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金珠 汾西礦業集團公司職工教育處
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對國家、組織和個人都有重要的意義。從宏觀的角度講,只有人力資源得到了充分的開發和有效的管理,國家才能繁榮;從微觀的角度而言,開發自身潛能,提高自身素質都有賴于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從中觀層面來看,只有合理使用人才,科學管理人才,有效開發人才,才能促進組織目標的實現。所以,企業作為一個組織,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對其具有重要的意義。
企業的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應包括人才的招聘、使用、培訓、激勵和儲備這五個方面。目前,教育和培訓在人力資源開發和管理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因此,充分認識職工教育培訓工作的意義,以及面對企業職工教育培訓工作存在的問題,怎樣搞好職工教育培訓工作,將成為企業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的重要內容,也是保證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教育培訓是為拓寬、加深人員的知識技能,調整、改善人員的才智結構,提高、增強人員的整體素質,對人員組織實施培養與訓練、學習與養成的工作與活動。
企業人力資源會因知識的進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產生“無形損耗”,教育培訓就是對這種“損耗”的補償和更新。隨著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也大大加速了知識和技術老化。企業只有重視職工教育培訓,加強人才的培養,促進人力資源的開發,才能使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隨著企業發展,企業需源源不斷補充企業所需要的人才,這時除少量招聘以外,更重要的是對現有從業人員進行充分、有效的培訓,提高員工的素質,增進員工的新知識、新技能,促進企業的發展。
只有學中干、干中學,不懈地學習,不斷更新知識,才能使自己始終具有與知識進展和科技進步相適應的全面素質。通過職工教育培訓,可以充分發揮和利用其人力資源潛能,更大程度地實現其自身價值,增強對企業的組織歸屬感和責任感。
教育培訓是開發企業現有人力資源的有效途徑。通過對員工進行培訓,開發員工的潛在智能,提高員工的素質,并結合職位晉升和職位調整,使每一位員工在適合自己特長的崗位上人盡其才,使現有人力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企業職工培訓是獲得人力資源贏得競爭優勢的有效途徑,但在開展的過程中由于經驗的缺乏,沒有結合企業當下的發展現狀對員工開展針對性的培訓,沒有對培訓內容和方向做出明確規劃,使得企業教育培訓工作帶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隨意性。有的企業培訓工作主要著眼于工人的技術技能和管理技能的培養和提高,只顧眼前,沒有長遠打算,沒有與企業的長期發展目標聯系起來。
在企業教育培訓人、財、物的投入方面,由于企業外部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制約,內部也缺乏持續有效的規章制度,導致企業對職工教育的投入隨著企業領導的重視程度,企業經濟效益的好壞波動,缺乏持之以恒的保障機制。
我國職工教育培訓機構發展時間較晚,90 年代以后,由于企業改制等原因,大部分企業職工教育培訓工作呈低速發展趨勢,一些企業管理人員潛意識里認為員工教育培訓不重要,便精簡了職工教育培訓機構,使職工教育培訓工作受到了很大影響。
從數量上看,隨著企業發展規模的擴大以及企業需要依靠知識與科技進步來提高效益,導致對培訓師資的大量需求,企業職教隊伍呈現不足的局面。從質量上看,企業師資隊伍多以退休人員為主,他們都不具備專業的培訓資質,不論從知識水平還是能力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欠缺,與一些當下年輕人相比,不論從工作的熱情還是新技能學習方面都存在明顯不足。
