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光輝
摘 ?要: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變革,在此背景下,對于新型城市的改革勢在必行,而新時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也是極為迅速的,我國信息化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信息化與新型城市化的結合已經成為必然趨勢,對于打造智慧城市有著重要影響。然而,在當前智慧城市的建設中信息化技術并沒有得到合理應用,在發展中存在一些缺陷。在經濟大發展的前提下,對城市的建設已是大勢所趨,是順應時代潮流、拉動城市經濟發展的必經之路,而智慧城市就是在這一背景下提出的新型城鎮化建設趨勢。
關鍵詞:信息化視角下 ?智慧城市 ?信息化 ?探析
中圖分類號:TU984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20)12(a)-0032-03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economic level, people's life style has undergone great changes. Under this background, the reform of new-type cities is imperativ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new era is also extremely rapid, china's information level has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combination of information and new urbanization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 for building a smart city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However, in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of smart cit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not been properly appli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some deficiencies. On the premise of great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cities is the general trend and the only way to comply with the trend of the times and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ities.
Key Words: Information perspective; Smart city; Information; Analysis
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推動了我國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信息化作為新興技術,在各行各業的發展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拉動了城市中各領域的發展,當然,信息化視角下的城市發展也有著其獨特之處,比如工業4.0、“互聯網+”等技術理念的興起對于智慧城市的建設起著助推器的作用。在經濟大發展的前提下,對城市的建設已是大勢所趨,是順應時代潮流、拉動城市經濟發展的必經之路,而智慧城市就是在這一背景下提出的新型城鎮化建設趨勢。信息化發展、網絡化發展、數據化發展已經成為城市的建設趨勢和形勢,利用大數據和信息化為背景下,建立智慧城市是現階段的重要任務和目標。大數據和信息化給城市的發展帶來了更多的機遇和機會。
1 ?智慧城市的定義
智慧城市不僅僅是智能和信息技術的智能化應用,還包括了可持續發展、以人為本、智慧參與等內涵,不僅僅是對于云計算技術和物聯網技術的應用,更重要的是面向知識社會的創新2.0的方法論應用。智慧城市就是其運轉核心系統中重要信息的整合與分析需要使用通信與信息技術進行,從而推進社會各領域、行業的發展,并對于社會中的各種需求做出智能化的對策,進一步實現城市的可持續、和諧發展[1]。智慧城市的核心就是信息,這些信息都是從各個環節中收集和采集來的。進行收集的采集的環節都是由人來負責的。那么最終智慧城市的核心可以說是人。筆者認為,智慧城市的本質和內涵就應該是基于城市這個地理位置而開展智慧信息服務。從建設的方案和目的來說,智慧城市更加智能、更加綠色、更加幸福化、為人們提供更多的便利。
下面介紹一下國內外的相關成功案例。
1.1 國外案例
迪比克作為世界首個智慧城市,其主要智慧體現在智能化建設方面,主要采取與IBM合作的方式,利用物聯網技術對城市中的水電、交通、服務等資源進行統一管控,通過檢測分析市民需求并對各類城市運行成本進行縮減,不僅讓資源得到合理利用,還促進了城市的可持續發展。除此之外,紐約主要智慧層面在于火災的預防,通過計算機技術對火災易發區域的狀況進行統計分析,從而減少火災發生的數量。
1.2 國內案例
我國濟南在推進智慧城市的建設中投入了較大的力度,與各大知名交通出行企業合作建立交通大腦生態圈,在智慧交通方面搭建了較為領先的“一環十服務,一云四中樞”構架,利用先進科技對動態交通進行管理,能夠自主根據交通路況派遣交警進行疏導,信號燈也能自動對于不同方向、路段的通行時間進行調整,交警能夠使用微信、微博等全方位把握路況信息,人工智能的運用讓路況信息直達各大APP、廣播電臺,讓導航更為準確,濟南的交通大腦作為智慧城市建設的一個縮影,榮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評價典型優秀案例”,標志著濟南智慧城市工作的進一步推進[2]。
2 ?信息化視角下智慧城市建設的背景
有關信息化視角下智慧城市建設背景分析如下。
2.1 經濟的迅速發展
經濟的迅速發展帶來的眾多信息科學技術的普及,這些技術在人們生活中的地位得到顯著提高,促進了城市中各個行業的發展和新型產業的萌芽。同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于其居住環境的要求也隨之增長,人民對于其居住城市的發展有著更高的要求,推進智慧城市建設的愿望也愈漸強烈[3]。
2.2 新型城鎮化的發展
國家實力的增強和國際地位的提高引發其對于城鎮化建設的高度關注,智慧城市作為城鎮化發展的必然產物,在城鎮化與信息技術的結合中應運而生。同時,由于部分城市智慧城市建設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信息化視角下智慧城市的建設是可行的,是一種新型城鎮化的發展方向。
