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琴 重慶安全技術職業學院
高職院校的支出主要是由項目支出和基本支出組成。在這其中基本支出是高職院校的必要支出,主要作用是維持高校的正常運轉,主要包括公用經費和人員經費;項目支出指的是為了完成某些特定工作任務或者是事業發展目標產生的費用,其支出主要是放在基礎建設、大型維修或者購置等內容上[1]。所以,高職院校想要在維持正常運轉的前提下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就要重視項目支出的內容。但是當下高職院校在項目預算的管理經驗不足、管理水平相對較低,其編制依據亦缺乏合理的科學論證,所以,有關項目預算支出的績效評價往往流于形式,難以達到預想的期望目標。如何建立完善切實可靠的項目預算支出績效評價體系,已然成為高職院校面對的重要發展問題。
績效評價指標是績效評價工作的核心內容,但是因為高職院校施行全面預算和開展績效評價的相對較晚。與本科院校相比,其整體管理水平依然落后,績效評價工作的整體環境不夠理想,因此指標體系依然存在著許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內容。
許多高職院校雖然設置了預算績效評價,但是其評價指標的具體內容基本上是照抄國家有關績效評價的相關文件內容,有些指標體系則是直接搬用本科院校,這些僅僅照抄別人的評價指標沒有根據院校本身的具體情況進行改變[2]。因為高職院校的辦學效果在短時間內無法進行全面的評價,并且其實施指標選取進行設計的客觀環境不理想,缺乏專業性強的高素質人才,所以在開展項目評價指標設計的時候無法準確找到著力點,最終導致項目績效評價指標很難得出準確的評價結果。
大部分高職院校項目支出預算評價指標各部分權重的設計使用主觀賦權法,也就是讓專家或者是專家委員會根據經驗,依據重要性原則對各類指標的權重占比進行劃分[3]。使用這種方式的優點是在權重劃分上比較簡單,其占比數值都是有依據的,可以高效率的對每個績效評價指標的權重占比進行劃分,并且設計相對來講比較公平。但是使用這種劃分方式受人的主觀思維影響太大,缺乏理性的思維判斷,經常出現不公平的現象。
許多高職院校在設計相關指標體系時,在指標設計上不夠細化,其指標體系大多只在二級指標上,缺少詳細的三級指標,而且評價內容多大屬于宏觀角度,無法讓評價結果落到具體的內容上[4]。許多高職院校直接根據上級部門下達的關于績效評價表中的內容開展設計指標框架工作,由于上級部門注重的角度不同,其設計指標框架往往只有產出和效益指標,不將投入指標和過程指標的考核劃在評價范圍之內,這就讓部分院校的項目支出評價指標設計不夠全面,其結果適用性也大打折扣。
3E 指的是在評價過程中將經濟性、效率性和有效性作為評價維度,將投入產出利益最大化作為評價目標的績效體系。高職院校除了維護學校正常運轉的剛性支出外,其在實際生活中能夠投入到項目建設中的資金數量有限,所以高職院校開展項目、建立績效指標評價體系必須參考企業中常使用的成本效益原則[5]。在具體構建評價指標時,應該選擇將產出利益最大化作為評價目標的3E 績效評價體系作為設計基石,保證高職院校有限資金的使用。
權重分值的大小依據于指標之間和上下級指標間的重要性、工作量等因素,合理的設置方法應該是把客觀與主觀賦權法相結合。也就是把經驗、期望值等主觀性的評判標準結合科學的計算方式,利用綜合性評判標準進行權重配比。比如使用德爾菲法或者熵值法進行合并測算以保證指標公正性和科學性。
對所有指標的具體內容進行充分解釋,是保證績效評價工作在實際操作中可以落到實處的重要措施。釋義指的是明確有相應指標有關的具體評價內容??己藰藴适沁M一步細化指標釋義,目的是加強評價工作的可操作性。只有明確解釋兩者的具體內容,才可以為未來的責任主體提供標準。
為高職院校構建合理高效的項目預算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十分有必要,針對高職院校資金緊張和項目支出缺乏的情況,選擇產出利益最大化的評價體系有助于高職院校更加合理科學的進行決策,促進學校建設水平和辦學水平的整體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