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吳瑕

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大旗軟件通過“黨建增信”,只用了二十多天就拿到了500萬元的“新創貸”,這讓大旗軟件黨支部書記周林感到很意外。
這樣的意外源于成都高新區(以下簡稱“高新區”)積極探索成立新經濟活力區綜合黨委,形成“產業功能區—產業社區—新經濟企業”三級黨組織體系,建強天府軟件園、菁蓉匯等產業社區黨組織,形成高質量發展與高效能治理雙向互動的格局。
? 打造有溫度的紅色堡壘
“各支部:桂溪街道擬于2019年12月26日上午在桂溪生態公園組織開展迎新公益跑活動……”像這樣的活動信息,成都樂動信息有限公司(咕咚)黨支部的曾雪倩總能在第一時間知曉。
這條信息出自天府軟件園黨建指導員孫麗之手。2019年7月,通過招聘,孫麗成為高新區專職黨建指導員中的一員,“在日常走訪、了解需求的基礎上,為企業排憂解難”。
“3000平方米的辦公場地就是園區綜合黨委為我們爭取的。”周林感慨道,“這真正解決了我們的實際困難”。
“通過組織覆蓋不僅能第一時間了解企業需求,也能讓企業獲知各方信息,實現黨建工作與產業社區建設的無縫耦合。”高新區天府軟件園綜合黨委書記張坤說,園區通過黨建指導員為企業開展知識培訓,助力企業發展,加強營商環境建設。
現在,在天府軟件園產業社區,對規模企業直接培育、對中小微企業間接培育已成為一種發展模式。
在孵化企業的同時,同步孵化企業黨組織,張坤說:“三名黨員以上就可以成立黨支部,通過黨建‘孵化器,做到條件滿足一家就成立一家。”
2019年,通過“雙孵化”工作理念,高新區產業社區范圍內已新建非公企業黨組織152個,營商環境不斷優化。
? “開放式”組織生活釋放產業社區活力
一鍵掃碼,真的就能參加活動?2019年7月上線的黨員“一碼通”活動平臺解決了黨員參與組織活動難的問題。“繪畫、書法、觀影……”張坤拿出手機一邊演示一邊說,黨員掃碼報到后,就可以就近報名參與組織活動。
目前,“一碼通”平臺已在天府軟件園和天府新谷上線運行,實現對兩個產業社區1420余家企業、4700多名黨員的覆蓋。
“開放式”組織生活形式不僅給黨員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內容,更為企業解決了活動陣地缺乏的難題。“在成都當代美術館舉行的2019咕咚新品發布會就是通過園區場地共享解決的。”曾雪倩說。
從線上的活動報名到線下的活動開展,高新區用黨建將產業社區的資源優勢、人才優勢聚集在一起。張坤形象地用“提口袋”來形容園區綜合黨委的作用,“發揮園區的平臺功能,實現園區與社區、企業與社區、企業與企業的共建”。
由尼畢魯黨支部、風際游戲黨支部等牽頭主辦的電競嘉年華活動吸引了幾十家游戲企業參與。“這些企業在活動中相互交流,促使產業社區的活力被大大釋放。”回想起2019年5月的電競活動,張坤記憶猶新,“像籃球賽、五人制足球賽等活動,不僅吸引了年輕人的參與,還激活了平臺共享,讓企業也主動貢獻資源、組織開展活動,這種雙向領辦的治理模式推動了產業社區的發展”。
? 創新“黨建增信”,破解企業融資難題
剛剛轉為中共正式黨員的大旗軟件黨支部宣傳委員彭容的臉上洋溢著開心的笑容,這份開心還包括公司連續三年通過“黨建增信”解決了累計3000余萬元的政策性貸款。
2016年,做“智慧旅游”的大旗軟件迎來成長爆發期,同時也遭遇發展的資金困境。“那時候連每個月給員工發工資都很困難。”一直從事財務工作的彭容再清楚不過由于規模擴大而帶來的人力成本、研發成本增加,“股東們甚至將房產抵押增信,以此來緩解資金壓力”。
然而,這并不足以支撐企業的經營需求。彭容說,在高新區政府、園區綜合黨委的牽線下,公司了解到政策性貸款——“黨建增信”模式。“在原有貸款評議指標基礎上,增加‘黨建增信指標,即從企業是否建立黨組織、黨員占比、高管黨員人數等方面進行加分項評議。”
就這樣,只用了不到一個月時間,大旗軟件就拿到了500萬元的“新創貸”,彭容很驚喜:“如果是普通的商業貸款,最快都要三四個月,而且手續復雜、過程冗長”。
大旗軟件僅僅是高新區通過“黨建增信”解決融資難題的企業之一。截至目前,高新區共為394家企業評議項目申請貸款22.32億元,評議企業中有202家企業獲得“黨建增信”加分。其中,“黨建增信”累計為區內125家企業提供超8.3億元規模的債權融資。(責編/蔣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