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向東
(賓縣大泉子林場,黑龍江 賓縣 150400)
林業產業化發展可促進林業經濟發展,對生態環境起到更有效的保護,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林業產業化必須有優質的種苗,采用更先進的植物培育技術,提高樹木的耐寒耐旱能力,在保證木材質量的基礎上縮短樹木的生長周期,提高林業生產的產量。
林業產業不僅包括森林資源,也包括種植養殖、旅游服務和加工制造等方面,屬于綠色經濟發展模式。我國國土面積廣闊,蘊藏著極為豐富的森林資源。由于過去人們的開發觀念落后,對森林環境造成了較大破壞。目前,我國極其重視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和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不斷加強在林業產業化發展上的投入,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每年林業總產值增速可達到22%,進出口總額約1 400億美元[1]。隨著我國林業產業化的飛速發展,許多依靠林業資源的企業也逐漸壯大,擴充了我國經濟發展市場,促進了林業產品的消費,加速了林業產業的轉型。
由于生存環境受到破壞等原因,許多樹種的生長質量和遺傳品質不斷下降,果實產出率等十分不理想,每種植3~5年后,土壤的肥力降低,對種植的樹木質量有嚴重影響。需要通過休耕等方式來恢復土壤肥力,這影響了種植者的經濟收入。優良的種苗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更強,面對低溫寒冷、干旱缺水、病蟲害等都具有更好的抵抗力,其種植的經濟價值更高,有利于帶動種植地的經濟發展。
培育優良樹種價值高,可極大地豐富林業資源,緩解和補充因人類活動對森林造成的破壞。從前濫砍濫伐,對森林和土地造成了極大的破壞,許多珍稀的樹種和動物逐漸消失,土地荒漠化現象也日益嚴峻。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城鎮化進程的推進,許多森林和耕地都變成了商業用地和工業用地,導致我國森林覆蓋面積驟減,無法實現涵養水源和凈化空氣的功能,居民的生活環境進一步惡化[2]。培育優良的種苗不僅能夠對已經受到破壞的地區進行必要的生態恢復,改善我國目前林業發展不樂觀的現狀,補充森林資源的匱乏,同時還可以帶動周邊居民脫貧致富,有極強的現實意義。
積極培育和研究優質種苗,能夠使林業形成可持續的發展產業,保障種植者的收入水平。由于林業經濟的發展受到樹種質量和產量的直接影響,優質的種苗生長周期短、產量高、木質優秀,能夠極大地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實現生態和經濟的和諧統一。優質種苗的成活率更高,耐寒耐旱性能好,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強,擴大林業種植規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種植的成本,使林業產業化發展有了實現的可能。
隨著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明顯提高,人們也開始追求綠色環保的生活環境。積極研究優良種苗能夠推動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培育樹種,可改善林業生產結構的單一性,使長青樹種的經濟價值得到提高,加速農民脫貧致富。同時,研究優良樹種能夠增加森林中樹種的多樣性,有利于保持生態環境的和諧。當森林環境得到改善時,森林內的動物品種也會逐漸豐富,一些瀕危物種能夠有更加合適的生活環境。
為了更好地實現林業產業化的發展,應當積極推行優良種苗的培育工作。第一,政府主管部門和研究人員應該正確認識優良種苗的重要性,將優良種苗的培育工作放在發展的戰略地位。林業資源兼顧了維持生態環境和諧與發展農林經濟的雙重功能,研究和培育優良種苗具有很強的現實價值。政府部門應該提供必要的科研資金和培育場地,做好培育種苗的保障工作。優良種苗的培育工作周期較長,負責人員要做好對培育場地的管理工作,防止幼苗在培育生長的過程中受到損壞。第二,在進行科研時,應當加強對環境的關注。研究人員應當充分考慮不同種植地的實際情況,以因地制宜的方式選擇樹種,在保證幼苗成活率的基礎上,不斷提高樹種生長質量和經濟價值,推動種植地林業產業化的發展進程。還可以對幼苗的生長環境進行必要改造,如通過增加施肥的濃度來補充土壤中缺失的元素,促進幼苗的正常生長。研究人員應該關注對樹種防病蟲害能力的提高,篩選優質的樹種進行培育,在實現樹木增產的同時加強母樹的生命力。第三,育種過程中也存在許多問題,需要研究人員和管理人員共同克服。由于樹木育種的周期較長,在培育時會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因此,在培育和研究的過程中應當樹立正確的育種研究認識,長期堅持對優良種苗的篩選工作,大力發展森林生態化經濟,改善種植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想要得到優良的種苗,需要積極研究培育技術,提高幼苗的耐寒耐旱能力,縮短樹木的生長周期,使其經濟價值得到提升。在培育幼苗時需要關注以下要點:第一,在培育之前要對樹木的種子進行篩選和預處理,挑選顆粒飽滿、含水量較高的種子,能夠有效提高幼苗的成活率。在篩選時可以參考其母樹的生長狀態,一般母樹的生長情況好,種植的質量也會更高。如果要種植已經貯藏過的種子,需要對種子進行必要的預處理,保證種子在種植時能夠恢復活力。常見的預處理方式是將種子浸泡在溫水中,使種子充分吸收水分,補充在貯藏過程中的損失,更好地進行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第二,當樹木的種子處理好后,要對其消毒處理后再進行種植,防止種子外皮上沾染病蟲害。在種子的嫩芽長出后,要挑選胚狀體飽滿的幼苗進行培育。幼苗生長的營養源自胚狀體,因此,胚狀體的飽滿程度會直接影響幼苗的成活率。第三,在幼苗能夠穩定生長后,可以撤去營養液,轉為土壤培育。在土壤培育中最重要的就是及時進行幼苗灌溉,控制頻率和用量,防止因澆水過多使幼苗根部腐爛。在進行施肥時也相類似,應該嚴格按照樹木不同的生長周期進行肥料配比,如果濃度過高或用量過大會產生燒苗的情況。同時,還應該做好幼苗的病蟲害處理工作,及時噴灑農藥防止幼苗感染,對葉片背部等容易被忽略的地方也應該噴灑到位。
培育優良種苗對林業產業化的發展十分重要,管理人員和研究人員應該正確認識這一問題,積極研究質量和經濟效益突出的優良樹種,不斷推進我國林業的發展。優良種苗的培育能夠豐富我國的林業資源,促進林業更好地發展,對維護生態穩定也有不可小覷的貢獻。政府應當給予必要的研究支持,加強培育和研究的管理工作,盡早收獲優良樹種的研究成果。在培育優良種苗的過程中,應當注意根據種植地的實際情況選擇樹種,保證種苗的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