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沐
春夏之際,陽光和煦,此刻若有閑,泡上一壺好茶,在茶香的氤氳中任思緒游離,對于愛茶人來說未嘗不是一件賞心悅目的樂事。
何謂好茶?除了口感,收藏投資潛力是另一個不可或缺的因素,兩者相輔相成。這就不得不提紅印普洱圓茶了(以下簡稱紅印)。“紅色”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素來有喜慶、新生的吉祥寓意,而紅印圓茶不僅存世數量有限,口感極佳,茶品穩定,更有著特定的歷史人文價值,由此其也成為品茗者和收藏家夢寐以求的。尤其是近年來,早期紅印市場人氣急劇飆升,大有超越部分號級茶的趨勢,被藏界視為不折不扣的明星級茶品。
有關普洱茶的劃分,通常可以依次分為號級、印級、七子餅和中生代(百花齊放)四個代表時代。其中,號級時代是指清朝至民國時期私人商號生產的普洱茶,比較著名的有宋聘號(紅票、藍票)、福元昌號、雙獅同慶號,以及同昌號等等。
上世紀50年代 紅印青餅“一點紅”版
數量:一片 總重量:約330克 倉儲:良好 工序:生茶
成交價:124.85萬港元
仕宏2019年香港春拍拍品
“一點紅”版得名于其包裝字版較為特殊——“中國茶業公司云南省公司”的“中”字右上綴一紅點。這是因為當時中茶公司包裝皆以木刻版畫方式印刷,木制模具刻畫修整中造成的瑕疵,卻也正巧成為了茶餅斷代鑒定的依據。早期紅印“一點紅”版風味承襲紅印正統,然而茶性又較為剛烈,口感飽滿近乎號級茶藍標宋聘,且茶氣更足,韻味豐富。由于制作年份較早,現已“一片難求”。


上世紀50年代 紅印青餅
數量:4片 總重量:1316克
倉儲:干倉 工序:生茶
成交價:376萬港元
仕宏2019年香港秋拍拍品
干倉倉儲,條索分明,其茶菁來自易武茶山大葉種茶樹,并滲有蘭香或野生樟香味,茶氣十足,為上乘佳品。存放多年后,其葉底依舊具備活性和厚度,可見當時工藝及制茶水平的精湛。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出品普洱茶的私人商號收歸國營,因此印級茶應屬國營廠介入云南茶葉生產的早期產物。不過在此之前,著名茶人范和鈞已經對此有所試制。他于1939年由中茶公司調往云南,在佛海(今勐海)負責創辦實驗茶廠、推廣機械制茶,一年后云南紅茶、紅印普洱圓茶及綠印普洱圓茶試制成功。當中以“紅印”品格最高。在范和鈞的設想中,他欲讓“紅印”承續清代普洱貢茶的輝煌,成為“當代貢茶”。他原本打算在制成后運送至中茶總公司,作為云南省公司成立的紀念茶,卻因時局動蕩未能如愿。
1949年,佛海茶廠更名為勐海茶廠由唐慶陽接任廠長,繼續制作紅印茶餅。唐慶陽曾說:“打從范和鈞時期開始,那種紅色茶字的普洱圓茶一直都是選用勐臘最好茶菁做的。而在勐海一帶產的茶菁則是做成綠色茶字的普洱圓茶。”
1951年,中國茶葉公司注冊了“中茶牌”商標,圖形以外圍八“中”字環繞中心一“茶”字,寓意中國的茶葉營銷四面八方,坊間稱其為“八中茶”。而用此商標包裝的茶餅,按其圖案顏色稱為紅印、甲乙級藍印、藍印鐵餅等,又以紅印茶為當中的佼佼者。
因此現在藏界所稱的紅印,外包紙使用中茶公司“八中茶”商標圖案,中心的“茶”字系手工加蓋,字體及外圍字樣圖形皆為紅色。在當前的普洱茶市場上,上世紀50年代所出者被稱為早期紅印,上世紀60年代制品稱為后期紅印。
事實上,中茶公司于上世紀50年代所出的早期紅印,是紅印茶中的“常規性茶品”。直到1957年,中國茶葉公司云南省分公司勐海茶廠制作了首批“八中茶”商標餅茶,方才成了公認的、最早的經典印級茶。該批次餅茶最先生產的即為紅印。在當時計劃經濟的背景之下,云南易武茶山的優良茶菁皆歸國營茶廠所有。這一時期的紅印圓茶選用易武正山古樹、野放茶菁壯葉,葉片肥碩,條索飽滿,且此時茶廠仍然沿用手工制茶之法,故茶品格外佳妙,具有顏色栗紅、茶湯透紅油亮、蘭香馥郁兼有野樟香的特色,被業界視為是普洱茶中的翹楚。
