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孟(中國石油集團西南管道貴陽輸油氣分公司,貴州 貴陽550000)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清潔能源的使用,這使得天然氣市場需求量不斷增長,也使得天然氣輸送管道的建設規模越來越大。當前,天然氣輸送管道的輸送速度和輸送量越來越大,但是由于受到各個方面因素的影響,使得天然氣輸送管道在運行過程中存在一些安全隱患,不利于天然氣輸送管道的安全輸送,甚至嚴重威脅人們生命財產安全。因此,針對天然氣輸送管道事故帶來的巨大影響,應當建立起有效的天然氣輸送管道事故應急響應機制,以此減少天然氣安全事故發生時所帶來的經濟損失、人員傷亡以及環境污染。
天然氣輸送管道事故應急響應機制的工作原理是,當天然氣輸送管道發生緊急安全事故時,有關部門能夠按照機制中相應的應急措施對天然氣輸送管道的事故進行處理,及時保護現場人員的安全,避免事故范圍不斷擴大,造成嚴重的經濟和人員等方面的巨大損失。天然氣輸送管道事故應急響應機制需要在天然氣輸送管道事故發生之前便制度完善的事故應急處理措施,而且要保證事故應急處理措施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確保天然氣輸送管道事故應急響應機制的效能得以真正發揮。
而天然氣輸送管道事故應急響應機制的效能,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天然氣輸送管道應急響應機制能夠監測和預測天然氣輸送管道的輸送狀態,在這一過程中可以及時地發現輸送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和故障,然后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進行搶救;第二,如果發生天然氣輸送管道緊急事故,天然氣輸送管道事故應急響應機制可以開展有效的應急指揮工作,這樣相關的應急人員可以通過指揮作出正確的準備工作和處理工作;第三,當天然氣輸送管道緊急事故發生時,天然氣輸送管道應急響應機制還可以進行消防防護緊急處理工作,有利于人員的疏散、交通的維護以及社會救治等工作的順利進行。
現階段,我國天然氣管道建設規模越來越大,相應的天然氣管道輸送事故應急救援體系也在不斷完善。然而,從整體的發展水平來看,天然氣輸送管道事故應急響應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影響著天然氣輸送管道事故應急響應計劃的效率和質量。
隨著我國天然氣管道建設規模越來越大,相關的工程建設資料也正處于新舊交替階段,這些工程建設資料對天然氣管道建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這些資料出現了較大的差異,嚴重影響天然氣管道的日常管理。主要表現在:施工過程中涉及的內容較多,然而在施工過程中由于頻繁變得,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工程資料的完整性;施工設計方案出現了多樣化版本,沒有制定統一的修改設計方案,影響了管道日程管理;天然氣管道結構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但是信息備案和存儲未能有效進行,影響了天然氣管道管理的質量;受到時間和其他方面因素的限制,紙質檔案信息還未能完全融入于天然氣輸送管道管理系統中,時常出現數據丟失的問題,從而影響管道管理的信息質量。
天然氣輸送管道事故應急處理工作開展的主要依據便是應急預案,這也是天然氣輸送管道事故應急機制中必不可少的條件。但是,目前事故應急預案的規范性要求并不明確,導致了實際管理工作中出現許多方面的問題。同時,在應急救援處理方案的可操作性上,許多應急預案沒有完善的保障機制,同時在細節處理方面還存較大的問題,不能夠真正地發揮應急指揮的真正作用,影響了應急事故管理的有效性以及管理人員的工作效率。
應急資源管理不理想也是目前天然氣輸送管道事故應急響應中存在的問題之一。應急資源是天然氣輸送管道事故應急響應方案的必備條件,但是從實際的情況來看,在天然氣輸送管道事故發生之后,響應的應急資源并沒有得到有效的發揮,影響了天然氣管道的管理進程。具體而言,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天然氣管道管理的組織體系還不夠完善,同時也沒有專門統一的管理部門進行,嚴重影響了管理的效率;第二,較為分散化的應急力量,而且對于應急資源管理的重要性缺乏一個證明的認識,以致于在真正的應急處理過程中往往出現應急資源浪費的情況。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普及,為天然氣輸送管道事故應急響應解決現存問題創造了有利的條件,而且數字化的發展,天然氣輸送管道數字化管理也不斷發展,比如地理信息系統、SCADA系統等被應用與天然氣輸送管道管理,不僅提升了應急事故處理的效率,而且能夠有效解決天然氣輸送管道事故應急響應現存的問題。
構建統一的應急管理組織體系,就是將應急救援力量和應急救援資源進行統一的管理。由于天然氣輸送管道事故應急救援是一項專業性較強且涉及內容較多的工作,所以如果僅僅只是依靠管理部門進行處理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將各方力量和資源有機結合,從而形成一個統一的應急管理組織,并發揮其作用,開展有效的指揮工作。同時,借助地理信息系統(GIS),建立起應急救援指揮決策系統和應急救援資源數據庫,將分布不同地理位置的救援力量和應急資源進行統一的管理,這樣在發生管道事故時,指揮中心可以通過決策系統確定事故發生附近的救援力量和應急資源情況,然后快速調集所需救援力量和應急資源,通過統一的指揮,各部門有效配合,從而開展有效的應急救援。
要想有效解決天然氣輸送管道事故應急響應中存在的問題,還需要不斷完善輸送管道信息平臺,加快科學化建設,為管理人員提供有效的、全面的管理信息,這樣管理人員能夠根據實際的情況來進行科學合理的監督管理。完善天然氣輸送管道信息平臺,需要開展相應的實踐調查工作,掌握天然氣管道輸送的情況,然后根據掌握的運行情況,將正在建設或者將要建設的各項管理數據進行歸納總結并詳細錄入天然氣輸送管道信息平臺中,從而進一步完善輸送管道信息平臺,保證數據的完整性,為管道維護和管理提供高效率的管理系統。同時,可以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實現數據共享和異地數據查詢等功能,這樣一旦發現異常情況,管理人員能夠及時定位事故發生的區域,然后調用相關的信息進行分析,為決策提供準確的數據,從而更好地滿足天然氣輸送管道應急響應的要求。此外,建立事故動態模擬系統,需要充分了解事故的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分析,根據事故成因的分析結果,采用適當的數學模型對事故影響區域、發展過程進行相關的數據計算、模擬和預測,提升事故預測分析的能力,為天然氣管道輸送應急響應方案的制定提供有效的參考依據。
建立高效的天然氣輸送管道事故應急響應機制,首先,要不斷改進和完善事故應急響應預案,保證應急響應預案的科學性和高效性;其次,對管道施工發生的影響因素進行有效分析,保證救援路線的科學性,從而提升救援的效率和質量;最后,做好管道事故救援的調查和總結工作,從中尋找事故發生的規律,從而做好天然氣輸送管道安全運行的監測工作。
總而言之,天然氣輸送管道事故應急響應機制涉及內容較多且構建過程相對復雜,需要從多個方面進行,保證應急救援體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從而提高管道事故應急響應的效率和質量,減少事故的發生以及帶來的嚴重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