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根據小學生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發展特點及身體健康發展的需要,以小學生家庭體育鍛煉為研究點,對小學生家庭體育鍛煉的特點、小學生家庭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小學生家庭體育鍛煉項目的選擇,以及小學生家庭體育鍛煉中注意的事項進行了梳理。認為小學生家庭體育鍛煉是學校教育的延伸,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小學生身體素質提高的一個重要環節。
關鍵詞:小學生 ?家庭 ?家庭體育 ?體育鍛煉
中圖分類號:G623.8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20)12(a)-0127-03
Abstract: Taking th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family physical exercises as the research point, this paper comb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family physical exercis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family physical exercises, the choice of th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family physical exercise items, and the matters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physical exercises of th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family physical exercises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s an extension of school education, an important part of family education, and an important link to improve the physical quality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Families; Family sports; Physical exercise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健康的意識也日益增強,體育鍛煉已成為人們生活中的必須。小學生作為特殊的群體,他們的健康始終是人們探討的一個永恒話題。小學生家庭體育鍛煉作為家校協同教育的一種方式,受到相當程度的關注。該文以小學生家庭體育鍛煉為研究點,針對小學生家庭體育鍛煉的特點、重要性等方面進行研究,以期對相關問題做些了解,同時借此求教于專家。
1 ?小學生家庭體育鍛煉的特點
與在學校進行的體育鍛煉有區別,小學生家庭體育鍛煉是小學生居家或以家庭居室周圍環境為主要場所而進行的體育鍛煉。因此,小學生家庭體育鍛煉的環境、體育鍛煉的項目乃至陪同鍛煉者都與學校體育鍛煉有別。
首先,自由隨意是小學生家庭體育鍛煉的比較突出的特點。小學生家庭體育鍛煉是以家庭為單位進行的,所開展的運動項目可以根據自身特點自由選擇,尤其是在運動的時間限制上因環境因素而長短不一,相應的運動的頻度也不受限制,在運動的項目選擇上依然如此。
其次,教育是小學生家庭體育鍛煉的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點。小學生家庭體育鍛煉對孩子有一定的教育性,家長可以給孩子提供豐富的教育素材和教育手段,大家共同參與,不管是身體素質的鍛煉還是心理品質的培養,都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
最后,情感交流充滿了小學生家庭體育鍛煉整個過程。家庭成員在參與小學生家庭體育鍛煉的過程中,雖然在年齡、輩分等方面有差異,但通過家庭體育鍛煉,能夠促進家庭成員間的感情交流。
當然,在小學生家庭體育鍛煉的內容選擇上,應以趣味性和娛樂性為主,重在參與的過程。實際上小學生家庭體育鍛煉更重要的是體驗式鍛煉、娛樂式鍛煉或游戲中鍛煉。
