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鑫 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電機有限公司
隨著國家經濟發展,能源裝備經歷了十幾年的高速增長,經濟突然放緩,同時倡導能源結構低碳化。火力發電突遇寒冬,并且將長期處于低迷狀態,營銷人員一夜進入寒冬。因此在當前形勢下,急需整頓隊伍,轉變觀念,走出溫室,打造一支適應新形勢的營銷團隊。本文從行業變化以及營銷環境進行分析,找出當前不適應的現狀和問題,提出改進建議,希望能給讀者以啟示和借鑒。
電力行業的發展與社會經濟發展有著密切關系,更與國家政策的變化息息相關。經濟發展與用電量一直呈正相關關系,過去的十幾年里我國經歷了高速發展,電力設備也經過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高峰期,也正是高速發展使能源建設趨于飽和,甚至超前發展。黨的十九大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國家開始大力發展清潔能源,關停和緩建大批火電廠,設備制造企業突然進入寒冬。但今年以來由于新冠疫情的發生,國家提出“六保六穩”政策,各地緩建電廠又加快了啟動速度,火電市場又迎來短暫窗口期。長期看來我國擁有豐富的煤炭資源,燃煤仍然是主要能源之一,當前任務就是如何提高火電的高效清潔燃燒,降低污染排放。因此火電市場將一直延續,而營銷隊伍的建設仍然是長期的工作,尤其要抓住當前的窗口期,為長遠發展打好基礎。
在我國發電設備制造企業主要有三大集團,分別是位于東北、上海、四川的哈電、上電和東方電氣。而作為電站成套設備又分為鍋爐、汽輪機和發電機三大主機,每個集團針對主機都設有三個子企業。各集團營銷方式略有不同,有集團和企業二級營銷,也有集團整體營銷。根據技術路線和設備性質鍋爐是可以單獨營銷,而機輪機和發電機一般需要配套營銷。發電機相對于三大主機體量較小、訂貨金額較小,多年來技術相對穩定成熟,一般不需要太大的改進和更新,發電機不僅要配合協調業主和設計院,還要配合汽輪機開展營銷工作,因此話語權較小,營銷難度較大,而且由于鍋爐的銷售額較大,在集團層面又側重鍋爐營銷。
近年來由于市場萎縮,目前發電設備從原來的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我國市場除了本土三大集團外,還有GE、西門子、巴威、阿爾斯通等國際知名企業參與競爭。營銷環境十分惡劣,一方面業主不斷壓價,合同條款強勢苛刻,另一方面競爭對手強大,營銷手段不斷創新,另一方面原材料和人工費用上漲,不斷壓低企業利潤,擠壓著企業生存空間,當前市場競爭十分殘酷,尤其火電市場幾乎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由此可以看出對發電機的營銷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行業剛剛經歷高速發展突然預冷,營銷人員的意識還停留在過去,感受不夠深刻,或者認為寒冬過去了,還會迎來春天,但殊不知這個寒冬時間確實很長,長到足以凍死一些小企業,而春天是企業結構調整創造出來的,而不是等來的。以往是分訂單,現在是搶訂單。當前市場總量還不足一個企業的生產能力,當少數優質企業存活下來的時候才是春天到來的時候。
一直沿用傳統的營銷方式,營銷手段單一,尤其是發電機企業,一般跟隨汽輪機企業開展工作,缺乏主動性,很多時候營銷靠等,出訪靠帶,信息靠兄弟企業傳遞。整體營銷觀念不足,站在各自產品角度,只知道賣產品,對當前很多新的營銷方式不了解,思路不開闊,內部機制不靈活。
雖然企業在不斷改革創新,但是一方面“大鍋飯”思想仍然根深蒂固,另一方面激勵機制還不夠。但要充分激發員工潛能還需要更加刺激的激勵機制,要有“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的思維,用活用好現有的營銷人員。各營銷人員的收入差距還沒有拉開,任務多的不一定比資歷老的高,年輕人勤奮有干勁,但收入與任務還不匹配,對標同行企業沒有競爭力。
