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景榮
在中國革命史上,自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隨中央紅軍長征到達陜北吳起鎮,到1948年3月23日,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在陜北吳堡縣東渡黃河,迎接革命勝利的曙光,這近13年時間,史稱延安時期。正是在這個時期,中國共產黨創造、培育了延安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偉大的延安精神教育滋養了幾代中國共產黨人,始終是凝聚人心、戰勝困難、開拓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弘揚延安精神,要把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始終牢記“兩個務必”,保持延安時期那么一種忘我精神、那么一種昂揚斗志,那么一種科學精神,為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懈奮斗。
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同志東渡黃河之后一年多,即迎來了新中國的成立。如今,我們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時刻,重溫延安精神,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把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
延安時期,延安是中國革命的圣地,是中國革命的燈塔。其根本原因,在于延安的中國共產黨人正確地揭示了中國革命的性質和前途,緊緊把握住了中國革命不同階段的主要矛盾及其轉化,為中國革命指明了勝利的方向。
毛澤東在延安時期發表了一系列的著作,指出當時中國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帝國主義、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的矛盾是社會的根本矛盾,中國革命的性質是民主主義革命,革命的目標是建立獨立的民主的新中國。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俄國十月革命之后,中國革命已不是舊的、被資產階級領導的、以建立資本主義社會和資產階級專政的國家為目的的革命,而是新的、被無產階級領導的、以在第一階段上建立新民主主義的社會和建立各個革命階級聯合專政的國家為目的的革命。從世界革命陣線上來說,這種革命已經不屬于舊的世界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的范疇,而屬于世界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一部分。因此,這種革命又恰是為社會主義的發展掃清更廣大的道路。中國革命要分兩步走,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社會主義的必要準備,社會主義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必然趨勢。中國既不能走資產階級專政的資本主義道路,也不能“畢其功于一役”,一步走上社會主義道路。中國共產黨人正是從國情、世情出發,確定了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
毛澤東還指出,事物發展過程的根本矛盾及其為此根本矛盾所規定的過程的本質,非到過程完結之日,是不會消滅的;但事物發展的長過程中的各個發展的階段,情形又往往互相區別。這是因為事物發展過程的根本矛盾的性質和過程的性質雖然沒有變化,但是根本矛盾在長過程中的發展階段上采取了逐漸激化的形式。并且,被根本矛盾所規定或影響的許多大小矛盾中,有些是激化了,有些是暫時地或局部地解決了,或者緩和了,又有些是發生了,因此,過程就顯出階段性來。如果人們不去注意事物發展過程的階段性,人們就不能適當地處理事物的矛盾。
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正確地把握了中國革命的兩大階段性變化。
一是指出1931年“九一八事變”發生后,中國人民的首要任務已經是反對日本帝國主義進攻中國,據此提出并執行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完整的政治路線,實現了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英勇地領導了抗日戰爭。
二是抗日戰爭勝利后,面對國民黨統治集團堅持獨裁和內戰的反動方針、悍然發動內戰的嚴峻形勢,堅決地領導了解放戰爭,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奪取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新中國。
抗日戰爭時期,一些國際友人來到敵后抗日中心的延安,他們的一個重要觀感,就是“延安,置于其他一切事情之上的,是一座生產思想的工廠”,“也許在歷史上從來就沒有過——如此有意識地察覺到,思想本身也像劇烈行動的發出者那樣具有強大的力量。”他們說, “根據地”的作用不是人們通常想象的那樣,是一個往戰爭前線供應武器、后勤、給養和支持的安全之地。相對于提供武器、給養這些物質上的,延安的中共領導人更重視思想的作用,“延安根據地運往前線的物資等于零,所有的戰區都是自我維持。延安輸出的是人,即能夠傳播思想的干部”。所以延安的主要功能是使這些干部在根據地不斷地接受教育,使他們學會用新的方法思考問題,以利于更好地傳播他們的共產主義思想,也便于進一步團結各方力量投入抗日戰爭的事業當中。①
這個觀察是客觀的。他們觀察到的這個現象實際上蘊藏著延安成為中國革命燈塔的秘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把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
二、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不但把全黨的思想統一到中國革命的歷史性的任務上來,而且為了人民、依靠人民,帶領人民開展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將陜甘寧邊區和各抗日民主根據地(也稱為解放區)建設成為新型社會。
