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聰 分宜縣融媒體中心
在融媒體時代環境下,最為顯著的特點便是媒體之間的融合發展。針對新聞欄目來說,在融媒體時代之下,不僅需要注重新聞內容的真實性,而且還需要最大程度上展現出融媒體時代特點。全面貫徹“三貼近”的原則,將新聞報道內容與群眾的實際需求相融合,讓新聞報道內容更加貼合社會發展需求,展現出新聞報道工作的與時俱進性。
開展新聞報道工作時,每一位采編工作人員對新聞事件認知都存在一定差異,所以新聞內容采編工作受到主觀因素影響較大。當前社會群眾綜合素質不斷增強,融媒體環境下,互聯網APP、網絡論壇等諸多形式,為人們獲取信息擴寬路徑。為了迎合廣大群眾心理需求,新聞報道工作內容必須要結合群眾的喜好,追求新鮮新聞內容,對客觀事件跟蹤。讓廣大受眾們作為新聞事件“評論員”,積極參與到新聞報道工作當中,自始至終保持客觀思想,積極弘揚正確思想價值觀念,傳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1]。在融媒體環境之下,新聞報道工作越來越注重數據融合客觀思維,借助大數據技術手段對群眾喜好的新聞內容進行把控,在保障新聞內容真實、客觀的基礎上,迎合群眾對新聞的喜好。
融媒體環境下新聞播報載體層出不窮,新聞播報載體已經不限于傳統媒體形式,更加注重互聯網與信息化載體,并且其新聞受眾范圍更加廣泛[2]。融媒體對媒體理念、流程、技術、內容、人才資源進行多重整合,可以有效達到優勢互補效果,展現出當前新聞報道工作與時俱進。當前新聞工作不僅需要兼顧傳統媒體,更要實現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客觀整合,借助傳統媒體手段來指導融媒體環境下記者報道工作科學發展。新聞采編工作人員,必須要貫徹新聞報道手段“準”“融合”層次發展,保障新聞受眾多樣化。
在融媒體環境之下,新聞推送平臺不斷增多,切實做到了“居家知天下”。融媒體環境下新聞報道內容的傳播途徑更加廣泛,在市場經濟的影響,不同新聞報道內容分類,并且著重點也存在差異,受眾年齡段也存在差異。當前媒體受眾們更加細化,新聞頻道的思維也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其目的是吸引社會各個領域受眾們對新聞主題內容進行關注,以便于對社會輿論進行正確引導。
在融媒體時代的當下,傳統媒體新聞報道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媒體領域發展需求,必須要將傳統媒體傳播渠道和新媒體傳播渠道相融合,最大程度拓展新聞報道途徑。借助新聞頻道APP、微信公眾號、新聞網頁等,實現傳統媒體與新媒體途徑的優勢互補[3]。最大程度上確保新聞傳播渠道優勢充分、有效的發展,展現出融媒體時代下的媒體渠道優勢。在開展新聞報道的過程中,積極借助多媒體互動平臺,展現出新聞欄目自身的特點,對新聞素材進行加工。借助直播、轉播等諸多形式,構建出全方位的融媒體平臺,切實滿足當前受眾多樣化的新聞報道需求。
在開展新聞報道工作時,要貫徹“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將群眾最關系的新聞內容報道出來,展現出當前社會新聞工作的擔當與責任。當前自媒體數量不斷增多,任何人都可以成為新聞信息的發布者,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新聞內容呈現出碎片化現象,很多新聞素材與新聞信息不真實、新聞內容混亂等諸多問題。在新聞報道工作當中,必須要對當前社會熱點新聞內容進行采編,借助科學籌劃和報道,提升新聞內容的真實性,保障新聞內容深入性,展現出新聞報道的專業水平。緊跟廣大群眾的關注熱點,對用戶們的反饋進行第一時間處理,構建出用戶與新聞媒體工作者之間的情感信任,效獲取廣大用戶們的認同感。
總而言之,融媒體環境之下,新聞報道工作不斷發展和創新。新聞工作者必須要認識到融媒體時代之下受眾們興趣轉變方向,借助融媒體信息技術手段,豐富新聞報道工作表現形式,積極實現新聞報道的變革。以人為本深入對新聞內容盡心挖掘,結合群眾最關心的新聞話題,確保新聞真實性、體現新聞深度,實現新聞內容創新,為新聞報道工作穩定發展打下良好基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