對于企業營銷人員的選配都是優中選優,在文化素質、應變能力、為人處事等各方面都需優人一等。市場營銷部不僅是對外窗口單位,對內還要協調各部門配合開展營銷工作,因此所需要的綜合素質一定要強。但是當前部門對人才的培養遠遠不夠,方式單一,只有“導師帶徒”,在任務多的時候直接派往前線,較多的忙于事務性工作。任務少的時候也沒有進行過多的培訓和學習,白白浪費了很多學習的時間。作為機電行業的員工一般都是理工可以學生,幾乎沒有營銷專業畢業生。雖然是專機銷售行業,但還需要學習專業的營銷理論知識。
能源設備行業已經走向了轉型升級的新階段。在大環境影響下,無論是水電還是火電,傳統能源總量在不斷縮減。雖然近年來興起風電、光伏、生物質發電等可再生能源,但長期來看能源行業的發展始終跟隨著經濟發展變化。當前經濟形勢短期內是不會再現高速發展,畢竟總裝機容量已經達到了較高水平。對于能源裝備的營銷一定要更加細致,把握好每一個項目的機會,寒冬之下,稍有不慎就會被“凍死”。現在已經不是當年“分任務式”營銷,原來需求總量大,是賣方市場,就是全給一家企業也干不完,各企業是“分著干”,很多業主是求著企業快點干。當年發電設備被比作“印鈔機”,只要機組運行,就是可觀收益。而現在經濟增速放緩,很多地方限電,大機組都不能滿發,低效的小電站都在關停。國家要求更高效更清潔的能源,對機組性能、發電效率等要求更高。市場環境的突然逆轉,競爭突然加劇,市場營銷人員一定要樹立危機意識,轉變思想,認清形勢,做好乙方,對客戶的響應要更加周到和及時。
針對新的形勢變化,不只在思想上認識,關鍵要落在實際行動中。在每一個項目的營銷過程中,從前期的策劃,過程控制,到最后投標都要進行精心安排。掌握對手的工作動態、近期活動等信息,而且在營銷策略中對手已經探索了很多新模式,比如資源換市場,項目平衡交換,變化投資模式等都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助力,因此要再拓寬思路,調動全集團資源,研究“他山之石”,探索新模式。不然被對手遠遠甩在后面,還不知所因。
發揮員工能動性,必須建立健全一套激勵機制,在新形勢下就應該有適應新時期的新制度,任何管理都應是制度先行。目前就是缺乏有效激勵制度,沒有完全解放思想,也限制了員工很多能力的發揮。對于營銷制度,無論是大客戶制度,還是片區制度,都需要一定的激勵機制,并且要加大獎勵,以正面激勵為主。設計一套與銷售額掛鉤的激勵,根據銷售額、銷售難度等設定系數,分出檔次,只要員工再努力一點就能達到更高的獎勵,激勵員工向更好奮斗。同時建立保護機制,完善各項制度,指出各項工作的紅線,讓員工開展工作在不違反制度的前提下能夠全力發揮。
重視人才培養,一方面發揮老員工經驗豐富的優勢,做好傳承,一方面激發員工自我提升的動力,創造更多的學習機會,尤其針對目前忙閑不均的情況,運用好空余時間。多組織學習討論,針對每一個項目進行總結和案例分析,分享心得,使實踐經驗能夠全員分享。
發電設備雖然是專機銷售,但企業多數銷售人員都是理工科背景,具備適當營銷理論知識也是必要的。可以通過外聘講師,組織到機構學習等方式進行培訓,還可以請業主單位相關專家進行授課,還能夠得到多重收益。
適當的加強人員流動,通過內部競聘,社會招聘吸納優秀人才,引進新思維,促進隊伍釋放活力。企業很多分子公司、事業部等單位也需要大量的營銷人員,將本部級營銷人員派駐二級單位負責項目,進行多崗位鍛煉,了解企業全局,加快員工成長。
為營銷人員鋪設晉升通道,目前企業基本是干部序列和技術骨干序列兩條線,但干部通道很窄職數有限,骨干基本靠“熬資歷”,且名額有限。打開骨干序列晉升通道,優化評聘條件,不限名額,只要員工到達相應能力和業績條件就能到得到晉升。
綜上所述,人是根本,團隊出戰斗力,在當前能源結構調整,市場環境突然變化的情況下,營銷觀念一定及時跟進,團隊建設更要加強,要迅速轉變觀念,適應新環境,并積極應對,激發內生動力,使營銷人員全力以赴拼訂單,既要完善相應制度又要給予發揮的空間,才能在激烈地市場競爭中獲得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