當時,陜甘寧邊區和各根據地的地理、氣候條件惡劣,經濟基礎薄弱,又處于敵人的包圍和封鎖之中。中國共產黨從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在制定一系列新民主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綱領,設計中國未來藍圖的同時,將陜甘寧邊區和各根據地作為“試驗區”和“示范區”進行試驗,通過大量深入細致的工作,動員廣大人民群眾,使新民主主義綱領和各項制度,首先在這里得到貫徹實施并取得了成功。毛澤東指出:“邊區的作用,就在于作出一個榜樣給全國人民看”(1938),“邊區的方向,就是新民主主義的方向。現在全國要辦新民主主義,有沒有一個樣子呢?我講已經有了,陜甘寧邊區就是模范”(1940),陜甘寧邊區和華北、華中各抗日根據地的社會性質已經是新民主主義的,“各根據地的模型推廣到全國,那時全國就成了新民主主義的共和國”(1941)。②1945年,毛澤東在《論聯合政府》中宣告:“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解放區,現在有九千五百五十萬人口。其地域,北起內蒙,南至海南島,大部分敵人所到之處,都有八路軍、新四軍或其他人民軍隊的活動。在這個廣大的中國解放區,包括十九個大的解放區,其地域包括遼寧、熱河、察哈爾、綏遠、陜西、甘肅、寧夏、山西、河北、河南、山東、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廣東、福建等省的大部分或小部分,延安是所有解放區的指導中心……在所有這些解放區內,實行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全部必要的政策,建立或正在建立民選的共產黨人和各抗日黨派及無黨無派的代表人物合作的政府,亦即地方性的聯合政府。解放區內全體人民的力量都動員起來了。所有這一切,使得中國解放區在強敵壓迫之下,在國民黨軍隊的封鎖和進攻的情況之下,在毫無外援的情況之下,能夠屹立不搖,并且一天天發展,縮小敵占區,擴大自已的區域,成為民主中國的模型,成為配合同盟國作戰、驅逐日本侵略者、解放中國人民的主要力量。”③
我們要弘揚延安精神,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當前就是要牢記:為人民謀幸福,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我們要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始終為人民的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奮斗。
我們要弘揚延安精神,始終牢記“兩個務必”,當前就是要正視黨面臨的長期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和外部環境考驗,正視黨面臨的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正視黨內存在的思想不純、政治不純、組織不純、作風不純等突出問題,加強黨的建設,永遠保持謙虛謹慎、艱苦奮斗的作風。應該看到,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人作為謙虛謹慎、艱苦奮斗的楷模,從客觀上來講,與我們當時力量還相對弱小,只是在部分地區執政有相當的關系。而從主觀上來講,這又是由我們黨的性質、宗旨和使命所決定的。只有時刻保持這樣的作風,才能保持黨的性質、實現黨的宗旨和使命。當革命在全國取得勝利,我們黨成為全國執政黨的情況下,黨能否繼續做到“兩個務必”將受到嚴峻的考驗,成為影響黨和國家命運的大事。所以,毛澤東才在迎接全國勝利的時刻,強調“兩個務必”。當前,我們要根據黨的十九大部署,在全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中,牢牢把握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總要求,錘煉忠誠干凈擔當的政治品格,努力做到干事創業有擔當、為民服務解難題、清正廉潔作表率,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爭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勝利。
注釋:
①參見任文《第三只眼看延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總社有限公司2014年版。
②參見梁星亮、楊洪主編《中國共產黨延安時期政治社會文化史論》,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46-47頁。
③《毛澤東選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44-1045頁。
④【美】D·包瑞德《美軍觀察組在延安》,萬高潮等譯,解放軍出版社1984年版第54-55頁。
⑤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年譜(1893-1949)》中
卷,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版,第370頁。
⑥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宣傳委員會《延安頌歌——繼承和發揚延安精神》,新華出版社1992年版第86頁。
⑦《毛澤東選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0頁。⑧毛澤東1949年10月26日給陜甘寧邊區人民的復電。
⑨【美】D·包瑞德《美軍觀察組在延安》,萬高潮等譯,解放軍出版社1984年版第38頁。
⑩《毛澤東選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22頁。
參見梁星亮、楊洪主編《中國共產黨延安時期政治社會文化史論》,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91頁.
《李維漢選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74頁。
阮祥紅:《論陜甘寧邊區政府機關工作作風建設的基本經驗》,《湖北大學學報》1995年第5期。
參見任文《第三只眼看延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總社有限公司201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