纜豎井上方與電纜豎井下雙圓隧道處采用絕緣搖測法和鉗形表測量法進行電纜排摸。

圖2 電纜豎井現場圖

圖3 電纜豎井布置圖
雙圓盾構隧道:由于川沙主所至川沙變電所區間支架時間較長,托臂腐蝕嚴重,考慮托臂承重情況,將需拆除電纜放置隧道內地面,新敷設電纜放到既有電纜支架并綁扎固定到位。隧道區間內電纜排布直觀,故采用套圈法排摸,如圖4 所示,施工人員與現場運營人員均通過物理判斷確認電纜為回收電纜。

圖4 套圈法示意圖
電纜通道(道床下):川沙主所至川沙變電所區間環網電纜I 段電纜進入川沙變電所時要通過道床下電纜通道,現場通道內積水嚴重且電纜擺放混亂,空間狹小不易于作業人員排摸工作開展。為確保運營安全,過軌通道內電纜不予回收,但需在電纜通道端頭通過絕緣搖測法和鉗形表測量法進行電纜排摸。
預制細鐵圈,從已拆除電纜頭處套入,順線路排摸,依次做好標記。此類排摸方法準確、可靠,但工作量大,費時費力,電纜過軌處以及夾層內無法使用,主要適用于電纜路徑清晰無障礙區域。
施工注意:需對拆除電纜頭做好驗電工作,對電纜頭做好接地保護。電纜排摸過程中,要根據回收電纜截斷長度標準做好標記,鐵圈制作需在鐵圈內側套好絕緣墊,防止劃傷電纜。
根據現場施工情況選擇搖測點,將此處電纜外護套用壁紙刀輕輕剝除一片,即使電纜為運行電纜也不會發生漏電跳閘、觸電事故。絕緣搖測現場如圖5 所示,夾層內電纜頭處作業人員與搖測點處人員需做好配合,一方對2 根電纜鎧裝層做好短接與分離,另一方依次對2 根環網電纜鎧裝層做絕緣搖測,經3 次搖測可確定3 根電纜相序。此種排摸方法準確、可靠、簡便、用時少,可以解決電纜過軌處以及夾層排摸不便的情況。

圖5 絕緣搖測現場示意圖
施工注意:現場所用搖表均為第三方檢測合格產品,測試前需對拆除電纜頭做好驗電工作,對電纜頭做好接地措施。電纜排摸過程中,對電纜豎井端頭、電纜通道(道床下)端頭處電纜做好標記。
既有線夜間停運后,用鉗形表對既有運行環網電纜可以測出電流,而廢舊拆除電纜則測量不出電流,通過此種方法可以再次確認該電纜為廢棄電纜,且處于無電狀態。本方法簡便,用時少,但是遇到同一區間多組拆除電纜,便無法確認每組電纜起始點,需配合其他方法使用,尤其在電纜截斷前,用鉗形表可以再次確認電纜帶電情況,確保員工生命安全。電纜鉗測示意如圖6 所示[2]。

圖6 電纜鉗測示意圖
施工注意:現場所用鉗形表均為第三方檢測合格產品,測試前需對拆除電纜頭做好驗電工作,對電纜頭做好接地措施。本方法僅可以確認電纜是否帶電,現場排摸時不可以只判斷電纜無電即施工,需再經套圈法或絕緣搖測法確認電纜無誤后方可施工[3]。
既有線改造施工,有效作業時間短,危險源多。既有拆除電纜回收前,只有加強作業人員培訓,提高作業層素質水平,并結合上述方法做好前期勘查,方可將誤截概率降低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