小學生家庭體育鍛煉的特點是與小學生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發展密切相關的。主要體現在:(1)身體方面,小學生骨骼發育具有可塑性、肌肉發育能量存儲差但代謝快,小學生關節的活動性及伸展性較強,牢固性較差;(2)小學生的心理方面,其心理發展也對體育鍛煉有相當程度的影響。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主要表現在:感知正在向精確方向發展;注意力不穩定不持久,但存在“好奇心”等。
2 ?小學生家庭體育鍛煉的重要性
小學時期是小學生身體、心理、社會適應方面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階段,是培養小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習慣的關鍵時期,也是小學生形成體育鍛煉意識的重要時期。體育鍛煉是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伴隨一生的體育鍛煉習慣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現實表明,生活水平的提高與學生健康并不完全同步。教育部等部門所開展的7次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中的很多數據已經說明了此問題。
小學生家庭體育鍛煉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體育教育的重要補充。家長應該摒棄固有的教育觀念,積極支持子女參與體育鍛煉活動,并通過科學的體育信息引導、示范及其體育運動環境的營造,協助孩子樹立正確的體育觀,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培養孩子的終身體育意識。
小學生身體素質事關家庭、社會及整個民族的健康發展。體育鍛煉缺乏是體質下降的重要原因,也是導致各種慢性病發病的誘因。改革開放以來,盡管學校體育發展有了長足的進步,辦學條件明顯改善,校園體育鍛煉得到加強,但青少年“運動不足”的問題卻仍然突出,體質健康狀況一直困擾著全社會。為此國家層面出臺了一系列文件,比如,教育部聯合體育總局修訂青少年體育鍛煉標準,并于2002年出臺了《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試行)》。
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與國務院聯合下發《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這份文件明確提出了通過5年左右的時間,使我國青少年普遍達到國家體質健康的基本要求,耐力、力量、速度這3項體能素質明顯提高,營養不良、肥胖和近視3種健康狀況的發生率明顯下降。除此,還有《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全民健身條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等。
3 ?小學生家庭體育鍛煉的項目相關問題
(1)小學生家庭體育鍛煉項目選擇的原則。小學生家庭體育鍛煉的項目與學校體育鍛煉的項目有很大區別,由于家庭體育鍛煉以家庭為單位,家庭成員作為陪伴參與人,考慮到小學生的生理及心理特點,小學生家庭體育鍛煉應注意以下相關原則:首先,小學生家庭體育鍛煉項目要結合自身的場地、器材等條件采用多種方式進行。其次,小學生家庭體育鍛煉在運動強度、運動時間、運動負荷等方面應結合自身運動能力開展。最后,安全第一原則。小學生家庭體育鍛煉的場所根據自己的經濟收入和消費結構自由選擇。可選擇家庭內、房前屋后、公園廣場、社區或小區空曠地方、體育場館等進行體育鍛煉。
(2)小學生家庭體育鍛煉的項目。小學生身體正處在生長發育階段,鍛煉項目的選擇必須符合他們的生長發育規律,宜選擇簡單易學、負荷較輕、歡快活潑、重趣味輕竟技的鍛煉項目。可進行各種體育游戲或徒手練習,比如徒手體操、韻律操、慢跑、散步、健步走、武術、跆拳道、體前屈等。當然,也可借助簡單器械練習,比如輕器械操、跳繩、踢毽、拉力器、跳皮筋、羽毛球、乒乓球、籃球、足球、棋牌類活動、飛鏢、飛盤、呼啦圈等。小學生家庭體育鍛煉項目的方式多樣,最常見的適合室內運動的項目有仰臥起坐、跳繩、踢毽、俯臥撐、屈腿向上、原地跑、棋牌類活動、飛鏢、呼啦圈等;戶外的有跑步、散步、遠足、郊游、登山等。小學生各年齡階段運動能力不同,小學中低年級的孩子可多做發展柔韌、協調的運動項目,如兩腿交替做燕式平衡,坐位體前屈練習等;小學高年級學生可以多做發展速度、力量、靈敏的運動項目,如立定跳遠、俯臥支撐、斜身俯臥撐、跑步、球類運動等。
(3)小學生家庭體育鍛煉的目的。小學生學習壓力相對較小、進行體育鍛煉目的單純,首要目的是強身健體;其次是通過家庭體育鍛煉,增進家庭成員間的情感交流;最后是通過家庭體育鍛煉,起到教育引領的作用,同時也能在參與體育鍛煉中增加體育的認識,培養家庭成員的終身體育意識。
