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有專 山東省臨沂市環境衛生管理處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增長,推動了我國企業的快速發展,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信息技術在企業生產經營中被應用。而信息技術的發展加劇了數據的增多,使得大數據時代成為促進社會各個領域發展的力量。所以,企業想要長久地發展,就需要有完善的管理模式,這就需要企業加大管理模式的投資力度,對內部數據的商業價值進行深入研究,培養大批優秀的時代人才,從而可以更好地面對大數據時代對企業帶來的沖擊。
在企業人力資源績效管理中,通過借助大數據的優勢,能夠更好地實現績效管理的公平,對員工利益進行協調,實現員工認同感的提升,從而在根本上提升人力資源管理的效率。特別是在大數據技術的應用下,企業能夠開展更為高效的績效管理工作,對員工的積極性以及參與度進行挖掘,從而保證其能夠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每一天的工作當中。而大數據技術的應用,能夠推動企業人力資源績效管理的創新,同時借助技術優勢,構建有效的溝通機制,增強員工之間、員工與領導之間的信任感,從而構建良好的企業文化,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現階段,企業管理者大多數情況下會通過人力資源的相關數據,來進行人力資源績效考核結果的判定,而在面對人力資源的相關數據時,往往會受到主觀意識的干擾,對一部分數據進行關注,而缺乏對數據全面性的認識,最終導致企業人力資源績效管理的主觀性意識較強,而缺乏客觀性的判斷。
眾所周知,人力資源績效管理是人力資源部門的工作,在實際的管理工作中,由于受到各方面的影響,如晉升機制、直屬領導授意等,加上績效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員素質較低,使得最終的績效管理工作缺乏科學性和有效性。同時,人力資源績效管理缺乏科學性的另外一個原因是,現階段企業中進行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仍舊延續傳統的管理模式,不能結合多方面的因素進行績效的評價考核,如過分重視工作效率,而忽視工作態度的問題。
企業人力資源績效管理工作是一項綜合性較強的工作,其所涉及的流程和環節較多。而在實際的績效管理工作中,較為普遍的人力資源績效管理方法是對員工的個體行為進行持續的追蹤,雖然是持續追蹤,但是連續性不夠,這也是企業人力資源績效管理存在的問題之一。
現代企業的發展,想要更好地提升績效管理水平,必須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加大對員工的物質獎勵,從而提升其工作積極性,將各項激勵手段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實現員工目標與企業目標的統一,在提升企業績效的情況下,實現個人利益最大化。首先,必須要開展科學的崗位評價工作,采用大數據對自身的情況進行分析,對各個崗位的價值以及重要性有一個清楚的了解,同時對本行業同崗位的薪酬水平進行調查,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合理的確定薪酬,從而保證自身薪酬水平的競爭力,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其次,需要以業績確定薪酬標準,業績比較好的員工,理應拿到較高的薪酬水平,調整薪酬水平的彈性,從而將薪酬與績效之間形成緊密的聯系,讓員工能夠得到更多的好處。在這一過程中,必須要構建一套科學有效的考核方案,借助大數據基礎信息處理效率的優勢,保證能夠在公正科學的基礎上對員工的薪酬水平進行調整,避免出現暗箱操作的情況,增強薪酬方案的透明性,起到更好的激勵效果。針對目前人才不愿意留在基層的問題,應該適當調整薪酬水平,通過增加物質獎勵,達到吸引人才的目的。
人力資源管理需要人力資源部門和其他員工的共同參與才能更有效地發揮其作用,為了加強其他員工參與績效管理的主觀能動性,需要為其他員工創造一定的參與空間。一方面,可以建立集體決策制度。在績效管理的一些環節中,可以依據新媒體技術,如微信、QQ 等軟件開展集體決策模式,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建立合作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者與基層員工共同組成管理小組,二者互相合作,共同開展績效管理的工作。在人力資源管理體系中,績效管理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企業管理者應及時發現自身績效管理的不足,結合企業實際情況抓住管理的重點,從績效管理的開發、設計到最后落實等環節進行,把握績效管理的源頭設定以及全面落實,推動人力資源績效管理體系的建設。
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尤其是不同的崗位和不同的員工,設計可靠合理的指標進行績效管理尤為重要。同時,考核內容也需要適宜指標考核,如果一些管理內容不適合指標量化,就需要避免盲目指標化。指標的設計需要了解企業不同部門和崗位的實際情況,結合崗位工作內容、難度、工作量等方面進行具體的量化指標。或者在基于企業實際情況的條件下,選擇一個標準崗,標準崗一般為一個中等適宜的崗位,以此設定一系列的標準指標,將其他崗位與其對比,經過一系列的運算,得到其他崗位的指標體系。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選取設定不同的績效指標體系,確保績效指標貼合崗位實際。
綜上所述,隨著科學技術以及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必須要結合企業自身的情況,應用相關技術,順應時代的發展,所以,對績效考核的指標進行完善,提升各項指標的可操作性,從而為企業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在大數據技術的支撐下,企業能夠制定更為合理的績效管理體系,在合理的薪酬制度下,將員工的工作潛能充分地發揮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