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毅
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為了更好地培養社會亟需的高素質復合型專業人才,我國政府在職業教育制度上進行了創新,采用了職業技能大賽的方式,這是一次教育領域創新的設計,對于職業教育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效地促進了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變革。高職院校的體育課程教學也不例外。接下來,本文就分析職業技能大賽對體育課程改革的啟示,以饗讀者。
職業技能大賽全稱是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是由我國教育部聯合國務院有關部門、地方政府及相關行業共同舉辦的一項全國性的年度職業教育學生競賽活動。隨著國家大力推行職業技能大賽,高職院校的教育發生了極大的改變,逐漸形成了“普通教育有高考,職業教育有技能大賽”的新局面。在職業技能大賽背景下,高職院校在專業設置及課程改革中不斷探索有效的教育方式,以適應時代的發展,滿足社會和企業對人才的培養要求。
職業技能大賽是職業院校向外界展示自身教育教學成果的平臺,同時也是個職業學校進行相互交流和提高的平臺。因此,具有如下的幾個特點:
1.1 具有較高的社會認可度
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得到了從中央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參與人數眾多,以2019年賽事為例,共有近百家企業參與,參賽選手將近2萬人。而且,該賽事面向全社會開放,現場觀摩者眾多,多家媒體還對其進行了現場采訪和宣傳報道,同時還建立了官方網站。這些都說明了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得到了社會各界廣泛的認可。
1.2 競賽項目隨產業結構及社會發展需要而變動
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的競賽項目,每年都略有調整,充分體現出了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特色。例如,2019年5月7日,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在天津、北京、山西、內蒙等21個賽區同時開展。在內容設計上,就突出了人工智能技術要素,開設大數據、云計算、智慧物流、智能家居等賽項。同時還突出了與國家戰略產業發展需求的緊密銜接,涉及到信息技術、智能制造、新能源產業等項目。
1.3 引領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的方向
職業技能大賽已經成為引領職業教育改革方向的重要因素。還以2019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為例,對接國家戰略產業發展需求的智能制造、新能源等新產業、新業態都是新設的競賽項目,由此可見,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已經成為職業院校教學改革和專業建設的引領。
1.4 重視個人發展和團隊協作有機結合
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的競賽項目一般都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賽事的時間較長,要想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比賽,先手不僅需要過硬的基本功,同時還必須具有良好的團隊意識,能夠與同伴齊心協力完成項目。
1.5 顛覆了傳統的競賽模式
在競賽的過程中,指導教師可以應選手的要求,直接進入到現場對學生進行口頭的指導,這樣就顛覆了傳統的競賽模式,更突出體現了當前構建技能大師工作室推行“師傅帶徒弟”教學模式的實際情況。同時,這樣也能提高競賽的精彩程度。
2.1 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
基于職業技能大賽,高職的體育課程教學應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組建一支優秀的體育教師團隊,以進一步深化課程改革,提高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質量,這樣也能促進相關項目在職業技能大賽中取得優異的成績。組建專業的教學團隊,通過團隊成員之間的交流、探討,能提高所有教師的專業知識水平和技能水平,從而更好地對學生進行教學。因此,組建教學團隊,是高職院校推進課程改革進程的一種重要手段。在實際的操作中,高職院校可以引導體育教研組的教師自己組合教學團隊,進行專業課程的設計,并組織實施教學活動,這樣一來,組團的教師可以一起開展教材編寫、教案準備、講課、輔導答疑等多項工作,從而有效整合教學資源,優化教學模式,提高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促進他們未來的發展。此外,通過組建教學團隊,還能有效提高教師自身的理論水平及實踐能力,從而不斷提高他們“雙師型”教師的素養,最終形成教學相長的教學格局。
2.2 借助職業技能大賽推行項目化教學策略
因為當前職業技能大賽對參賽的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在是過去的學術型,而是要求技術型和應用型。基于此,在高職體育教學中,教師必須以職業技能大賽作為教學的導向,由過去的“知識教學體系”轉變為“實踐過程體系”,以學生的職業實踐作為教學的中心,以適應職業技能大賽的要求為任務驅動和行動導向,開展理實一體的項目化教學法,從而構建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新模式。
當前,職業技能大賽考核的方式一般是根據職業和崗位的要求,對參賽選手進行成績評定的。這就意味著學生必須具備很強的理論知識和技能水平。而項目化教學法是以項目作為載體,以工作的任務作為引領,以實踐行動作為導向,形成以學生作為學習活動的主體,借助任務驅動,在做中學,在學中做的“理實一體”的教學新模式。因此,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必須結合學生的專業課程,利用專業課程中的項目設計教學的內容,引導學生在體育活動中通過完成本專業的項目任務,了解職業崗位的相關要求和流程,這樣一來,就能有效培養廣大高職院校學生的創新意識、創造能力、團隊意識、合作精神以及獨立工作能力等綜合的素養和能力,從而有效培養他們的核心素養,促進他們未來的發展。
2.3 以職業技能大賽為導向開展多樣化的比賽活動
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具有較高的社會認可度,且引領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的方向。因此,在高職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應該采用以賽促學的方法,實現教學的可持續發展。例如,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師可以定期組織籃球比賽、足球比賽、網球比賽、短跑競賽、長跑競賽等形式和內容各不相同的比賽項目,一方面激勵學生重視體育鍛煉,強化他們的身體素質,另一方面,也可以為各類國家級、省級、市級體育競賽選拔參賽隊員,為學校增光添彩。在舉辦競賽的過程中,教學團隊還要組織專業教師制訂出科學、合理的比賽規則以及評分的標準,并對學生們進行技術指導,引導他們的思維,使他們能夠更充分地表現自己,從而獲得更好的發展,而且,通過開展多樣化的比賽活動,還能有效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與能力,使他們更好地對學生進行教學和指導,最終實現教學相長,提升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促進師生的共同發展。
2.4 構建多元化的評價體系
新課程理念明確指出,對學生實施積極的評價,能促進學生的發展。在高職體育教學中,教師應積極構建多元化的評價體系。為此,教師應采用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相結合的策略,同時輔以學生的自評和互評,這樣才能構建多元化的評價體系,促使學生更好地認識自我、提升自我并完善自我。在實際操作中,教師在開展項目化教學以及組織各類比賽的過程中,應對學生在活動中的具體表現進行積極的評價,同時進行結果性評價,并將二者有機結合在一起,此外,教師還要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并對其他學生的表現及比賽結果進行評價。為此,教師必須認真觀察學生在活動的表現,善于挖掘他們在活動中的閃光點,并以此為中心,對學生進行積極的評價,以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更積極地參與到教學實踐當中,同時,這樣還能幫助學生更全面地認識自己、了解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綜上,職業技能大賽對高職院校的課程改革和專業設置具有引領作用,高職體育課程改革應根據職業技能大賽的引領,應從教師隊伍、教學策略、教學活動和教學評價方面進行改進,從而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促進他們未來的發展。當然,這僅為筆者的一點個人淺見,可能存有疏漏,但希望能對相關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提供參考和借鑒,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促進他們未來的發展。
(作者單位:西安海棠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