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菡 湖南省益陽市桃江縣審計局
基層審計部門承擔了審計工作中最重要的原始信息收集、處理和分析工作,其實際工作相對繁雜。信息化技術的引入則能夠有效提升審計工作效率,同時有助于規避人工工作中的部分處理誤差、差錯等,而且新型信息化技術的應用還有助于提升審計工作的價值,因此基層審計信息化發展十分重要。但目前許多基層審計部門的信息化發展速度較慢,亟須進行改革。
在基層審計部門的實際工作中,審計人員的經驗和技能熟練性對工作質量的影響更顯著。這導致了許多基層審計部門工作人員的工作理念較為傳統,許多審計人員對于部分新型審計信息化技術的認同度、接受度偏低,而部分管理者不重視引入新型審計信息化人才,更傾向于對傳統審計人員進行培訓教育,不能有效促進人才隊伍的快速進步,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基層審計部門信息化技術的普及化應用的速度。
從實際應用角度來看,審計的信息化應用分為多個層次,最基礎的應用是以信息化技術替代部分人工工作,提升基礎審計工作的效率,這也是大多數基層審計部門信息化應用的重點領域。但信息化技術還具備更多有深度的應用功能,例如跨部門和跨區域的信息共享與協同審計、基于智能分析技術的自動化審計、基于大數據技術的審計內容與要素拓展等等,這類應用更有助于提升審計工作的質量和價值,而目前我國大多數基層審計部門對此類信息化技術的應用較少,實際信息化應用仍停留在較低的層次,難以有效利用信息技術的價值。
基層審計工作同時涵蓋了信息搜集和審計分析兩類工作,大多數情況下前者的工作量更大。基層審計中的信息收集也不是由審計部門完全控制的,審計部門只能對被審計單位提供的信息要素和內容做要求,但很難直接要求其采用特定形式來提交信息資料。換言之,基層審計中審計對象信息從被審單位傳遞到審計部門的過程中存在許多障礙,常遇到信息傳遞過程傳統化(例如以紙質文件等非信息化的信息交換和傳遞)、信息標準不統一等問題,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基層審計信息化發展的效果,難以充分發揮信息化工作體系的價值。
針對目前基層審計部門中審計人員信息化技術不足的問題,建議各級審計部門重視對人才信息化技術能力的專項培養:
首先,著重發展青年信息化審計人才。目前我國信息化改革熱度較高,但僅通過培訓教育是無法有效提高審計人才信息化工作實踐能力的,必須依靠同時具備較高理論和實踐能力的青年人人才來帶動基層審計部門的發展,這樣才能保證新技術、方法的快速普及。
其次,著重培養全體審計人員的信息化工作理念和前沿應用技術。在能夠保證基層審計人員具備運用新型信息化審計技術、方法的條件下,要鼓勵審計人員利用信息技術改造就有的工作方式,促使信息化工作成為基層審計的常態,也能從側面推動基層審計信息化技術與實踐應用的有效匹配。
信息化技術為基層審計提供了諸多幫助,也提供了創新的可能性。針對目前基層審計信息化應用層次偏低的問題,建議各級審計部門加強信息化技術的本地化應用創新,在此筆者僅就個人經驗和看法提出三類創新建議:
第一,開展以數據和信息化系統為基礎的常態化審計方法創新活動。鼓勵基層審計人員、審計信息技術人員、被審單位中與審計部門對接人員提出利用現有信息和平臺資源優化審計方法的建議,將基層審計信息化發展的模式從以往的“補足技術缺口”逐步轉向“挖掘技術價值”,由此更有效地挖掘和利用信息haul 技術的價值,不斷提升基層審計的完整性、精準性和效率。
第二,建設更完善的審計信息的數據采集平臺。基層審計工作中信息采集的比重較高,這也是影響基層審計效率和質量的關鍵要素。對此建議審計部門及早建立更高效地信息采集平臺,例如將審計平臺與被審單位財務數據庫、其他信息資料庫等對接,更高效地收集被審部門信息,有效提高數據采集效率。
第三,建立大數據審計應用平臺。傳統基于財務數據的審計分析已經十分成熟,模型和方法基本固定,結論也被限制在了固定范圍內。信息化技術的出現豐富了審計信息的類型,也提供了創新分析模型的條件,利用大數據資源可以發現傳統財務審計難以發現的部分新型問題。因此基層審計部門可以嘗試建立大數據審計應用平臺,實現更智能化且更為全面的審計分析,提高審計工作的價值。
目前我國基層審計信息化發展的一大障礙在于審計部門和被審單位之間的信息化發展不平衡,這種不平衡并不是一方的發展落后,而在于雙方的信息化發展協同度較低,導致雙方的信息化系統難以實現高效地對接,這在一定程度上浪費了信息系統的建設資源。對此,建議審計部門通過以下兩種方式來緩解或規避此類問題:
第一,制定更統一的審計信息化系統,要求被審單位開放必要的信息接口。即要求被審單位通過信息共享方式向審計部門提供必要的審計信息,其中被審單位需要按照標準的格式來向審計部門共享信息,提升審計效率。
第二,制定更標準的審計信息處理標準,要求被審單位在信息系統尚不完善的情況下依照更通用的標準格式提交數字化的審計信息。即要求被審單位通過標準的信息化技術來處理審計部門所需的信息,減輕審計部門二次調整數據的工作量,提升審計效率。
我國各基層審計信息化發展正在推進中,但受人才、技術水平、被審單位發展水平等的限制還未能實現全面的高層次信息化應用,對此建議基層審計部門加強人才發展和技術創新,結合被審單位實際情況做好統一管理,推動審計信息化的深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