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嫄

我家有個老組工,已是耄耋之年,愛學習,天天讀書看報,會拽“新詞”,精神好,無論你加班多晚回家還會拉著你問東問西,有原則,時常耳提面命“敲敲打打”。
我家還有個小組工,組織“工齡”短,僅僅三年有余,年齡說小不小,已過而立之年,正值干事創業“黃金期”,天天加班加點,愛搞點“發明創造”。
老小組工雖然年齡不同、黨齡不同、閱歷不同、思維方式不同,但也有相同點,都是組工干部,都有組工情懷,都是共產黨員,都愛黨愛國愛家……
此心安處是吾家
“你還曉得屋頭的門在哪里不?”“你飯都不吃又要到哪里去?”“你是‘吃鞋子的?。坑譅€了!”小組工還記得她小時候,總聽外婆罵老組工,在外婆的心中,老組工心頭的家可能只是一個隨時可以歇腳的驛站、吃飯的餐館。那時,對于小組工,“外公”兩個字只是一個半年喊不上幾次的“稱呼”而已。
直到小組工開始守護組織部這個“家”,她才真正懂得了老組工,懂得了什么叫職責在肩。
國泰民安是吾愿
老組工出生在舊社會,經歷了諸多艱難困苦,很感謝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戰勝了一個又一個困難,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從“一窮二白”到“國富民強”,從“民不聊生”到“安居樂業”,老組工經常感嘆自己是親歷者、也是參與者,自己是建設者、也是受益者。
小組工是個典型的“80后”,大學畢業后也曾想緊跟潮流“飛出去看世界”,但還沒有“起飛”就被母親“我就這一個女兒,我舍不得”一句話拉了回來,雖有遺憾,卻十分樂見曾經“飛出去”的同齡人一個個“飛回來”,這不只是思維方式的變化,更是國家實力的體現。
國強才能民富、國泰才能民安,老小組工都不是局外人。
黨有號召吾有應
老組工1954年入黨,黨在老組工心中無比神圣,是方向、是旗幟、是定盤星,每一次的組織命令都是堅決服從,每一次黨的號召都是堅決響應!
沒有經歷過戰爭時期的小組工對老組工很多行為原來是不理解的。直到有一天,老組工請小組工給他整理了回憶錄,回憶錄結尾是黨員干部堅持的“六個必須”?!傲鶄€必須”這一個個重若千鈞的字是老組工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黨的領導干部堅持了一輩子的工作守則、為人準則,也是一個老組工對小組工、一個長輩對晚輩的諄諄教誨和家風傳承。
新時代新征程,組織工作有更多新要求新任務,組工干部有更多新挑戰新考驗。老組工們已經完成了他們應該完成的使命,小組工們要接續他們的精神、傳承他們的作風,一代接一代走好組工人的“長征路”?。ㄗ髡邌挝?自貢市委組織部)(責編/楊湞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