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飛 西山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物資供應分公司
現階段,國有企業改革不斷向縱深推進。國企改革逐步進入分門別類的“混改階段”,要以開放心態與民營企業合作,合理配置股權結構,轉換經營機制,落實職工知情權、參與權。契約化管理,顧名思義,是以書面契約作為雙方權利義務的一種管理方式,是以科學管理理論作為依據,以法律法規作為準則,以書面契約的方式選用任期管理人才,將國企的工作任務、管理目標、發展指標等與管理人員的工作目標、工作指標、獎懲措施等一一對應,形成雙方權利和義務。換言之,將傳統行政命令式管理向合同契約化管理轉變,使得法律條文和合同條款成為雙方行為的約束要件。
國企改革以改革目的作為導向,形成契約經營責任書,在保證安全可靠、總量控制、依法合規的情況下,將國有企業在機構設置、人力資源配置、干部任免、薪酬制定、產品銷售、資金運用等與經營管理者的崗位職責、工作任務、獎懲措施相對應,使國有企業能夠按照市場規則,不斷完善自我經營理念和方式,使國企逐步擺脫財政支持的局面,走向風險自擔、自我管理、盈虧自負、獨立運作的經營模式,如此才能讓國企經受市場競爭的考驗,在市場中獲得一席之地。
國有企業要以器樂管理作為指引,進行權力下放,實施分類授權,保證國企各個經營管理環節有效運作,避免各部門各組織出現“一言堂”的狀態。分類授權,賦予分公司、子公司、基層部門等一定權限,使其在產品銷售、原材料購買、人員任命、工資下放等方面進行有效管理。權限下放賦予部分基層組織實施自我管理,有助于崗位人員明白崗位職責,提升崗位積極主動性,進一步減少管理經營方面的費用支出,為企業發展和進步奠定良好基礎。
契約化管理的顯著特點就是整合利益,將國企管理層利益與職工利益相整合,實現利益的同步化,國企領導按照職工當月平均工資的一定背書進行下發,績效和提成按照每個月所做貢獻,在國企利潤的基礎上按照一定比率進行下發。績效和提成所下發的比率應該由職工代表、各部門負責人、技術人員代表、管理人員代表等進行研討和規定,并將其寫入國企經營管理制度當中。采用這種利益統統體的方式,改變領導或者管理層人員吃“官餉”而不作為的狀態。只有將管理層利益和職工利益相捆綁,使管理層領導切實關心基層,關注經營管理,穩抓企業利潤、成本支出等經營指標,才能保證其工作積極主動性,有效地提升企業經營管理質量。
職工與國企簽訂合同并依法建立合同關系,產生相應的法律約束力,使得職工合同期內應完成的任務、實現的目標、獎懲條件等形成明確條款,并且接受國企監督、檢查和考核。同時,在契約化管理的作用下,國企經營管理將更加規范化、標準化、程序化等,使得其調研、采購、生產、管理、質檢等各環節有序可靠、合理科學。此外,國企將企業管理的事后管理轉向事前控制和實時控制,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避免造成較大損失。管理經營方式的轉變,實際操作是構建閱讀跟蹤服務督導機制,每個月對國企工作進度、工作質量進行調研和分析,形成月度調研報告,以此盡快解決在契約管理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將企業損失減少,提升國企經營質量和效率,以便創造國企收益
國企在過往的考核指標過多,考評方法又麻煩又復雜,部分考評指標存在矛盾和沖突。而在契約化管理中,雙方簽訂合同后,各項指標簡單明了,有組織有序,有收入依據,可進行一票否決,保證指標明晰,考評方法簡單易懂。同時,構建合理科學的考核制度,將年度指標與任期考核相統一、結果考核與過程考核相統一、考核指標與獎懲過時相掛鉤等,有效地促進國企經營有效開展。
國有企業實施契約化經營管理的理念和實施方式應該由黨組織進行頂層設計,由經理,助理經理和總會計師負責任務的劃分,對國企和職工負責并接受國企和職工的監督。企管部門作為專門具體的責任部門,負責組織、分析、檢查、運營,培訓等。生產技術,供應、分配、人力資源,財務等部門共同協同完成相關工作。
根據國有企業發布的月度(季度,年度)計劃,確定合同運營的各種指標,并提供主要客觀因素作為調整的依據。據實際情況確定指數的波動性,指標分為考核指標和相關指標兩類。考核指標是從國企總體上進行分析的,著重于安全、穩定、利潤、收入、發展五個方面,相關指標主要針對主要負責人進行考核的,主要內容涉及工作能力、領導能力、決策能力、分析能力、調控能力等。而對基層員工,應該為其提供基層崗位手冊,在手冊中明確崗位時間、操作技能等,以便保證各個崗位對癥實施。同時,還應該,加強契約化檔案管理,保證國企經營、發展各個環節都數據可循。
國有企業應該從實際情況出發,構建每月可追溯服務跟蹤系統,企業管理部門每月監控實時合同工作進度,并編制每月研究報告,以便盡早向管理層會議報告,為企業經營管理各項工作的開展提供方向和指標。用月度,季度和年度單位分析合同單位的主要指標,提出改進和處理方面的考慮,并將其返回給各個部門。各部門根據指標情況,對下一周期工作進行相應調整,在保持合法合規的前提下,為企業利益增收提供支撐。
國有企業要從管理頂層出發,對契約化管理情況實施事前、事中、事后管控,有組織,分步驟和系統地收集合同運作的重點和問題。將這些重點和問題進行數據化、圖表化,形成相應數據報告。數據收集方法分為三種方法:定期基層報告,臨時報告和專題報告。同時,每個季度組織一次全面的調查或檢查。通過數據管控,切實找出國企經營管理中所存在的問題,一步一個腳印,不斷修正,促進其發展和進步。
契約管理,也是合同管理的別稱,在合同管理中大多數干部職工的主要關注點是經營成果能否實現,指標考核能夠推動契約化管理的實施。其中,審計和付款系統是實施合同措施的起點,也是確保管理系統高效運行的最有效方法。通過構建契約化經營管理制度,以便推動經營管理的開展,更好地指導國有企業各項工作的開展和實施。
國企應用契約化管理,可以提升國企經營效率,激活人才應用、強化管理體制,明確事前事中的數據管控,推動國企創新創優,為其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