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霞,趙 海
(四川輕化工大學化學工程學院,四川 自貢 643000)
中藥炮制學實驗課是制藥工程專業的專業核心選修課。根據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要求,為保證學生培養質量滿足今后的從業要求,我校在準備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過程中,圍繞對應的學生畢業要求,以提高學生問題分析、和設計/開發解決方案能力為核心重新制定了中藥炮制學實驗課的課程教育目標[1],在教學內容、教學過程和考核方法三方面進行了教學改革。
為提高實驗課設置的層次與水平,中藥炮制學實驗的教學內容以“主動性實驗”為改革重點[2],一方面將部分實踐性強的理論課教學內容改造成以實驗教學為導向進行教學,另一方面,減少驗證性實驗的比例,增加設計性實驗。因本專業設置有專業綜合實驗課程,因此未在本課程教學中安排綜合性實驗。
在中藥炮制學實驗課程中,“清炒法”、“加固體輔料炒法”、“炙法”、“煅法”、“蒸法、煮法、燀法”等幾個實驗所涉及的理論課內容,均為理論課的教學重點[3]。按照慣例,學生應該在理論課學習完上述內容后,再在實驗課中對上述內容進行驗證,以進一步理解和鞏固理論知識。為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結合理論課“從封閉課堂向開放課堂轉變”的教學改革,中藥炮制學的理論課中只講授上述炮制方法的含義、目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而具體藥物的炮制工藝則在中藥炮制學實驗課中學習。
以“山楂”為例,在“清炒法”實驗課上課之前,學生先預習山楂的炮制品種、炮制方法、炮制原理和注意事項;在實驗課開始操作前,教師通過問答方式檢查學生預習情況,使學生清楚上述內容;實驗過程中,學生通過動手操作,驗證山楂的“炒黃”、“炒焦”、“炒炭”炮制工藝過程及成品性狀的不同;實驗結束后,通過實驗報告記錄整理和分析過程,學生的知識再一次得到鞏固[4]。通過“預習-復述-驗證-分析”的學習過程,學生一方面提高了分析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對工藝流程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其設計/開發解決方案的能力得到了培養。
本次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即是通過整合實驗項目,壓縮驗證性實驗的課時比例,增加設計性實驗,達到提高學生問題分析、和設計/開發解決方案能力的目的。這是因為,一方面,設計性實驗能夠調動學生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的角色轉變;另一方面,目前多數中藥飲片的炮制工藝還有待優化,因此具備一定的炮制工藝的優化設計能力是中藥炮制學實驗的教學目標之一。該設計性實驗要求學生以8~10人為一個小組,進行中藥炮制研究實驗設計。學生在自行選題、查閱文獻、設計實驗方案、實驗操作、統計分析、撰寫論文等環節中,有效地鍛煉了提出、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中藥炮制學的教學內容在教學改革前后的變化如表1所示。通過教改,“清炒法”和“加固體輔料炒法”進行了合并,“炙法”由兩次實驗合并為一次實驗,每類炮制工藝選擇1~2個代表藥物;“煅法;蒸、煮、燀法”縮減了課時;增加了一次設計性實驗。
為了滿足畢業要求中提高學生問題分析、和設計/開發解決方案能力的需要,在本課程的教學過程改革中,教師通過課堂設計一方面加強學生對工藝流程的熟悉度,另一方面引導學生主動應用專業基礎知識分析問題,并探討提出解決的途徑。
在課前,教師將課程教學大綱和實驗操作視頻發給學生,明確要求學生結合理論課的學習預習相關的實驗內容,如1.1中所述,教師針對每種類型的炮制方法向學生提問,并記錄回答情況,作為該學生平時成績的參考。通過教改,實驗開始前的教師講解實驗轉變為由教師提問引導,以學生回答和討論補充為主,教師歸納總結為輔。學生通過預習和討論,增強了對炮制工藝的熟悉程度。
實驗結束后,教師檢查每個實驗小組的炮制成品,引導學生分析實驗成敗的原因。例如蛤粉炒阿膠實驗,有的小組膠珠有溏心現象,有的小組膠珠外表白色無溏心,有的小組膠珠外表焦黃無溏心。教師引導幾個小組學生互相討論,分析哪種膠珠火候恰好,出現其他兩種情況的原因是什么,該如何避免。通過實驗后討論,學生既增強了對工藝流程的認識,又增強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表1 教學改革前后教學內容變化一覽表
Table 1 Summary of Changes in Teaching Content before and after the Reform of Teaching

考核方法改革是配合教學過程改革而進行的。教改前,本課程成績由“平時表現”和“實驗報告”兩部分組成,各占50%。其中“平時表現”考察學生的考勤和實驗技能熟練度,“實驗報告”主要考察報告撰寫的規范性。為了督促學生預習實驗內容,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實驗分析和討論,本次教改將“平時表現”的分數比例提高至60%,除了原有的考察內容外,還包括考察學生預習情況、實驗結果分析討論情況;而“實驗報告”的分值雖然降至40%,但要求學生必須有對實驗結果的分析和總結。
通過考核方法改革,教師對學生的督促力度增強,在實驗過程中隨時記錄學生的回答問題、討論發言和操作情況,學生在實驗中的參與度明顯提高,“打醬油”的現象減少了,有利于學生真正提高畢業要求中所提出的“問題分析、設計/開發解決方案”能力。
本次中藥炮制學實驗課的教學改革,在教學內容上要求學生自學藥物炮制工藝和自行設計實驗;在教學過程上將課程教學從以實驗前教師講授、實驗中學生按部就班進行操作、實驗后學生抄寫記錄,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教師負責引導的實驗前學生預習、實驗中學生既操作又分析、實驗后學生既分析又總結的新模式;在考核上突出對學生參與度的要求。三個方面的教學改革,促進了學生對工藝過程的理解和認識,促進了學生分析、解決工程問題能力的提高,體現了本課程教學目標對學生畢業要求的支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