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麗杰
(山東華宇工學院,山東 德州 253034)
在我國“機械設計基礎”的教學中,越來越重視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但是現階段的教學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仍存在一些不足,本研究對其中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策略,以有效促進學生能力的提升。
不少教師的教學思維具有局限性,仍舊采用傳統的教育教學方式。一方面,教師的教學手段及教學方式較為傳統,對學生的能力培養無法使其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傳統的教學手段對于學生的能力培養具有局限性,學生難以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另一方面,由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充分地認識到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依然采用教師主導的模式進行教學,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以充分發揮自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利于學生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在“機械設計基礎”教學中,為了能夠進一步發揮學生的能動性,要積極采用實踐化教學與理論化教學相結合的教育模式,以一邊學習一邊實踐的教學方式,使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但是,由于教學時間有限,不少教師過于追趕教育教學的進度,希望在較少的時間中更快地完成基礎化的教學,這樣的教育教學方式對于學生的實際能力提升具有較大的影響。不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以全面地掌握理論知識,與實踐應用的配合程度較差。
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進行全面化的創新思維訓練。許多新型技術對傳統化的機械設計造成了較大的沖擊,人們對于機械生產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所以機械設計應更加完善。現階段的機械設計課程教育教學中,對于學生創新思維意識的培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限制了學生實際設計能力以及創造能力的提升。
教學內容的改革應針對實際的發展狀況,對教學內容進行全面的設計,以更好地幫助學生學習。教學內容應及時刪減不實用和落后的技術,對于概念化、復雜化的知識應當全面進行分析,根據實際需要進行保留。在教學中,要保留對于提升設計水平有益的部分,保留傳統的機械傳動、機械設計等重難點問題,更好地完善教育教學中的基本理論。及時增補課本中缺少的內容,根據行業發展以及市場的最新要求,完善課本的教學內容。教學內容修補需要的審核時間較長,教育人員要提升審核的速度,確保審核內容的準確性。在平時的教學中,可以適當地根據教學需要對教材的內容進行刪減和補充,以便更好地適應市場的實際發展。結合不同的教材內容,應當注重為學生設置更加合適的教育方案,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提供必要的基礎,更好地促進學生能力的進一步提升。針對我國的教育教學培養體系,注重在教學中突出教學設計的主題。要貫穿教育教學的主線,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積極構建不同內容的教育教學理論體系,設計更加完善的教育教學方案。結合教材內容,應用多樣化的技術軟件,通過多元化的設計,結合優化設計原則、有限設計原則、反求設計原則等,進行更加新穎的教育教學。各種新型的技術和軟件層出不窮,所以,應及時對新的課程教育教學結構進行補充,借助計算機教學模式對知識進行擴充,進一步加強對新的設計理論、設計方案、設計技術的方法和思路的培養,加強對創新思維的教育和培養[1]。
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進一步加強學生的設計能力以及創新思維能力是當今教師應當研究的關鍵課題。為了能夠更加有效地促進教學方法的改革和研究,可以結合情境創設的方法來進行教學。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設置問題引導的情境化教學模式,讓學生在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更加深入地進行學習。這樣的教學能夠更加有效地幫助學生將靜態的知識轉化成為動態的知識,在問題探究過程中更好地提升教學效果。在進行問題引導時,應提前全面地進行備課,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共同進行探索和研究,調動學生多樣化的學習思維,針對于同一個問題,幫助學生從多個角度來發現答案。在問題的設計中,要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思維,在備課過程中創設良好的情境。另一方面,要注重對課堂情境的全面設計,教師要結合資料進行廣泛的設計,結合學生的心理特征,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在備課過程中,一方面要注重準備教材和教學方案,另一方面要注重對課堂教學語言的設計。在語言的設計上,遵循準確性、生動性、啟發性的原則,培養學生課堂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通過解決不同的問題來學習知識[2]。
注重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參與課堂討論,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對抽象難懂的概念進行探究。小組成員共同合作,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同時注重實踐教育教學課堂的構建,借助模型、設備、多媒體等教育手段,使教學內容更加生動,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學會不同的知識內容。注重訓練學生的手腦相互配合,安排實驗教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問題研究的過程中,應從實際問題入手,結合工程建設中的實際需要,研究現實中存在的問題[3]。
設立考核環節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更清楚地看到自身與其他同學之間的差異,及時找到學習的不足之處,加強知識的學習和積累,培養其創新能力。目前,考核主要是通過閉卷的方式來進行,這種考核方式有助于學生的理論化學習,但是對于學生的實踐能力監測會產生不利的影響。設計課程時,應對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進行檢驗,對學生的資料分析、知識應用以及綜合判斷等方面進行多樣化的監測。目前,很多學生難以全面地對工程問題進行研究,無法有效解決工程中出現的問題。為了能夠進一步促進考核方式的改革,在教學過程中應采用全面的考核方式來促進學生能力的提升,結合日常表現、閉卷考核、實踐成績等來進行綜合化的評估,更好地對學生的能力進行全面的評定。
對于學生應當實施跟蹤化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及綜合素養,在課余時間幫助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科學研究、學科競賽等不同的活動。應加強對試題庫內容的設計,將教學與考試相互分離,避免學生死記硬背,讓學生能夠更加靈活地運用知識用。加強理論設計與實踐能力的綜合培養,有效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落實課程改革的各項制度,對教育教學狀況進行調查,對于教學偏離教學任務的環節及時進行更正,對教育教學環節進行調整,優化教學方案,促進學生能力的提升。
加強對教育教學的設計,提升教育教學的質量,加強對實踐教學環節以及創新思維能力培養方案的設計,對于促進學生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