據了解,中茶公司歷年來所制造的茶品一般都印有“八中茶”標志,但只有紅印普洱圓茶和紅印云南沱茶的外包裝紙上,其茶字是紅色的,很有劃時代意義。加上制茶加重萌芽的用量,芽葉配比、壓制與發酵方法科學嚴謹,保證了紅印擁有豐富細膩的口感,歷經一甲子的陳期依舊顯現出驚人的生命力,“紅印”之名由此不脛而走,簇擁者無數。
提到紅印的鑒藏,香港的仕宏拍賣在茶界有著相當的話語權。該公司成立于2013年,是香江首家引入古董級普洱茶的拍賣公司,歷來秉承“仕以高品而宏”的專業態度,在品茶、藏茶及茶文化的推廣中不遺余力。在2019年仕宏春拍中,一片上世紀50年代的紅印青餅“一點紅”版就以124.85萬港元的成交價創下了歷史新高,躋身普洱界“元老級”茶品,令業界驚嘆,成為一段佳話。而從近幾年仕宏的印級茶拍賣成交結果來看,早期紅印儼然是藏界、茶人追捧的茶中古董,升值潛力不容小覷。
上世紀50年代 金山樓舊藏無紙紅印
數量:一筒七片 總重量:約2200克
倉儲:干倉 工序:生茶
成交價:317.9萬港元
仕宏2019年香港秋拍拍品
金山樓是香港著名的大酒樓,于上世紀80年代結業。其茶倉存放陳年普洱超過數十年,墻面、地下都彌漫著陳舊的普洱茶茶氣。這里的藏茶,愛茶之人無不向往。無紙紅印的得名源自其無外包裝紙,而是在中餅之內壓有上世紀50年代“八中茶”內票。經累年消耗,無紙紅印同樣存世量較少。這件拍品餅形完整,依然接近當年標準出廠狀態,且茶面油亮,醇厚芬芳不減有紙紅印,受到藏家追捧自然在意料之中。


上世紀50年代 早期紅印鐵餅
數量:一筒七片 總重量:約2386克
工序:生茶
成交價:513.3萬港元
仕宏2018年香港秋拍拍品
上世紀50年代,云南茶廠響應國家號召積極進行技術改良。“鐵餅”的工藝是將干毛茶裝入金屬甑子,上蒸汽蒸軟,再直接用金屬模具在甑內施壓,緊結后倒出。壓成的茶餅邊緣平直,線條硬朗,不易撬開,可以長久保持香氣。但因緊結度遠超傳統手工壓制茶餅,難以撬開和陳化,曾一度遭到冷遇,甚至中斷生產。此紅印鐵餅經數十年干倉存放,狀態絕佳,香氣馥烈,勁道十足,且繼續儲存后茶性還將繼續提升,極具收藏價值。
有趣的是,即便市場價格不菲,但在仕宏拍賣公司創始人兼總裁周子眼中,一餅品相良好的紅印,只有與三五知己或高人共品,才能真正體會到其為何會令人欲罷不能:開茶時就有淡淡樟香配些許藥香,若是保存良好,干凈的氣息中會透出一股陳年梅子香;由開茶的淺栗色轉為亮麗的紅栗色,但茶湯依舊透澈,其水更顯甘甜,是其他陳年普洱茶所不具備的;茶湯的梅樟香交織,藥香隱約其中;茶水醇厚馥郁、生津極致……這種純郁、芳香,茶氣強勁,令人舌底鳴泉,回味無窮。
周子認為,品飲紅印的享受在于其每泡的變化、轉折都精彩十分。可見未嘗過紅印,不足以談真正懂它;若是束之高閣,反而浪費了價值,扭曲了學茶、品茶的真諦,“可以喝的古董”原來如是。
上世紀50年 代紅印青餅(最后小字版本)
數量:一片 總重量:約333克
成交價:69萬港元
仕宏2015年香港秋拍拍品
這件拍品為上世紀50年代紅印圓茶餅的最后版本,因其外包裝的字體較小,又被稱為“小字紅印”。其品相完美,無任何破損,耐沖泡是它的一大特色,20泡后依舊有頂級印級茶之余韻,極為罕見。它系藏家于上世紀80年代末在香港的“中國國貨公司”購買,當時450港元售價的價錢卷標仍在,升值潛力也由此可見一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