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妍 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明確了國有企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的新定位,要求國有企業加強和完善黨的領導、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并成為“六個力量”。實現這個目標,要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絕對領導,建設一支信念堅定、身心健康、敢于擔當“在經濟領域為黨工作”的國有企業黨員隊伍。黨員作為國有企業極端重要的組成,其個人素養與心理素質直接關系到黨組織的整體發展。加強心理學在新時代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中的應用,加強黨員黨性教育和心理關懷,能夠讓他們以更加堅定的信念和健康的心態參與企業各項工作,保證工作順利開展與實施,促進工作質效的全面提升。
國有企業黨員隊伍面對社會發展、國有企業改革、個人職業發展和生活壓力等影響,出現了“亞健康”心理狀態,主要表現在:
一是理想信念的不自信。隨著全球化趨勢加劇,西方不良思潮對黨的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社會主義共同理想造成沖擊;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和全面從嚴治黨不力等問題依然存在,黨員干部隊伍腐敗問題頻發,黨的優勢不斷削弱,對黨員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造成沖擊,部分黨員先進性喪失、理想信念之“鈣”流失,發生了信仰危機、對黨員身份產生了懷疑。
二是國有企業的不自信。國有企業從強到衰到再次煥發活力,期間經歷了一段“灰色歲月”,“鐵飯碗”打破了,加上高薪高新企業職業“金飯碗”的沖擊和生活壓力影響,導致黨員對國有企業的自豪感和歸屬感不斷降低。
三是能力本領的不自信,社會在發展,知識快速更新,企業科技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對職工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素質要求不斷提高,個人知識更新不及時、學習精神能力懈怠下降等造成“能力赤字”風險加劇、“本領恐慌”日益突出。
四是人際關系的不自信。越來越多的人成為“低頭族”,人際交流溝通能力有所降低。新一代國有企業員工更多講自由平等,面對錯綜復雜的“關系網”,有的出現了溝通障礙和心理壓力。
內在因素即黨員個人的心理因素。在當今繁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中,個人需求較以往更加多樣化,工作中渴望得到賞識與鼓勵、社交中渴望得到尊重與肯定。如果這些要求未得到滿足或與黨員內心訴求背道而馳,他們就會產生負面情緒,如悲觀、憤怒、厭倦、郁悶等。這些負面心理既影響黨員自身健康,也影響工作質量效率,更影響理想信念堅定性,對加強黨的領導造成不利影響。
國有企業不斷改革創新、重組調整,對隊伍穩定性帶來沖擊;黨和國家對國有企企業的要求不斷提高,國有企業要提高國際競爭力,對員工隊伍尤其是黨員領導干部隊伍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黨員服務人民群眾過程中,因服務對象需求多樣化和疏離態度等,影響了黨員隊伍的積極性;日常要面對工作壓力和購房、子女就學等經濟和生活壓力,這些后顧之憂會造成黨員無法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在工作時注意力不集中、錯誤頻發。
心理學作為研究心理的科學可以預測和控制心理現象,提高生活質量和工作效率,加強心理學在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應用,有助于強化黨的政治引領、思想引領、組織引領,推動國有企業發展和國家經濟發展。
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旨在通過正確的政治綱領、政治路線、政治立場、政治目標以及嚴明的政治紀律,保證全體黨員具有高度的政治覺悟,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深入研究政治心理的影響因素,采用積極心理學的方法理念,重視黨員的心理建設,加強黨員政治角色認同,強化黨員對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的認同,激發信仰的強大力量,從而堅定政治信仰。
加強國有企業黨的思想建設,要從思想入手,加強黨的理論和黨性教育,增強國有企業黨員隊伍“在經濟領域為黨工作”的理念,培養主人翁精神。關注黨員隊伍的心理狀況和心理活動規律,深入研究黨員個人的知情意對理想信念的影響、去個性化對黨的理想信念的不利影響、將理想信念內化為黨員發展的內部動機的方法等,加強思想引導和心理訓練,強化黨員角色意識、增強角色認同、規范角色行為,不斷解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總開關”問題。
國有企業黨的組織建設要踐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堅持黨的領導,建設堅強有力的黨組織;堅持黨管干部原則,建設具有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的干部隊伍。加強組織心理學和管理心理學的研究應用,改善團隊管理、優化組織結構,提升國有企業黨組織的組織力。加強發展心理學和積極心理學的應用,引導員工職業規劃、促進職業發展,塑造積極人格、形成和諧團隊,保持員工隊伍尤其是黨員隊伍的穩定。著眼心理資本開發,以心力增長促能力提升,幫助黨員提升自我心理和 諧度,提升黨員主觀幸福感,增強為黨工作的意愿和能力。發揮國有企業的政治優勢并將政治優勢轉化為企業競爭力,面對企業發展中的新問題新情況,如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心理焦慮、企業發生重大事故后員工創傷后應激心理、企業變革后心理恐慌等,關愛員工、關注黨員心理健康,鍛造敢于斗爭、攻堅克難的隊伍。
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必須加強黨的作風建設,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把紀律挺在前面,維護黨內政治生態。圍繞建設心理約束、心理沖突化解以及職業幸福感等機制,加強黨員廉政心理建設,培育和強化黨員的自我約束感,筑牢抵御誘惑的廉政防線,構建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體制機制。加強犯罪心理學研究,推進違規違紀案件偵辦。
國家若想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實現社會的長治久安與安定團結,就要協調好基層黨組織與人民群眾之間的關系,爭取做到互相促進,共同進步。黨的群團工作是黨密切與人民群眾之間聯系的重要紐帶,因此,群團工作是黨的建設中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對于國有企業來說,工會和共青團是群團組織最重要的表現形式,要從工會和共青團的性質出發抓好群團建設。除參與企業管理外,工會和共青團更多的是堅持以人為本,關注員工的成長和隊伍的和諧,體現人文關懷。面對日益增多的心理問題和情緒問題,黨的群團工作要更多的采用心理學方法,加強心理疏導和人文關懷。建立黨員服務平臺和群眾服務平臺建設,同步關注黨員隊伍和職工隊伍問題,同步解決。創新人文關懷形式,堅持黨的領導,將思想引導作為人本關懷的一種方式,將心理疏導作為人本關懷的重要內容,建立保障聯動式的工作機制,發揮黨組織、群團組織的作用,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強化積極心理學的正向引導作用,開展心理咨詢和疏導,克服消除消極心理,提高員工隊伍的幸福感、歸屬感和工作積極性。
新時代黨的建設要求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新時代新要求需要創新黨的建設新的工作方式,加強黨對國有企業心理學應用的領導,加強心理學在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紀律建設和群團工作中的應用,加強國有企業黨員隊伍的心理健康和價值觀培育,真正提高黨員的認同度、歸屬感和幸福感,保證基層黨員隊伍健康發展,提升國有企業干部員工“在經濟領域為黨”工作的自豪感使命感,推動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讓國有企業做黨和國家最可信賴的依靠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