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宇
隨著我國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地鐵等現代交通事業的建設也越來越重要,地鐵施工過程中的安全問題要著重注意。其中,人的不安全行為是地鐵施工事故中的主要因素。地鐵施工工程量大、工程復雜,在施工過程中要合理的規范人的不安全行為,保障地鐵建設的安全。本文對地鐵施工過程中人的不安全行為進行了探討并提出了幾點管理措施。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發展,地鐵在現代城市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交通地位。然而因為地鐵施工在我國的發展時間較短,因此,相應的管理措施還不算完善。我國地鐵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為導致的,在進行地鐵施工管理時,企業將大部分重心都放在了施工技術等建設安全上,而忽略了對人的不安全行為的管理。
人類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環境和事物的影響,從而改變自身的情緒狀態、影響自身的行為。當人類受到外界環境的刺激而沒能及時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和行為時,便會產生一些不安全行為。人的不安全行為產生的原因主要分為三類。
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擁有自己的情緒和性格。人的情緒和性格產生的原因,可以從心理原因、生理原因和知識素質等方面進行研究和探討,這三方面是人類控制自己情緒、規范自己行為的重要因素。生理原因主要與人在工作時產生的情緒有關,工作人員在地鐵施工過程中所面臨的工作量非常大,很多時候身體所承擔的工作量大于自己心理上所能接受的,這就導致了情緒的落差。從而使心理狀態降低到一個較差的水平,影響了工作過程中的行為,導致錯誤出現。針對這種情況,管理人員要準備有效的措施,利用外界環境刺激工作人員的心理狀態。進行心理素質的改善,離不開對生理水平和知識素質的培養。利用一些培訓手段,提高工人的知識素質,讓工人具有相應的能力來面對工作中出現的不確定因素。合理規范人的行為、對人進行管理,便能夠減少施工過程中人發生錯誤的概率,提高地鐵施工的安全性,提高企業安全管理能力。
有研究發現,事故多發的施工建設多半是因為環境的低劣。環境因素包括工人的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在進行地鐵施工過程中,工人大部分的時間都花費在工作環境中,因此,工作現場的噪聲、溫度、照明、氣味等將直接刺激人的心理和感官,影響人的行為,造成不安全行為的出現。生活環境是工人結束了一天工作進行休息的環境。工人在經過了一天的勞累工作后需要良好的休息環境才能恢復身心的力量。過于糟糕的生活環境會影響工人的休息狀態,從而影響工作質量。管理人員要充分利用資源營造好的環境,良好的環境條件可以有效降低不安全行為的概率。
在地鐵進行施工建設之前,應對相關人員組織起來進行培訓,在培訓中提高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制定相關的安全制度。但企業往往會忽略新加入施工隊的人員,導致新人的安全意識不高,企業對新加入的人員也要進行安全培訓,才能保證施工的安全。
人的不安全行為分為有意的不安全行為和無意的不安全行為,根據多年來施工現場發生的事故總結為以下幾種:
施工人員操作錯誤。施工人員違法安全規章制度、未對安全措施進行檢查,施工中酗酒、抽煙、奔跑、嬉笑打鬧,對施工設備不能及時開關,吊裝吊卸設備或重物時設備的起落和轉動范圍內有人等都是不安全行為。
工人未佩戴安全防護用品。安全帽可以對人進行一定的保護,未佩戴安全帽或安全帽佩戴不規范、安全帽質量不合格,都屬于不安全行為。
使用不安全設備。對于一些臨時的設備工人往往會忽略它的質量,這也是導致事故出現的原因。
對物體的存放不當。施工場地有大量的施工物品,工具應該存放在正確的位置,才減少被工具砸傷或材料損失等情況。
用手代替工具操作。很多時候工人會覺得用手操作比用工具操作方便、簡潔。但人相對于機器處于弱勢地位,為了自身的安全,應避免用手代替工具進行設備操作。
