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香 青海省海東市平安區財政局
脫貧攻堅戰役打響以來,海東市平安區舉全區之力,上下聯動,在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征程上用智慧和汗水奏響了一曲激昂豪邁的“進行曲”。緊緊依靠部門協調配合的原則,多方籌措資金。“第一書記”撲下身子干出了樣子,貧困戶擼起袖子找到了致富路子,各村特色產業發展如火如荼,集體經濟不斷壯大,昔日的貧困村摘掉了“窮帽子”,老百姓脫貧致富信心十足,小康之路越走越寬。2018 年6 月底,通過國家第三方評估驗收,平安區實現了國家脫貧區。
區財政局始終把精準扶貧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及時成立了由局長為組長的精準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在資金保障方面,2016 年對全區精準扶貧工作安排財政資金2000 萬元;2017 年在財力緊張的情況下又安排3000 萬元;2018 年、2019 年分別安排4000 萬元、4680 萬元全力助推全區精準扶貧攻堅。確保了資金足額保障。
1.農牧業扶貧方面。充分利用腦山地區優勢,以養豬、養牛為主,種植為輔的脫貧措施,合理規劃種植油菜、小麥等農作物的基礎上,積極調整種植結構,以合作社+農戶、股份形式運作,種植無公害燕麥、地膜洋芋等,提升種植物附加值,提高土地產出的經濟效益,帶動貧困戶增加收入。以“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與鄉黨委、政府密切聯系協商,尋找到適合高原冷涼氣候的經濟農作物——大黃和當歸,打造了千畝藥材基地。對經營不了承包地或經營承包地效率低的貧困戶,繼續支持和鼓勵專業合作社、家庭農牧場流轉其承包地,支付流轉費,轉移就業,增加貧困戶收入。
2.政策保障方面。駐村工作隊充分利用國家政策扶貧資金,引導貧困戶以土地等資源入股等方式參與產業發展、分享分紅收益。對喪失勞動能力、無法參與產業發展和就業幫助實現脫貧的貧困戶,積極向上級部門匯報銜接,申請低保和扶貧優惠政策,進行政策性保障兜底,目前,參與入股分紅15 戶,納入低保兜底6 戶,產業發展72 戶。
3.技能脫貧方面。我局駐村扶貧工作隊針對村內人力資源薄弱、村民職業技能缺乏、勞動致富意識淡薄等現狀,引導村民扶貧先扶志的思想,幫助村民掌握職業技能,引導有勞動能力的村民參加建筑業培訓、烹飪培訓、電焊培訓等,確保有意愿的勞動力都能掌握一門致富技能,與農林牧水銜接,著力培養人才,給予“土專家”“田秀才”發展空間,讓人才創新創造活力充分迸發,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盡其所長。同時,加大勞務輸出,增加貧困戶收入,實現靠技能脫貧致富。針對該村婦女因文化程度不高、年齡大、外出打工受限等原因,有意愿參加串珠培訓的婦女進行培訓,以農閑時間串花瓶增加家庭收入。青海機場也為她們村提供了行李分揀員等就業崗位,平均每月增收2500 元。
4.金融扶貧方面。自2016 年全區開展精準扶貧工作以來,按照省市和區精準扶貧指揮部的要求,我局認真制定了《平安區財政金融扶貧專項方案》《平安區全面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 年)》等,對金融精準扶貧工作做詳細安排,不斷推進全區“530”扶貧小額貸款發放,并對所有建檔立卡戶“530”貸款進行貼息。截至2020 年3 月,全區累計發放“530”貸款1297 戶6069.2 萬元,撥付“530”貸款貼息430.45 萬元。發放“雙基聯動”合作貸款5.35 億元。光伏電項目結算電費282.5 萬元,撥付支付5.4 萬元。與此同時,2019 年區財政新增1000 萬元擔保基金,按照1:4 比例放大,全力支持區域農牧業經濟的發展,截至目前,平安農擔公司已為139 家新型農村經營主體提供了12925 萬元的擔保服務。有力地促進了貧困戶在種養殖業、農副產品加工及自主創業等方面的發展和增收。
針對上法臺村的實際,通過認真識別,全面完成78 戶貧困戶的精準識別和建檔立卡工作。把結對認親成為常態,采取“321”的方式結對幫扶貧困戶,科級領導干部結對幫扶3 戶、副科級領導干部結對幫扶2 戶、一般干部結對幫扶1 戶,第一書記包片“兜底”、一包到底,不脫貧不脫鉤。每逢節日節點,對聯點村的老黨員、老干部、特困戶、貧困戶、殘疾人等進行慰問。同時局黨支部成員先后十多次赴扶貧點開展調研慰問,與鄉黨委政府召開座談會,共同探討幫扶思路與工作重點,幫助村“兩委”和駐村扶貧工作隊理清發展思路,指導創新扶貧工作方式方法,并先后籌措面粉、大米、清油、化肥、棉被、衣物等慰問物資及現金約10 萬元。還邀請青海省藏醫專家醫師到聯點村開展義診活動,義診人數達150 人左右,發放藥品8 萬余元。
在精準扶貧的路上沒有捷徑可走,只有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奮斗,才能脫貧、才能不返貧。2018 年6 月底海東市平安區通過國家第三方評估驗收,提前實現了國家脫貧區,到2020 年底實現全面脫貧,那么脫貧成果的鞏固尤為重要。所以在今后一個時期,要聚全區之力,重點在鞏固和完善上下功夫,是當地政府的工作重點,也是財政人義不容辭的光榮任務。因此,我們重點抓好落實以下幾方面的工作:一是組織領導上再加強,目標措施上再精準,狠抓落實上再強化;二是兜底落實保障措施;三是做好異地搬遷后續工作;四是督促用好、管好各項扶貧和建設資金;五是培養扶貧人才;六是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七是加強基礎建設;八是局支部、領導個人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形成“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格局,開展包括村干部培訓、支部聯建、支部結對幫扶等主題活動。九是鞏固與提升。精準扶貧的重點是鞏固與完善,難點也是鞏固與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