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強 黎明
近年來,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城市發展面臨著人口增加、產業轉型、汽車保有量增長的壓力,市政道路工程規劃、設計、施工、管理都受到了多方面因素影響。為了提升城市交通順暢度、提升市政道路質量水平,有必要對當前城市市政道路發展現狀進行分析,結合問題尋求有效解決方案。
任何城市市政道路工程都涉及到多個環節和組成部分,簡單來講主要包括規劃設計階段、施工執行階段和質量維護管理階段,接下來本文從三個階段分析市政道路工程現狀:
(1)道路網絡規劃不合理
科學的市政道路工程應當在城市中形成合理網絡,這樣才能保證每個路段順暢通行,但目前很多城市受制于地形、環境及新舊工程問題影響,道路結構存在很多問題。比如,市政道路同干路系統之間缺乏連接設施,導致高峰期干道通行壓力過大,或者市政道路網絡沒有合理分流設計,導致堵車成為城市道路日常普遍現象。
(2)施工圖紙設計缺乏科學性
在具體市政工程施工圖紙設計工作中,部分設計人員對項目的實際情況不熟悉,或者沒有重復考慮該地區各類影響因素,導致設計圖缺乏實用性。例如在道路彎道寬度和角度設計方面沒有考慮實際,導致彎道通行效率降低;坡度和限高設計不合理,影響行車體驗和后續通行管理;設計圖紙未考慮項目地下及周邊市政設施,導致項目施工時受到地下管道、設施的影響,造成工程停滯、臨時改方案等情況。
(3)規劃設計缺乏遠期考量
在城市不斷發展過程中,市政道路整體規劃需要建立在遠期評估基礎上,然而以往和目前很多市政工程規劃設計都僅僅考慮當下,或者遠期考量力度不夠,導致工程不符合城市遠期發展要求。例如,一些工程錯誤估計了城市人口和汽車保有量增長趨勢,在市政道路規劃時過于保守,導致道路建成后不久便又迫于通行壓力而進行改建、拓寬,浪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如下圖,現代城市市政道路規劃應當充分考慮整個城市實際情況,并以發展眼光做長遠規劃。
(1)施工進度容易受影響
眾所周知,城市市政道路施工環境非常復雜,會受到周邊居民、產業、交通和氣候環境影響,施工場地有限、時間限制大成為市政道路工程面臨的主要難題。很多工程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還容易受到城市環境突發狀況影響,導致工程工期受到影響。
(2)施工質量較差
同樣,受制于施工條件影響,加上施工團隊先進技術應用意識不足,導致部分市政工程施工方法較為落后,其中采用的材料、設備和工藝都無法滿足越來越高的城市通行要求。直接結果就是市政道路工程完工質量水平較差,工程投入使用后容易出現各種質量問題,導致返工,同時工程耐久度不佳,使用壽命達不到設計要求。
(1)缺乏有效管理制度
很多市政道路工程建成之后沒有科學管理制度,對道路檢測維護人員缺乏有效監管,導致其職能沒有有效發揮出來。很多道路管理維護人員缺乏足夠責任心,結果就是市政道路工程質量問題無法第一時間發現和補救,或者補救措施沒有科學性,導致工程維管水平不達標。
(2)科學維護管理技術落后
很多市政道路工程維護管理團隊檢測維護手段非常落后,除了肉眼巡查以外沒有更科學的技術設備進行深層次探測,導致道路內部結構損壞等問題不能及時發現,而這些問題一旦爆發將對相關區域城市秩序造成巨大影響。
在市政道路設計過程中,需要細化不同節點的功能性設計和實用性設計,充分發揮道路節點功能。例如,對市政道路交叉點進行設計時要考慮通行量,既避免高峰期嚴重擁堵,又要避免道路資源大量長期閑置浪費。在此原則上應適當增加道路交叉點車道數量和寬度。再例如,對交通通行壓力較大的道路節點,要重復考慮行車、步行人員實際體驗,與相關部門進行溝通協作,對人行天橋、紅綠燈以及城市景觀設施等進行科學合理化設計。
市政道路規劃設計團隊需要充分結合城市發展趨勢,在市政道路規劃方面做好全局考慮,主要依據在于道路交通通行能力,以市政道路為主題,對相關市政道路設施進行合理布點和協調,充分發揮各設施功能,避免成本浪費。同時,在規劃設計過程中,要重視對老舊市政道路的合理化改造,延長其功能效果,改造過程秉承循序漸進原則,避免大肆改建而影響城市秩序,同時確保成本體系合理化。
(1)做好工程招投標工作
根據市政道路工程規模和實際要求,在招投標階段采用科學方法,確保符合要求的企業進入到評標階段。在評標階段,秉承客觀原則,對投標企業進行資質審查,并評估其專業水平、行業經驗等內容。在招投標過程中避免違規現象出現,確保所選企業從專業技術、施工經驗到企業誠信素養都達到足夠高的水平。
(2)做好造價控制
市政工程造價人員需要實行全過程造價控制制度,全面參與到工程規劃設計、施工以及竣工驗收中每一個階段。與多個部門協同合作,利用自身專業能力,對工程設計圖紙進行科學成本核算,對施工材料、設備、人員成本進行科學規劃,對施工階段的成本消耗進行核算,保證每個階段造價管理水平達到要求。整個過程避免成本浪費、違規違法現象,確保工程在合理成本范圍內保質保量完成。
(3)發揮監理功能
監理人員需要參與到工程每個階段,對工程施工工藝和執行水平進行監督。聯合施工負責人,對項目工藝、技術和執行方案進行審核,確保工程每個細節部分質量達到實用要求。同時,建立科學監理制度,讓真正有能力有經驗的監理人員參與監理工作,并且其本身也要受業主監督,避免監理過程出現違規現象。
施工階段,需要適當引進新興施工技術,在條件允許情況下采用現代化施工設備,提升施工效率和質量水平。對施工團隊技術進行審查,確保每個施工人員工藝水平達到高水準。對施工材料進行多方對比,做好材料應用效果評估,審查材料廠商技術生產資質和質量保證書。
另外,為了保證施工進度和質量,還需要與相關部門進行信息溝通和協作。例如,在施工計劃階段,需要向城市通訊、水電、市政設施部門獲取施工地地下及周邊設施管道分布圖,在施工階段要與城市交通、水電部門進行工作協調。這樣做的意義在于,一方面,可以避免施工行為對市政設施造成破壞,或者對城市秩序造成過大影響;另一方面,也能保證施工進度和提升工程質量。
對舊市政道路及新建成道路,要落實維護管理制度。首先,組建道路巡查部門,由具備相關專業經驗的技術人員組成,對市政道路各個部分質量狀態進行監測,發現問題及時上報并進行解決;其次,建立科學管理制度,落實不同部門權責,讓為市政道路質量維護作出突出貢獻的部門受到獎勵,對玩忽職守或工作失誤的部門進行懲罰;利用信息技術建立監督、通訊系統,確保市政道路使用狀況受到實時監測,同時利用群眾力量,及時獲取道路質量問題信息,聯合群眾共同維護市政道路質量狀態。
總結而言,市政道路工程關乎城市秩序和長遠發展前景,它的規劃建設水平和質量水平直接影響城市秩序和市民幸福度。因此,相關部門及人員需要對市政道路工程現狀進行深入分析,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并預估未來發展趨勢,從專業角度出發,保證市政道路工程規劃設計、實際施工、建成維護管理等階段工作的科學開展,全面促進市政道路工程高質量、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