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寧 劉丹 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學院
近些年,在相關部門的關注下,教育制度化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和關注,相關的條例也得以實施。盡管如此,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相關的制度的制定上,尚且存在著一些問題。當前,就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制度方面的完善工作、加強大學生相關方面的指導和教育方面、以“立德為人”的教育理念對大學生在思想政治方面進行教育等方面,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在制度規范方面的關鍵問題。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的主體包括專業的立法機構,相應的行政部門,相關的教育者,以及受教育者。此項制度極大地促進了高等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施,在思想政治的教育上制度趨于完善,是社會發展和教育進步相互作用的客觀結果。
(1)內容方面
大學生思想政治在教育方面的關鍵在于加強制度和體系的構成和完善,科學完善的思想政治制度體系對于大學生在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和培養工作具有指導和促進作用。
(2)結構體系方面
創建切實可行的制度結構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得以成功落地的關鍵。就目前來看,在結構體系方面存在以下短板,一是未實現有效信息反饋機制的確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管理者習慣性將主要精力聚焦在學生基本信息管理中,忽略對大學生思想動態的了解和梳理,進而導致了事倍功半效果的產生。這一情況的妥善解決,只能通過反饋機制的構筑與完善得以實現。二是管理者缺少與時俱進的發展意識,有著思想僵化亟待優化的缺點,繼續沿用以往的結構體系,并未以事實為據,對其做適當調整,加以完善。
執行的有效性方面。如今,隨著依法治國政策的持續推進,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規范化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前提條件,該制度的執行力呈現出水漲船高之勢,不過從有效性來看,執行工作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執行工作浮于表面,有著“為了完成工作而執行”的錯誤觀念,個別教育從業者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了解有限,在此背景下,就已著手進行執行方案的擬定和執行,這一行為為執行問題的出現埋下了隱患。一旦處理不當,又會引發新的矛盾點,甚至與制度初衷相悖,硬性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實用性的彰顯;二是在實踐過程中發現,國內多數高校以國家及教育局的要求為據,開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程,而且會通過考核一窺學生學習效果。從學生角度來看,之所以會選擇這一課程,只是為了修滿學分而言,并非為了獲取更多知識,在思想領域內接受洗禮,多是被動面對此類課程。顯然,在這種情況下,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效果定會大打折扣,難以取得理想的實踐效果。
意識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結果,同時結果為行為提供了發展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建設工作的有序推進與相關目標體系的確立有著密切關聯。從長遠角度來看,應基于社會發展、行業所需等完成人才培養目標體系的創建,秉承抓主放次的原則,將培養兼具政治覺悟和職業道德的復合型人才視為工作重點。同時,踐行黨的十九大精神,以中國夢的實現為時代主題,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序推進保駕護航,賦予大學生更多的適應能力,避免在思想意識形態方面遭受侵襲,激發其內在驅動力,使大學生能夠擔當重任,為民族復興作出重要貢獻。同時,站在全局高度,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內容與目標的融合,使兩者契合實際所需,并通過制度要求的確立,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啟動與深入做良好鋪墊,繼而獲得理想效果。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發展并非易事,首要任務是集結力量完成組織與運行體系的創建,此舉可促進思政教育活動的啟動與深化,使其契合教育要求,為教師指明教育方向,優化課程安排。同時,能夠有效避免有限教育資源的浪費,為取得理想運行效果奠定基礎。
同時,基于實踐經驗及組織體系結構特點,對各組織只能予以明確,秉承化整為零的原則,將教育目標進行細分。隨著組織體系的創建與完善,促進各組織合力的形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化發展創造更多利好條件。需要注意的是,在創建組織體系中,需要加大對黨團組織的關注,在此類組織的指導下,通過各種主題活動的舉行,打消大學生的顧慮,拉近與大學生之間的距離,吸引大學生關注,促進其參與性的提升,為大學生正確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存在價值、實踐意義等提供可行路徑。此外,加大對社團組織的關注。在社團的正確引導下,促進思想政治教育活動與運行體系的融合。長此以往,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建設,是迎合時代發展之舉,能夠推動市場經濟發展,切實滿足依法治國這一政治目標提出的諸多要求。隨著時代的更迭交替,國內市場開放度的提升,源自西方國家的思想意識刷新著大學生的認知,又會在潛移默化中侵襲我們的思想意志。以此為背景,提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動規范化、制度化發展,勢在必行。伴隨新的時代發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的目標、內容等均處于動態化發展狀態中,且需要得到諸多參與主體的積極配合與鼎力支持。隨著實踐活動的持續推進,定會取得相對理想的發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