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豐
青海省西寧市近日發生路面塌陷,已造成10人遇難,16人受傷。而就在上個月廣州市也發生路面塌陷,造成3人死亡。在全國各行各業都十分重視安全工作,全國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向好,事故總量繼續下降、重大事故和死亡人數持續減少的形勢下,建筑行業接連發生安全事故,不能不令人擔憂。
自2016年起,建筑業安全事故和死亡人數連續“雙上升”。2018年上半年全國建筑業共發生生產安全事故1732起、死亡1752人,同比分別上升7.8%和1.4%,事故總量已連續9年排在工礦商貿行業事故第一位。2019年全國十大生產安全事故中,有兩起是建筑安全生產事故。因此,青海西寧這次事故更應該給人們敲響警鐘,一定要扭轉建筑業的嚴峻安全形勢。
現在的問題是:為什么在全國安全生產形勢好轉的情況下,建筑業安全形勢反倒下滑,出現越來越多的事故呢?這里面有若干深層次原因。第一,中國的工程建設量巨大,而且建設速度快,造成很大的安全代價,也留下不少安全隱患。第二,總體來講,中國建筑業的管理還非常粗放。尤其是在施工安全管理方面制度性問題不少。工程實際施工中層層分包,難以讓安全責任落實到底。第三,一定要認識到,中國建筑業勞動力大多不是職業工人、安全生產意識相對較低是導致安全問題的重要原因。第四,行業的監管不到位。中國現在建設量這么大,而且特重大工程也非常多,又經常有趕進度、搶工期的情況,在行業管理和監督上,盡管政府部門對安全很重視,但是很多工作應該說也沒有做到位。
面對當前建筑業安全的嚴峻形勢,該怎么辦呢?第一,應充分認識建筑業安全嚴峻形勢,從促進建筑業高質量健康發展的角度來認識建筑業的安全形勢。各級工程建設管理部門本著對人民負責的態度,有更大的責任感去抓建筑業的安全,使相關的企業切實履行自己的安全責任。另外,對于建筑業的安全形勢還要充分地向社會說明。成績應該宣傳,但也要看到我們為此付出了很高的代價,尤其是安全代價。不 應該以這樣的安全代價來換成績。
第二,對建筑業產生安全問題的原因有深刻的分析,不能僅以運動方式來抓安全。出現安全事故后進行全國行業大檢查。檢查過后,如果本質問題沒有解決,問題又會重來。建筑業近幾年的安全形勢說明,單純依靠運動式抓安全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從根本上抓安全問題,還需要解決在制度上制約建筑安全的矛盾。
首先是大力落實工程承包安全責任制。工程施工專業化是應該的,但怎樣使整個工程安全性更高,必須在制度上有更充分的安排。建筑行業是各國職業安全事故發生率較高的工業部門之一。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是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用傳統的經驗管理方式無法從根本上減少建筑工程的安全問題。航空航天工程之所以有更高的可靠性,系統工程思想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未來土木工程安全與風險控制要向航空航天工程學習。另外,必須解決缺乏固定的建筑產業工人問題。這是建筑業安全問題的關鍵,也是建筑業健康發展的根本。把農民工變成建筑產業工人是一篇大文章,里面有許許多多的問題要解決,非幾句話可以說清楚。但如果沒有建立專職的建筑工人隊伍,建筑業的安全問題就難以從根兒上解決。
其次,應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甚至區塊鏈等技術來提升建筑業的安全管理水平。以美國建筑業為例,他們也曾發生過很多安全事故,但這幾年采用人工智能等技術來識別施工工地的安全風險,已經大幅降低了工地的傷亡人數。國內也在搞智慧施工、智慧工地,但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需要大力提升,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
再次,應加強建筑業的安全治理。建筑業的安全問題不僅僅是政府和企業的事情,更需要全社會的參與。比如有專家建議,設立專門對建筑施工安全生產進行監督管理的公司或機構,彌補我國目前建筑監理公司主要對建筑施工的質量、成本、工期等進行監督,對安全監督欠缺問題。還有,可通過多種形式,對所發生的工程安全事故進行充分的解析和宣傳,而不能一個事故過去,鮮血和生命的代價白白付出。去年筆者到美國參加紐約橋梁工程會議,會上還有專家對美國1940年倒塌的塔庫瑪大橋安全事故進行分析。過去近80年的事故,美國人還在分析,中國對發生的安全事故同樣要深入研究,不斷提高對工程結構性能、施工和管理的認識。
目前,人類對于土木工程的認識還很不充分,通過工程事故提高認識水平,是避免再發生同類問題的重要途徑。這方面需要政府部門會同土木工程的設計、施工以及教育、研究單位,不斷努力提高中國的土木工程科學技術與管理水平。讓中國建造不僅在數量和速度上讓世界敬佩,而且在質量與安全上也為世界樹立典范?!?/p>
(作者是中國發展戰略學研究會副理事長、北京交通大學教授)
環球時報2020-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