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軍凱 朱澤軍 趙輝 高燕哺 王智含
(河南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河南環境監測技術重點實驗室,河南 鄭州450046)
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的環保意識逐步增強,環境監測的需求量更進一步擴大?!笆濉逼陂g,生態環境監測和監督管理工作量呈數量級的增長。如地表水的監測因子增量為4-5倍,監測頻次密度也增加了1倍。與此同時,環境管理者的執法監測和監督監測,在線監測設備的管控監測,突發環境事故的應急監測等等都在成倍的增加。這種形式下,一些基層生態環境監測站的監測和分析的能力不能勝任環境管控的要求。
近些年來,由于垂直管理改革一直沒有到位,生態環境監測機構人事編制一直處于凍結狀態,基層生態環境監測機構無法引進技術人才,監測隊伍的質量難以提高,很難適應目前的監測要求。
數據質量管理水平較低,質量管理的范圍較小,質控手段比較單一。如有些縣級站僅限于儀器噪聲、氣體采樣器流量及COD、氨氮等常規因子的明碼、密碼平行等。
近些年來,工業發展過程中的突發性污染環境的事故頻發。而大部分基層監測站應急監測設備匱乏,監測人才缺失,應急經驗不足,應急統籌協調能力不行。污染事故一旦發生,不能做到反應迅速,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向決策者提供有參考意義數據。
一些基層的生態環境資源配置機制不健全,程序較繁雜,造成很多資源的浪費。儀器采購甚至沒有購買計劃和預案,也不咨詢具體監測人員,管理者說買就買。新儀器買來后沒有進行安裝調試,沒有人員培訓。這就造成有些儀器不需要買回來,或者買回來的儀器沒人會用,影響了環境監測工作的推進。
其一,很多縣一級生態監測站的監測設備陳舊,沒有及時更新維護。因這些縣一級監測站的監測經費都是財政供應,財政經費投入的不足,導致監測設備不能及時更換。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監測工作的開展。其二,環境監測硬件設施需要進一步完善。部分基層監測站用房較為緊張,行政人員、執法人員和監測人員同時在一棟樓里辦公,部分分析項目的環境條件不滿足技術規范(方法)的要求,導致監測工作不能全面開展。
生態環境監測為政府機構的下屬部門,本身帶有行政色彩。這些年,重污染天氣增多,地方督導內容五花八門,多種多樣。在行政人員不足情況下,生態環境管理部門就要調動環境監測人員執行督導任務。有些基層環境監測站(中心)監測人員長時間在外進行督導工作,導致監測工作擱置。
前些年,地方政府為了政績大力發展經濟,不重視環保工作,也就不會重視環境監測。這些年,隨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環境思想的建立,地方政府又實行“一刀切”政策,時不時進行紅色管控,造成很多企業停產甚至破產。企業都沒了,何來監測。甚至部分環保局領導對監測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很少理會監測信息的重要性,致使監測信息不能完全發揮在環境管理和決策中的技術支持作用。
大氣污染攻堅戰的開展以來,政府部門相繼頒布了很多的政策法規,某些政策法規沒有經過調研,脫離實際情況,甚至朝令夕改。相反,有些技術規范沒有跟上儀器技術的發展,很長時間沒有修正。這些都直接影響環境監測發展方向。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監測和分析儀器也在不斷地推陳出新,儀器越先進監測的準確度越高,可靠性越強。儀器的更新換代需要監測經費的大力投入。地方政府由于經濟發展不景氣,相對應的各方面財政資金投入都受到影響,包括環境監測的經費。從而導致基層監測站原來需要淘汰的儀器沒辦法淘汰,需要維護的儀器沒有經費維護,帶病作業或勉強維持。同時,經濟的發展,衍生出了許多新的污染種類,污染濃度越來越低,這些因素都使得當前的儀器設備無法滿足監測需要。更別說提供客觀、真實、有效的監測數據了??傊?,缺少先進的儀器設備,環境監測要想滿足環境管理需要就是一句空話。
環境監測工作中的精密的儀器設備、先進的監測技術都需要高素質、業務精的專業化人才隊伍。由于對環境監測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認知和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原因,基層監測站招收監測人員比較困難。而一些沒有專業知識的人員常常安插到監測崗位,導致環境監測人員整體能力下降,不能有效的完成管理部門布置的監測工作,從而導致了監測工作無足輕重的認知。
生態環境監測機構實施垂直管理之際,人員編制的擴充必須向環境監測方面傾斜,加大對專業化、年輕化、高學歷化的人才吸納,急需解決監測人員缺乏的問題。同時,基層生態環境監測站要制定人員的培訓機制、競爭機制、獎勵機制,使真正的監測人才脫穎而出,使監測人員看到希望,調動起自身的積極性、主動性。
近些年來,隨著老百姓對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地方政府也一直在增加對環境監測資金的投入,基層生態環境監測站增加了很多監測儀器,監測能力也有了相應的提高。部分基層監測站可以滿足對環境監測任務的要求。但是,與市級監測站(中心)相比,基層的監測能力還是顯得落后,仍需地方政府對基層監測機構的投入,一是確保監測分析設備的維護、升級和更新;二是確?;鶎颖O測機構的基本的實驗用地,可以保障實驗正常有序的開展;三是確保監測人員的培訓、考核、質控等方面實驗經費投入。
環境監測數據必須客觀、真實、可靠,為保障監測數據的特性需做到:其一,監測分析方法必須選用國家或行業頒布實施的方法技術規范。其二,污染物分析先要進行預判分析,確定大致的濃度范圍,根據污染因子的濃度范圍,選擇相適應檢出限的國標分析方法。其三,監測機構人員必須通過持證上崗考核,必須熟悉本崗位內的儀器的使用,方法的運用和數據的計算。其四,質量管理體系必須落實到實處,定期開展管理評審和內審,發現問題形成書面報告,立即整改。其五,儀器設備必須定期校準或送技術監督部門進行檢定。使用過程中,要按照使用說明進行開機維護,清理。其六,原始記錄填寫應按照質量管理體系要求進行,可以進行數值溯源。
“十三五”期間,環保資金的投入增加很多,但這些資金的去向,發揮的效益,投入產出的比例,都需要審計機關評審。審計機關的評審監督對監測事業的發展可起到促進的作用。
大氣污染攻堅戰已經開展三年了,環境監測數據起到的作用不可替代,基層環境監測站(中心)作為環境監測系統的一環,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環境保護理念,基層環境監測站應精細化管理,苦練內功,進一步拓展思想,完善管理體系,提升監測效率。爭取實現環境監測領域的新發展和更大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