冒險進入危險場所。施工過程中,會有很多危險場所不應該進入,比如正在進行吊裝吊卸的場地等。
(2) 評論數:采集相關網站對周邊600 m客流吸引點評論數,該數據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周邊客流吸引點的吸引力。
對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錯誤處理。
地鐵建造過程中,對施工工人之外的其他人員的行為也要有所規范和監督。
現場檢測人員的不安全行為?,F場施工過程中,會有第三方檢測人員進行相關數據的檢測。檢測人員的不安全行為主要是對檢測數據分析不及時、監測數據作假、報警不及時等行為。這些行為也是造成地鐵安全事故發生的原因,應有所防范。
承包商的不安全行為。若承包商的資質不夠、管理經驗不足、安全意識差、對現場沒有進行有效的管理手段,也會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管理人員要根據我國相關的法律法規,制定符合施工安全的要求,讓施工人員能夠按規章辦事。制定的制度要合理有效,要能夠照應到工作人員的需求、調動工作人員的施工積極性。
地鐵施工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施工人員,他們的工作不盡相同,針對不同類型的工作,管理人員要對他們的安全操作行為進行相應劃分。提高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使工作人員能主動的規范自身行為,減少失誤。
管理人員要有效運用激勵措施和懲罰措施來規范勞動者的行為。懲罰措施和激勵措施的出現,會使勞動人員主動的規范自己的行為。如若有必要,可以舉辦一些安全講座,提高勞動者的素質。
地鐵施工過程中的機械設備要符合設備的使用年限和使用要求并且要監督操作人員對其進行安全操作。運用規范的操作方式使用機器。
管理人員要尋找有效的方式完善工作人員的施工環境,盡一切可能給予他們優良的環境進行作業和休息。良好的環境可以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促進工人的身心健康發展。
制定了合理的安全制度,就要按照步驟和程序嚴格執行,若在施工過程中出現事故要能夠積極的處理,并盡最快的速度恢復施工現場,事后要向上級反應事故產生的原因和處理情況。按照規范的程序和步驟,能夠避免二次人為失誤。
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圍,能夠讓工人和管理者主動意識到安全的重要性。在施工過程中,安全應該是企業最高的理念。讓施工現場擁有安全的文化氛圍能夠使施工人員自覺的遵守安全規章制度,保護自身安全、抵制不安全行為。安全文化氛圍的建立,主要靠管理者進行教育培訓,可以從知識和技能兩方面進行教育。對工人進行知識安全教育,可以讓工人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識。對工人進行技能安全教育能夠培養工人的操作能力,使工人對施工作業更得心應手,具備一定的安全事故應急能力。安全文化氛圍還有利于提高領導者的安全意識,領導者的安全意識能夠使其在施工過程中作出正確的決定,有利于領導者對施工現場的統籌規劃。
人的行為很大一部分受自身心理作用的影響。人都具備一定的從眾心理和認同心理,企業可以利用這兩方面對工人實施心理教育。人的從眾心理會使人不自覺的模仿他人的行為,和他人的行為保持一致。在進行不安全行為管理時,企業可以通過對安全管理事故的宣傳讓工人意識到不安全行為導致的后果非常嚴重,使工人自覺規避風險、主動排斥不安全行為。要培養工人對企業的認同感,使工人和企業的目標一致,都將不安全行為排斥在外。
對工人從眾心理、認同心理的建立需要一個良好的榜樣。企業可以獎勵一部分施工技術熟練且安全意識高的工人,讓其他工人對其產生敬仰、佩服的感情,從而主動對其模仿,規范自己的不安全行為。但是榜樣的建立要根據工人的表現實事求是,不能任人唯親,否則就會起到反向的作用。
隨著城市人口增多、交通擁擠等現象出現,地鐵成為人們解決城市擁堵的重要途徑,地鐵的建立緩解了城市交通的壓力,但在施工建設過程中不時有施工事故出現。為了解決地鐵事故,規范人的不安全行為成為了重要的管理措施,企業需要在多方面對人的不安全行為進行管理,才能將人的不安全行為出現的概率降到最低,從而提高地鐵施工的安全性,建立高水平的交通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