4 ?小學生家庭體育鍛煉注意的事項
(1)小學生正處于生長發育階段,在鍛煉內容、方法、運動負荷等方面安排應科學合理、全面鍛煉、簡單易行、便于操作。小學生的家庭體育鍛煉對場地的要求不高,可以是室內鍛煉,也可以是室外鍛煉。有條件的情況下也可以參加一些體育興趣班、開展拓展訓練等。只要達到一定的持續時間、具有一定的運動強度,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都可以進行嘗試。
(2)小學生由于性格、性別、年齡、接受程度、領悟力、模仿能力、自覺能力、意志力、身體素質等方面的差異,家庭體育鍛煉內容應考慮個人的身體狀況和運動能力。家庭可以根據小學生的體質特征,制訂其家庭體育鍛煉計劃,結合實際發展其力量、速度、耐力、柔韌、靈敏、協調等方面的能力。在練習項目上應根據學生的個人能力,選擇一些適合學生練習的內容,如慢跑、跳繩、踢毽、仰臥起坐、蛙跳、波比跳等。
(3)家庭體育鍛煉時間的控制。應根據小學生個人身體狀況及學業狀況等適時進行調整。家庭體育鍛煉往往受到各種各樣的因素影響,為此小學生家庭體育鍛煉的時間上宜采用柔性原則。不固守一個標準但體育鍛煉的總時間一定要有保證。
(4)注重家庭成員體育鍛煉的正向引導。父母的言行對孩子往往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家庭內環境是影響孩子參與體育鍛煉活動的重要因素,家長身體力行地參與到體育鍛煉中來,做好孩子的表率,營造全家運動的氛圍。小學生從模仿家長的活動方式到參與運動鍛煉,直至養成其體育鍛煉的習慣,家長的體育鍛煉行為往往具有示范效應。在鍛煉時,家長要有愛心、耐心,取得進步要及時給予鼓勵和肯定,鍛煉效果不好要及時發現問題,一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可以制定階段目標,這一階段目標完成了再制定下一級目標。有的孩子不喜歡運動,家長要和孩子一起鍛煉,帶動孩子主動參與體育鍛煉,變被動為主動,家庭成員陪孩子一起運動、一起鍛煉、一起分享家庭體育鍛煉帶給大家的運動樂趣。
(5)注意運動環境的正向激勵作用。體育鍛煉是一項持久性的健身活動,為保持小學生對體育鍛煉的熱愛,需要周圍環境的正向激勵。這種正向激勵包括:家長對孩子在運動中取得成績的及時鼓勵與表揚;對孩子在鍛煉過程中的失敗的包容;包括在運動項目上選擇強項帶動弱項;對抗鍛煉中難度適宜;以及運動方式正確,等等。
5 ?結語
學校和家庭是學生成長的主要環境,正在成長中的小學生在體育鍛煉方面也需要得到來自學校與家庭的支持與指導。現實中,學校體育鍛煉的時間畢竟有限,在鍛煉內容、運動負荷等方面不能一一滿足,小學生家庭體育鍛煉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學校體育活動不足的遺憾,學生在課后參與家庭體育鍛煉也為學校教學任務的達成提供了保障,可見學生家庭體育鍛煉有著學校體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學生家庭體育鍛煉不僅僅是體育鍛煉自身,也是家長了解學校體育教育、了解孩子體育鍛煉效果的良好契機,同時也是家長與孩子間互相學習、共同進步的一個重要渠道。小學生家庭體育鍛煉是學校教育的延伸,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小學生身體素質提高的一個重要環節。健康中國離不開每一個家庭的積極參與,作為祖國未來的接班人,小學生理當積極參與其中。
參考文獻
[1] 徐愷.家庭體育觀念對中小學生體育鍛煉行為的影響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9.
[2] 董彥會,楊招庚,王西婕.體育鍛煉家庭支持性環境對中小學生身體素質的影響[J].中國學校衛生,2018,39(9):1297-1300.
[3] 黃漫.淺析如何有效開展中小學體育室內課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8(8):177-178.
[4] 王宗枝.中小學室內操開展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5(14):206-207.
[5] 胡祎.小學生體質健康促進的家校體育結合實施路徑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9(28):138-139.
[6] 丁霞,彭偉.淺談家庭體育對小學生身體鍛煉的影響和作用[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7(2):368-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