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慧 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會使各行各業延緩開工、學校延緩開學,打破了各行業春季黃金招聘期乃至日常招聘的計劃,導致衛生事件防控與正值畢業季的高校畢業生就業產生較大沖突。因此,如何正確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給高校畢業生就業帶來的負面影響并促進就業是當前的一項重要任務。
隨著現代教育的發展以及教育重視度的普遍提升,現今高校畢業生數量規模不斷擴大,每年高校畢業生都面臨著嚴峻的社會形勢和激烈的市場競爭力,而疫情使就業壓力和形勢的挑戰愈加艱難。今年,我國普通高校畢業生數量高達874 萬人,同比去年增長40 萬人,再加上尚未就業的往屆畢業生、2020 年海外預計留學歸來的60 萬名學生等,待就業的學生總量十分龐大[1]。在此現狀和疫情的共同影響下,高校畢業生就業難上加難。
疫情對我國經濟發展造成極大沖擊,因而在社會經濟發展減緩的情況下使得勞動力市場需求急劇減少。據統計,在疫情的打擊下,眾多企業收到重創,其中包含旅游服務業、餐飲業等用人需求量大的企業。還有許多企業暫緩招人計劃并且出現裁員的情況,致使多人失業。疫情更是打亂了多數企事業單位“金三銀四”的春季招聘計劃。此情形下市場就業競爭形勢愈加嚴峻。目前多數企業雖已復工復產,但勞動力需求量在短期內不會大幅度上升。
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影響下,許多單位企業都可能無法正式開工,而需借助網絡采用在家辦公、上網課的方式,其中有招聘需求的企業選擇網上招聘與面試的方式,即在線申請、遠程面試、電子簽約。但該方式制約著用人單位與高校畢業生的雙向選擇。畢業生無法更加深入了解除崗位職責和企業經營范圍之外的內容,如實際的工作環境、同事、工作氛圍等,而有的學生在疫情和就業等多種壓力的影響下,會存在盲目求職、入職的現象,導致雙方的滿意度都未達到實際所需,使得實際就業效果并不理想。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之下可造成全球經濟下滑,給高校畢業生就業帶來極大挑戰,而我國為應對嚴峻的就業形勢,也出臺了相關的大學生保就業政策研究生和專升本擴招政策落實較好,緩解了當下高校畢業生一定的就業壓力,同時也可為國家培養和儲備更多優秀人才。今年我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已達18.9 萬。除此以外,各地政府一方面應督促各方確保落實以下相關政策:一是國有企事業單位等體制內單位應擴大招聘規模,提供更多面向高校應屆畢業生的崗位,加強招收力度。二是2020 屆畢業生檔案可在學校留檔兩年,高校應為其依應屆生待遇辦理就業手續。同時,為更好地促進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各地政府還需結合當地疫情實況實施更細化的促進政策,如適當加大對2020屆畢業生就業補貼力度等。另一方面,政府部門要做好就業指導工作,如引導用人單位適當延長招聘和簽訂合同的時間等,與高校做好就業政策的指導對接,強化就業幫扶力度,從而共同向廣大畢業生提供更優質的就業指導服務[2]。此外,對于事件形式嚴重地區的高校畢業生,政府要明確規定企業在招聘過程中不能存在就業歧視。
據了解,高校就業指導部門發布的就業信息能夠給畢業生提供很多就業機會,更是畢業生一個重要的求職渠道。因此,為緩解在事件影響下畢業生就業更難、就業壓力更大的現狀,各高校應積極做好相關就業指導工作來促進就業。首先,各高校應貫徹和落實相關政策,做好保留2020 屆畢業生兩年應屆生的待遇,確保及時向他們提供參與校招、辦理就業手續等服務。其次,高校應結合實情積極推動線上校園招聘活動的開展,并在校內開發一些如助教、助管等崗位,向畢業生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同時,要鼓勵畢業生選擇自主創業、參軍入伍等多元化的就業策略。而后,高校應健全畢業生就業創業服務指導云平臺,給畢業生提供職業潛能測評、就業心理調適等線上指導。并在“互聯網+就業”模式下做好相關數據的分析,從而向畢業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就業和崗位信息等。最后,合理簡化畢業程序,加快畢業手續的辦理,并向畢業生提供電子報到證、畢業生就業推薦表等。最后,高校應對畢業生做好就業相關的心理輔導,緩解他們的心理壓力,使其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就業壓力。
就業競爭說到底還是人才競爭,人才資本力量是影響最終就業結果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在就業難度不斷加大的情況下,高校畢業生更應“韜光養晦”,根據當前形勢努力提升自己并做好職業規劃。首先,畢業生在做好當下畢業相關事情的同時,明確自己未來的職業規劃和求職意向。其次,借助各種網絡招聘平臺和渠道全面了解當前的就業形勢,綜合分析自己求職意向的行業與崗位就業情況、求職條件與要求等。而后,根據規劃努力提升自己的求職技巧,完善自己的求職簡歷、豐富專業理論知識、強化實操技能,以促進職場勝任力的提升,在未雨綢繆中做好就業準備。最后,畢業生應學會自我調適,理性看待疫情給就業帶來的影響,與學校保持密切聯系,與用人單位進行溝通,主動尋求更多的就業機會。
目前我國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取得巨大成效,一些高校已著手準備學生的畢業事項。因此為降低事件給高校應屆畢業生就業帶來的負面影響,政府部門應全面推進和落實畢業生就業相關政策,各高校做好就業指導工作,畢業生則應努力提升自身能力,共同攻克和渡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