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國際合作事務中心,北京 100029)
2018年,美國發布了《2016-2045年新興科技趨勢報告》,分析提出了20個最值得注意的科學技術發展趨勢,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智慧城市”這一概念。該《報告》指出,到本世紀中葉,世界總人口的七成左右將居住在城市中,人口數量的增長勢必給城市道路等公共基礎設施帶來極大挑戰。為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該《報告》提出未來的智慧城市建設將依托于大數據及自動化技術,比如城市道路出現交通堵塞時可以通過大數據的實時分析,重新設定交通信號系統、規劃最優行車路線。如何利用目前的大數據技術,構建大型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體系,該《報告》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示。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我國傳統的粗放型治理模式亟需轉變,政府也在大力提倡構建節約型與低碳環保型社會。在借鑒國內外大城市道路安全體系建設的經驗后,本文提出構建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大數據平臺,且應充分考慮數據的整合及標準化處理。該大數據平臺主要由以下四個要素構成。
在大數據平臺的支持下,交通指揮中樞滿足進一步增強信息技術在道路交通管理中的輔助作用,有利于精準釋放有限警力,加大對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指揮的功能,并減弱對管轄區內分控中心的指揮職能,建立統籌兼顧、邊界聯動的管理理念,達到合理分配崗位職責的目的。同時,逐步發揮大數據平臺聯動機制的作用,逐步實現非托管區域服務管理,加強對交通秩序較差區域的管理,促進整個區域的綜合管理和均衡管理。通過對城市交通大數據的集中分析和處理,指揮中心可以從宏觀的角度幫助設計更全面的總體指揮、調度和管理工作計劃,消除機構冗余,更充分、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資源,保障城市道路交通流量合理通暢,促進城市交通的綜合管理和均衡發展。
為實現與大數據分析和應用相關的工作,為城市交通管理的決策提供支持,并為精進管理工作奠定基礎,因此需要建立綜合的信息管理中心。通過執法監督,執法保障等平臺信息整體計算交通管理數據,以實現數據管理滲透到交通管理的各個環節。該信息中心集成了視頻監控系統,執法記錄管理系統,交通信號控制系統和其他業務系統,并使用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共享道路管理任務,解放有限警力,使之將工作轉移到道路稽查上,實現對重點車輛和關鍵人物的重點排查。
結合“互聯網+”時代的特點,開發相應的電子服務平臺,通過微信、網頁和手機App提供預約等便民服務,如駕駛資格考試、在線交通違章處理、交通事故快捷處理、機動車號牌申請與補換,以及提供道路交通安全的學習教育培訓等,打造完整的服務體系。實現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走路,從而有效減少出行總量,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
為了貼近大眾,推廣使用互聯網門戶網站和微信小程序,應用新媒體技術,通過多種手機App應用程序與市民實時互動,廣泛開展交通安全教育和互動宣傳。通過移動終端設備,為公眾答疑并引導公眾輿論,服務民生。這種直接的互動交流方式,可使群眾逐步樹立對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正確認識,也可做好交通法律法規的宣傳工作,達到安全出行的良好宣傳效果。
本文所提出的構建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大數據平臺,涉及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指揮、管理、服務、宣傳等環節,各個環節獨立又有機結合在一起,共同構成智慧化的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系統。
對外依靠“互聯網+”體系,提高智能化辦公效率,同時有利于公眾了解相關政策。利用微博、微信、App或其他系統平臺構建警民溝通橋梁,及時發布交通管理信息,預測交通狀況并通報突發事故發生地點,減少不必要的交通擁堵。利用“互聯網+”體系,廣泛征集民意和吸納社會力量,提高交通管理的效率,提升服務水平和公眾滿意度。
通過大數據技術增強對交通事故的統計分析和預測,尤其是事故原因分析,并使用分析結果有針對性地來調整執法,特別是對于可能導致交通事故的重點情況展開排查整治,采取有效措施,及時消除可能發生的情況,實現減少交通事故發生率的目標。在交通秩序混亂和容易發生事故的地方安裝固定的電子監控設備,并積極實行現場執法,不僅可以有效遏制違反交通法規的行為,減少該地點的事故發生率,同時可以有效分配警力資源,提高管理能力和效率。
傳統的管理模式,單個部門缺乏信息分析和判斷能力,大大削弱了政府部門的社會治理能力,因此傳統的管理機制和方式迫切需要實施變革。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信息化技術的推廣應用,運用大數據技術,將加快信息和數據交換的應用,擴大信息和數據共享的范圍,包括人、車、路等各個部門之間的相關信息資源,可有效解決相關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問題。為了實現管理的信息化,需要共享數據,然后通過系統對接實現數據交換,這樣才可能滿足不同部門的不同需求,最終實現交通管理信息化的廣度、深度與寬度應用。
交通指揮調度系統可直接利用平臺數據疏導交通,減輕人工視頻檢查的強度,加快處置交通擁堵狀況,有效提高道路通行率,改善指揮調度功能。另外,將自身監控系統的數據和平臺監控數據相結合,相互補充,并通過特定的數據模型進行計算和分析,可提供所在地區更全面、準確的道路交通狀況,以實現交通部門優化組織戰略協調的能力。
數據采集是大數據技術的基礎,只有通過運用真實客觀的數據來分析和判斷城市道路交通狀況,才能真正找到其中的規律。交通管理部門收集自身產生的大量數據,但有必要針對數據收集的渠道、數據格式和信息內容建立相應的規范和標準,并建立數據驗證機制以確保采集到的數據質量,努力實現采集結果的一致性、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可重復性。
大數據的關鍵和最重要的價值在于對未來的預測與判斷。一個城市的道路網絡總容量是一定的,這就需要整體調控和分析城市道路交通需求,并提高交通設施使用效率。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對于提高城市道路交通運營效率,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而且車輛駕駛員可以使用大數據來了解道路擁堵的可能性
“交通難”是很多城市面臨的棘手問題,但科技的不斷進步為智能交通管理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方向。與傳統的交通管理模式不同,本文倡導在大數據的發展背景下,以創新為驅動,大力加強大數據建設,加快大數據應用,有效提高道路交通管理水平,從而實現道路交通管理更加便民、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