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建英

2019年,樂山市金口河區構建統籌指揮、科學選派、激勵保障、作用發揮、基層自治的五大工作體系,為打贏大小涼山彝區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堅強保障。
構建統籌指揮體系,確保“壓得實、責任明”。在區設總指揮部抓統籌、在鄉鎮設分指揮部抓組織、在村設戰隊抓實施、在戶設幫扶責任人抓落實。實行縣級領導干部、行業部門負責人、幫扶單位負責人、鄉鎮黨政主要負責人、第一書記、村“兩委”負責人、幫扶責任人、督查組“八個主體”考核同責機制,倒逼責任、工作、政策落實落地。
構建科學選派體系,確保“選得準、力量均”。堅持“三個淡化”(淡化貧困村與非貧困村、淡化貧困戶與非貧困戶、淡化已脫貧戶與未脫貧戶)、“兩個結合”(結合干部特點、經歷、專業,結合幫扶村的發展需求、產業優勢、基礎設施)和“四個聯系”(黨群部門聯系軟弱渙散村、政法部門聯系社會穩定問題村、經濟部門聯系經濟薄弱村、涉農部門聯系特色產業村)原則,統籌縣級干部、幫扶單位、第一書記、農業技術人員、機關黨員干部,實現走訪聯系全覆蓋。
構建保障激勵體系,確保“沉得下、待得住”。堅持激勵約束并重,把脫貧一線作為干部成長最大的舞臺、最好的課堂,出臺制度全覆蓋輪訓駐村工作隊員。嚴格落實帶薪休假、健康體檢、意外保險購買,為駐村工作隊隊員購買工作生活必需品,確保干部沉下去、待得住、干成事。
構建作用發揮體系,確保“融得進、效果好”。固化“主題黨日”“一卡三制”等機制,組建161支“黨員志愿沖鋒隊”,實現住房安全保障率、村組道路硬化率、安全飲水覆蓋率、4G網絡覆蓋率、文體設施配套率、產業增收吸附率、教育資助覆蓋率、醫療救助覆蓋率“八個100%”。堅決把黨組織建在產業鏈上、建在重點項目上,成立41個“脫貧奔康黨支部”,設立集體經濟發展基金,通過“支部引路、黨員帶路、產業鋪路”模式,推動農村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
構建基層自治體系,確保“感黨恩、齊奔康”。用活“金口講壇”“鴿鴿講堂”“農民夜校”三大陣地,創新“幸福積分+負面清單”,常態化開展“法理情”等教育。創新推行“幸福指數”積分管理和“負面行為清單”“紅黑榜”管理,實現村民精神生活與物質生活同步小康。(作者系中共樂山市金口河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責編/范吳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