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萍
(蘇州健雄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太倉 215400)
2018年,太倉實現了工業經濟的平穩增長,特色優勢持續放大,城市管理優化加快,生態體系逐步健全,保障體系進一步健全,并且第四次位列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縣級市榜單首位。隨著最具幸福感城市這一概念的提出,城市之間關于城市形象的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很多城市都在大力宣傳自己的城市形象,從文化、體育、旅游、教育以及經濟產業支柱等角度作為切入點,不斷挖掘探索自身形象。如何讓一個城市的形象在我國眾多城市中脫穎而出并展示城市魅力和城市的獨特性是各大城市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關鍵。
本次調查是以針對居民幸福感設計了一份問卷,利用問卷星進行問卷調查。問卷以事關民生的各個方面為視角,層層遞進設計問題,涵蓋了居民工資水平、城市經濟發展、城市交通、居住條件、旅游資源、醫療條件、社會治安、基礎設施以及文化教育等方面。調查根據隨機原則來抽選樣本,以獲得反映總體情況的信息資料。按隨機原則抽取,使樣本可以均勻分布,使其具有較強的代表性。本次調查的樣本量確定為600左右,最后共回收了有效問卷666份。被調查者中占比最大的是20~35歲的人群,占43.99%,其次是36~45歲的人群,占32.58%。這兩類人群屬于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是推動城市發展的重要貢獻者。
據調查數據顯示,太倉居民對于工資水平、城市經濟發展、城市交通、居住條件、旅游資源、醫療條件、社會治安、基礎設施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滿意度均超過50%,幸福感在8分及以上的占57.65%??梢娞珎}居民的總體幸福指數較高。
在被問到“相較其他城市,您的居住地最讓您滿意的地方是?”這個問題時,“綠化工程到位”、“市民素質較高”、“居住環境理想”、“交通便利”排在了前四位。但與其他城市相比,“就業機會”、“服務人員態度”、“第三產業”、“業余生活”滿意度較低。可見,在這些方面太倉市還無法超越其他城市。另外,雖然被調查者對于太倉市的教育資源較為滿意,但仍有60%左右的人認為仍需發展教育、培養人才,同時社會保障制度與醫療保障制度也仍需完善。除此之外,還有人提出應提高工資待遇、發展公共交通事業、嚴管教育機構、改善小區環境等。
據《太倉日報》報道,目前已有7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太倉設立了3 500多家外資企業,其中世界500強公司投資的企業有27家。另外,太倉是“德企之鄉”,已集聚了300多家德資企業,雖然入駐企業在知名度上與其他同類城市相比可能稍占優勢,但太倉市的外資企業大部分為中小型企業,在民營企業中也是以中小型企業為主導。從創造就業機會與產生經濟效益方面來看,同等條件下,大型企業會優于中小型企業。與中小型企業相比,大型企業生產規模大、市場占有率高、資金雄厚、品牌影響力大,可以極大程度地幫助城市擴大在國內以及國際市場的影響力。就業機會增多更有利于城市吸引高層次人才,因此,太倉市在招商引資時應考慮大規模企業的投建。
要想讓世界看到太倉,優質的教育資源是不可或缺的。在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中,人的需求從低到高依次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與自我實現需求。而教育貫穿其中,是幫助人們實現各種不同需求的必備工具。當居民的各種需求在不斷滿足、不斷升級的同時,也是城市形象升華的階段。太倉市總體學校數量較少,尤其是國際化學校,寥寥無幾,與同類城市相比,在教育資源領域投入較少。中小學基本以公立學校為主,在與部分被調查者的訪談中發現,有部分小學或中學畢業生會選擇去教育資源更為豐富的蘇州讀初中或高中。此外,在成人教育領域,雖然培訓機構繁多,但質量參差不齊,師資力量更為堪憂,在太倉就職的白領沒有高質量的繼續教育場所。太倉市應由政府牽頭,通過引進國內外著名教育機構來培養高技能人才,并不定期地對這些教育機構進行回訪,加強管理,確保太倉市居民能夠不出家門就能享受到高質量的教育服務。同時,可以與這些教育機構簽訂長期的合作協議,并制訂相關保障措施,一方面保障教育機構的收入,另一方面保障居民享受教育的權益。同時,也可以與當地高校合作,推動校企合作,為培養領軍人才做準備。教育工程可以大大提升居民素質,而居民是城市品牌的推動者,也是城市整體素質的體現者。
文化的弘揚、創新與發展是一個城市進步的標志,也是提升居民幸福指數的重要因素。城市文化有其獨特的內涵與韻味,它對于城市形象的提升有重要意義。太倉的文化源遠流長,有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江南絲竹”,是“婁東畫派”的發源地,有“武術之鄉”、“橋牌之鄉”之稱,是“中國楹聯文化城市”,然而這些即便是太倉本地人也并非個個耳熟能詳。要想讓人們提到“江南絲竹”馬上就能想到太倉,將文化產業化是一條必經之路。太倉市政府應加大對文化方面的扶持力度,幫助太倉文化瑰寶走出太倉,走出中國??梢酝ㄟ^商業形式將無形的文化理念轉變為有形的文化產品,比如說在文具上印上婁東畫派“四王”的畫像,舉辦“江南絲竹”音樂節,開發文化旅游紀念產品等。還可以通過比賽的形式將太倉特色傳播出去,如舉辦大規模甚至是全國性的楹聯比賽。另外,一個城市的特色應少而精,應通過時間的沉淀積累慢慢凝聚而成。以打造田園城市為主的太倉市,應該將歷史悠久的民間文化藝術“江南絲竹”作為主推的文化項目,以此來擴大文化輻射范圍。
微電影的出現和發展為城市形象的構建和推廣提供了一條便利途徑。短視頻深受年輕人的青睞,一個個小故事通過它傳播到千家萬戶。在一些視頻平臺上,短視頻的點擊率越來越高。將微電影與城市形象相融合可以幫助推動城市發展,加快城市國際化步伐。產品要賣出去,光靠提高產品質量是不夠的,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必須依靠大眾傳播媒介宣傳的力量擴大受眾人群、擴大影響力。隨著微電影觀眾的增多,通過制作微電影來宣傳城市可以獲得更高的收視率,宣傳效果更好。在提升太倉市城市形象時,應加大在城市宣傳片方面的投資,制作一系列以太倉市特色“江南絲竹燈”為主線的短視頻或微電影,必要時可以邀請名人作為形象大使幫助推廣城市文化。
通過本次對居民幸福感的調查,發現太倉市民對城市形象的整體滿意度較高,但對近些年政府在城市形象建設方面的投入以及各項措施還不夠了解。城市居民對于太倉市社會經濟、文化教育的發展認可度較高,但仍未達到最滿意的效果。由此可見,太倉市在城市形象塑造中仍有提升的空間。在進一步打造城市形象時,應深入群眾,廣泛聽取意見,多方面、多維度地建設良好的城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