在培訓方法上,企業大多運用傳統的模式授課,即講、聽、測,員工往往失去培訓的興趣;在內容上只注重對現有知識和技能的培訓,不能開發學員的創新能力。
通過老師講,學生聽,最后測試培訓工作就結束,培訓任務就算完成。沒有科學的評估手段,即使有跟蹤調查,信息反饋,也只是流于形式。
1.確立“以人為本”的思想。企業領導要轉變觀念,將員工作為企業各項生產經營活動順利開展必不可少的構成,因此一定要將企業教育培訓工作提到它應有的高度和位置上來,加強企業的職工教育培訓工作,促進企業人力資源開發,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2.樹立終身教育理念,構造學習型企業。職工教育培訓工作不能做為間斷的知識技能培訓的短期行為,要有長期的系統的培訓觀念,一個企業需要學習型組織,員工要不斷進步,則要做到終身學習,將終身教育思想作為建立現代企業教育制度新的理論,并與員工職業生涯發展規劃相結合,設計每位員工與公司同步互動的規劃使教育培訓成為員工個人發展中不可缺少的一環,使終身學習成為員工的不竭需求。
3.提高職工隊伍的整體素質。企業職工教育培訓工作,要由簡單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知識技能的培養向綜合素質教育轉變,用專業的理論知識去指導員工工作,使每一位員工都能掌握先進的技能,并在工作中不斷創新,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
企業要想實現對員工個人能力的有效培養,除了要建立完善的培訓方案制度外,還要加大培訓資金的投入,建立健全責、權明確的企業教育投資體制和加強教育經費的管理,努力增加對教育的投入,保證教育的優先發展。
要做好企業培訓工作,就必須加強制度創新建設,并根據企業發展需要強化培訓計劃、檢查、監督機制,圍繞建立現代企業職工培訓制度,增強調控能力,引入競爭機制、約束機制、激勵機制和嚴格的考評制度。
1.約束機制。職工教育培訓制度與企業用人制度相結合,堅持“培訓、考核、使用、待遇相結合”的原則,嚴格執行先培訓后上崗,持證上崗和在職職工定期進修制度,實行崗位任職資格制度。
2.競爭機制。在教育培訓工作中實施獎懲制度,對學習成績優異,學有所成的職工,給予一定的物質和精神獎勵。如海爾集團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競爭機制,一是“三工并存,動態轉換”,即干得好可以成為優秀工人,干得不好隨時可能轉為合格工人甚至試用工人。二是對干部每日進行考評,達到負3 分者要淘汰;干部要在多個崗位鍛煉,根據輪崗表現決定升遷。三是實行定額淘汰,每年必須有一定比例的人員被淘汰,以保持企業活力。正因為海爾有這樣的競爭機制,創造平等競爭的氛圍,讓每個人都能體現自身的價值,都深感“不進則退”的壓力,企業內部就會形成一種人人努力學習,個個爭做貢獻的良好局面,企業人力資源的素質才會不斷提高。
3.建立富有活力的激勵機制。開發人力資源重要,激活人力資源更重要。因為每個人的行為都帶有個人利益的動機,而利益是調節人的行為的重要因素。要讓職工個人的目標與企業的大目標統一起來,使組織目標的實現與滿足個人需要相一致,從而使員工個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得到充分發揮。并進一步激勵起主動要求培訓,更新知識,提高自身素質的迫切愿望。
通過認真細致的調查、分析,確定企業的培訓需求,在此基礎上確定培訓目標、培訓策略,進行課程設計,以及培訓方式、培訓技術方法的選擇。
職工教育機構應盡快完善和建立起來,以滿足不斷擴大的職工教育培訓工作的需要。確定合理的師資結構,專職與兼職相結合。按照專業設計和課程安排,社會聘請師資或企業內部聘請高級人才。要求師資即要有工程師的理論水平,又要有技師的實踐能力。打鐵先得本身硬,師資水平的高低決定了企業職工教育培訓的質量。只有合理的師資結構,過硬的隊伍,才能使職工教育培訓工作步入良性循環的軌道。
要確立科學實際的教育培訓質量考核標準,嚴格考核制度,對培訓效果及需求進行嚴謹跟蹤、分析、反饋信息,不僅要對學員的學習成效進行評估,更要對培訓的每一階段進行評估,建立一套科學、合理、規范的評估體系。通過對培訓過程的整體評估和預期目標的對比,逐步優化培訓、提高培訓質量,促進培訓工作的開展創新。
現代企業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企業通過開展職工教育培訓工作,對本企業的人才資源進行合理的開發與管理,使人才得以充分的挖掘和利用,優化配置,開發潛能,持續提高人力資源的整體素質。企業只有具備一定的人力資源,才能不斷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