3 ?智慧城市發展中仍然存在的問題
3.1 智慧城市建設流于表面
部分城市在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時更加注重的是建設所帶來的效果體現,對于其他城市的成功經驗照搬不誤,這種盲目性就是缺少對本城市實際情況的分析,就會導致實際建設過程中智慧城市的建設處于停滯狀況。還有一些城市在建設的過程中,為了提高該城市的建設能力和效果就天馬行空地進行規劃和設計,并沒有根據該城市的實際情況進行規劃,也沒有制訂出符合該城市的科學建設方案。即使已規劃出較為完善的措施,但是由于各種社會因素而難以真正實施,就會造成措施流于形式,只是浮在表面,而未真正得到落實。
3.2 頂層設計工作不夠完善
大多數城市對智慧城市的建設都持有支持的意見,但是在真正建設過程中重視度不夠,對于整體建設的統籌規劃不夠完善,相關的頂層設計不夠清晰明了。缺乏對于總體建設的規劃,就容易在智慧城市的建設過程中產生問題。在目前我們國家的城市發展和建設過程中很少能夠完成對于頂層工作進行科學的監督和管理。也就是說,對于智慧城市的建設沒有進行科學的評價和管理,也沒有制定完善和統一的建設標準,在進行規劃和設計中工作不是很明確,也不是很清晰,這就使得建設的成果出現了一些差別以及預想的偏離。
3.3 主動性差,對政府依賴性高
智慧城市的建設不僅僅是國家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在當前的智慧城市建設中更加依靠于國家、政府的支持,然而城市的建設需要多方面的合力完成,不僅僅需要政府給予資金、資源上的支持,還需要社會各力量的努力,作為居民需要積極提供自己的意見,作為有能之士要主動投身智慧城市的建設,讓自己的才華為城市建設做出一份貢獻。這個問題雖然在短時間以內能夠促進智慧城市的建設,但是對于長期的發展來說,具有一定的影響,不能夠使智慧城市真正獨立成長和發展。
4 ?信息化視角下智慧城市建設的具體措施
4.1 落實民生為首要目標,推進城市可持續發展
城市是居民居住的場所,人們生活、工作都是在城市中進行,智慧城市的建設對于當地人民的影響最大,因此城市的建設中最為首要的目標就是落實民生,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才能更好地保障城市中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只有人們幸福感得到提升,才能進一步促進城市的健康發展與可持續發展[4]。所以,在建設的過程中要更加地關注居民的生活和工作,要想提升該城市人們的生活幸福指數就必須把落實民生看作首要的目標。相關的工作人員一定要深入到居民的日常生活中了解情況。了解他們對智慧城市建設的想法和意見。
4.2 以城市實際狀況為基礎,科學建設城市
智慧城市的建設需要依據不同城市的實際情況來進行,不能夠盲目地按照其他優秀城市的建設來規劃自己的城市,不僅發揮不了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作用,還會適得其反,阻礙城市的正常發展。在智慧城市的建設過程中,管理者應該從本城市的實際情況和發展狀況為主要的研究方向。對于智慧城市的資源利用和實施進行優化規劃與設計,要充分地利用好該城市的資源,從而來推動智慧城市的發展。同時還要對城市的發展過程中的情況進行深入的分析和了解,對一些問題進行及時的處理和完善。因此,對于其他城市的優秀經驗,需要合理利用,結合城市自身的文化風貌、經濟發展情況以及信息科學技術水平來進行揚棄,即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對于城市中的每一個因素都要進行考慮,從而更好地發揮智慧城市的作用。
4.3 以信息化技術為依托,完善智慧城市建設
信息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廣泛運用展現出來的是信息化技術對于智慧城市建設的影響,信息科學技術與城市建設的結合已是勢在必得。在這一背景下建設智慧城市,要積極借助相關信息系統,通過網絡技術、大數據和云計算等技術對于城市建設進行科學、精確規劃。在建設前可以采用信息化建設來對整體項目進行統籌規劃,對于資源的配置、元素的采用和數據的計算提前做好準備,從而節省不必要的資源浪費,讓建設資源發揮其最大優勢。其次在建設時運用信息科學技術也可以做到很好的監督,讓整個過程更加嚴謹。智慧城市信息系統建設也可以同步完成,綜合管理城市建設過程中的市政問題、資源環境、社會民生和產業經濟等,加強城市的智慧性管理,促進其建設水平的提高。在充分利用和使用信息技術的功能過程中智慧城市的建設工作會有一個科學的、系統的管理結構和管理體系。對于城市中的資源有一個合理的規劃,利用信息技術人們對城市建設工作也能夠有一個很好的監督作用。總之,信息化給智慧城市的建設帶來了很多的價值和意義。
5 ?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智慧城市建設在信息化背景下的進行還存在一些問題,對于智慧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有著消極影響,因此在其建設中要促進先進科學技術的應用,讓科學技術的優點為城市建設所用。落實民生為首要目標,推進城市可持續發展,以城市實際狀況為基礎,科學建設城市和以信息化技術為依托,完善智慧城市建設這3項措施都是信息化背景下智慧城市打造的具體措施。管理者一定要明確信息化背景中建設智慧城市存在的關系和聯系,再進行合理的規劃設計,從而有效地開展和落實城市的建設工作。在城市建設的過程中對于出現的問題也要進行及時的處理和分析。只有這樣才能夠在信息化背景中,去建設一個現代化的城市。通過這些措施也能夠更好地促進智慧城市建設的可持續性,讓城市建設順應國家對城市的要求,城市作為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智慧城市的建設不僅促進一個城市的發展,還能夠推動國家的現代化建設,讓國家的發展順應國際潮流。
參考文獻
[1] 高星.智慧城市建設中信息化發展的若干思考經驗談[J].綠色環保建材,2018(3):92.
[2] 周斌,朱晨鳴.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對比分析及創新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9(12):118-120.
[3] 孫芊芊.新時期智慧城市建設的機遇、挑戰和對策研究[J].江淮論壇,2019,296(4):52-56.
[4] 劉淑妍,李斯睿.智慧城市治理:重塑政府公共服務供給模式[J].社會科學,2019,461(1):26-34.
[5] 光夏磊,王秉,吳超,胡丹.情報主導的智慧城市安全管理模型與體系研究[J].情報雜志,2020,39(2):148-152.
[6] 熊偉.淺析智慧城市地理信息關鍵支撐技術[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5,38(7):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