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智 大連市建設學校
傳統成本計算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據不同的成本核算對象歸集生產過程中所發生的費用,過程中所發生的費用一般分為3 部分,即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再根據直接費用直接計入,間接費用分配計入的原則,對所發生的制造費用按一定的標準分配計入相應的成本對象中去。
案例1:A 公司的主要業務是生產電子產品。該公司的生產車間生產3 種款式的音箱和2 種款式的鼠標。音箱和鼠標分別由兩個獨立的生產線進行加工,每個生產線有自己的技術部門。5 款電子產品均按批組織生產,每批100 件。3 款音箱本月批次分別為8批、10 批與6 批,2 款鼠標本月批次分別為4 批與2 批。3 款音箱每批直接人工分別為330 元、340 元與350 元,2 款鼠標每批直接人工分別為440 元與420 元。3 款音箱每批直接材料成本分別為620 元、630 元與640元,2 款鼠標每批直接材料成本分別為700元與800 元。本月制造費用合計為21480元。采用傳統的完全成本法時,制造費用若按直接人工成本為分配標準進行分配。
直接人工成本=330×8+340×10+350×6+440×4+420×2=2640+3400+2100+1760+840=10740(元)。制造費用分配率 = 制造費用/直接人工成本=21480/10740=200%。音箱1 制造費用=200%×330×8=5280 元,音箱1 總成本=620×8+330×8+5280=12880(元),音箱1 每批成本=12880/8=1610(元),音箱1 每件成本=1610/100=16.1(元)。音箱2 制造費用=200%×340×10=6800(元),音箱2 總成本=630×10+340×10+6800=16500(元),音箱2 每批成本=16500/10=1650(元),音箱2 每件成本=1650/100=16.5(元)。音箱3 制造費用=200%×350×6= 4200(元),音箱3總成本=640×6+350×6+4200=10140(元),音箱3 每批成本= 10140/6=1690(元),音箱3 每件成本=1690/100=16.9(元)。鼠標1制造費用=200%×440×4=3520(元),鼠標1 總成本=700×4+440×4+3520=8080(元),鼠標1 每批成本=8080/4=2020(元),鼠標1 每件成本=2020/100=20.2(元)。鼠標2 制造費用=200%×420×2=1680(元),鼠標2總成本=800×2+420×2+1680=4120(元),鼠標2 每批成本=4120/2=2060(元),鼠標2 每件成本=2060/100=20.6(元)。
賬務處理為,
借:生產成本—音箱1 12880
—音箱2 16500
—音箱3 10140
—鼠標1 8080
—鼠標2 4120
貸:原材料 19500
應付職工薪酬 10740
制造費用 21480
作業成本法是按照資源動因將資源費用追溯或分配至各項作業,計算出作業成本,然后再根據作業動因,將作業成本追溯或分配至各成本對象,最終完成成本計算的成本管理方法。其中,作業指單位中特定組織重復執行的任務或活動。資源指作業耗費的人工和實物。作業成本法下,產品的成本動因分為資源動因和作業動因。資源動因致使作業成本增加,作業動因計量成本對象對作業的耗用。
案例2:A 公司的主要業務是生產電子產品。該公司的生產車間生產3 種款式的音箱和2 種款式的鼠標。音箱和鼠標分別由兩個獨立的生產線進行加工,每個生產線有自己的技術部門。5 款電子產品均按批組織生產,每批100 件。3 款音箱本月批次分別為8 批、10 批與6 批,2 款鼠標本月批次分別為4 批與2 批。3 款音箱每批直接人工分別為330 元、340 元與350 元,2 款鼠標每批直接人工分別為440 元與420 元。3 款音箱每批直接材料成本分別為620 元、630 元與640 元,2 款鼠標每批直接材料成本分別為700 元與800 元。本月制造費用合計為21480 元。采用作業成本法時,批次級作業成本庫按生產批次比例分配,音箱產品線作業成本庫按音箱線的生產批次分配、鼠標產品線作業成本按鼠標生產批次進行分配,生產維持成本庫分配基礎選擇直接人工成本,據此分配給每批產品。制造費用中,檢驗和供應成本(批次級成本)=8400元,音箱產品線成本(產品級作業成本)=5400 元,鼠標產品線成本(產品級作業成本)=6600 元,其他成本(生產維持級成本)=1080 元。
檢驗和供應成本分配率=8400/(8+10+6+4+2)=280(元/批),音箱產品線成本分配率=5400/(8+10+6)=225(元/批),鼠標產品線成本分配率=6600/(4+2)=1100(元),其他成本分配率=1080/(330×8+340×10+350×6+440×4+420×2)=10.06%。音箱1 的總成本=620×8+330×8+280×8+225×8+330×8×10.06%=11905.58(元 ),音箱1 每批成本=11905.58/8=1488.20(元),音箱1 每件成本=1488.20/100=14.88(元),小于傳統成本法下音箱1 每件成本16.1 元。音箱2 的總成本=630×10+340×10+280×10+225×10+340×10×10.06%=15092.04(元),音箱2 每批成本=15092.04/10=1509.20(元),音箱2 每件成本=1509.20/100=15.09(元),小于傳統成本法下音箱2 每件成本16.5 元。音箱3 的總成本=640×6+350×6+280×6+225×6+350×6×10.06%=9181.26(元),音箱3 每批成本=9181.26/6=1530.21(元),音箱3 每件成本=1530.21/100=15.30(元),小于傳統成本法下音箱3 每件成本16.9 元。鼠標1 的總成本=700×4+440×4+280×4+1100×4+440×4×10.06%=10257.06(元), 鼠標1 每批成本=10257.06/4=2564.27(元),鼠標1 每件成本=2564.27/100=25.64(元),大于傳統成本法下鼠標1 每件成本20.2 元。鼠標2 的總成本=(620×8+630×10+640×6+700×4+800×2)(直接材料)+(330×8+340×10+350×6+440×4+420×2)(直接人工)+21480(制造費用)-11905.58-15092.04-9181.26-10257.06=5284.06(元),鼠標2 每批成本=5284.06/2=2642.03(元),鼠標2每件成本=2642.03/100=26.42(元),大于傳統成本法下鼠標2 每件成本20.6 元。
1.在間接成本分配方式上,傳統成本計算法只有少數間接成本集合(如制造費用),由多種不同性質的間接費用構成間接成本集合,成本集合內各項目間同質性差,間接成本一般按直接人工等產量或與產量相關的業務量為基礎,導致成本分配基礎和間接成本集合間因果關系差。2.在成本信息反映上,傳統成本法可能夸大高產產品成本,低估低產產品成本。作業成本法成本計算更準。3.在適用范圍上,傳統成本法適用于以產量作為成本主要驅動因素的傳統加工業。作業成本法適用于直接材料與直接人工占比小,且與間接成本無因果關系的高新科技領域企業。
2 種成本計算法都核算全部成本,且直接成本都直接接入產品成本。
傳統成本核算法和作業成本法是新時代財會人員必備的知識技能。兩種方法各有優點,各有不足。企業財務人員應根據單位實際經營情況合理選擇,幫助企業更好地實現增收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