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洪波 白城市洮北區法學機關
我國很多小型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經常會出現資金周轉困難的情況,而想要實現企業的穩定發展,很多企業都會選擇用民間借貸的方式來籌集資金,保證公司的正常運行,當借貸行為中出現無法還款和還款問題的時候,民間借貸民事法律糾紛就出現了,不僅對企業發展造成不良的影響,更會對我國的信貸市場造成影響。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民間借貸的情況逐漸增多,很多民間借貸的民事法律糾紛的案件也在不斷增加,不僅對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造成嚴重的威脅,更為社會的穩定和諧發展造成了嚴重的影響。經過調查研究,導致民間借貸情況發生的主要原因還是銀行信貸收緊以及銀行儲蓄利息降低的因素,人民群眾為了獲取更高的利益,就會出現放貸問題的發生,進而導致民間借貸的發生。在民間借貸行為發生時,一般都是由身邊的朋友和同事等促成,這就導致了借貸的合同缺乏規范性,很多內容不夠明確也缺乏科學性,尤其是很多的山區和地理位置較為偏僻的地區,基本都是依靠紙質的借條來作為借款依據,如果出現問題,很難有其他的證據可以證明借貸行為的發生,很難實現妥善的處理,進而使得民間借貸的民事法律糾紛逐年增加。現階段,我國民間借貸的民事法律糾紛的主要特點有以下幾點:
由于借款人和貸款人以及擔保人和投資公司之間的關系復雜,進而也會使得借款主體缺乏明確性。通常都由借款人和擔保人以及投資公司構成借貸行為,都會忽略投資公司與擔保人的主體地位,一般都是個人和個人以及個人和企業之間的借貸行為。
現階段,我國借貸行為的擔保手段主要有保證和物品抵押兩種,保證主要是指由具體的自然人來進行保證,物品抵押是指借款人把具有較高價值的東西和物品抵押給放貸人,等還款之后再收回。雖然普遍都是應用這兩種方法,但是在實際的應用中,我國的法律條款沒有對擔保方式進行具體和明確的規定。
民間借貸行為沒有具體的約束與管理,所以借貸行為發生時的借貸利率都是由放貸人所決定,沒有統一的標準和范圍,也正是因為這種情況,使得民間借貸民事法律糾紛越來越多。
民間借貸行為由于缺乏統一的監督與管理,所以整個的行為都沒有明確的規范和規則,借貸的收據和合同是證明借貸行為發生的一項重要憑證,但是條據缺乏規范性,使得借貸糾紛的發生。很多民間借貸簽署的收據和借條只標明了借款日期、借款金額以及借款人姓名等信息,一般對于還款時間、還款方式以及借款利率利息等都沒有準確的標明,整體的條據缺乏一定的規范性和法律性,很容易在后期引發各種矛盾,進而引起糾紛的出現[1]。
通常物品抵押都是自己的房屋,古董和汽車等等,但是法律規定,自然人之間無法實現房屋抵押登記,如果借款人把房屋作為抵押物,在借款期間如果又把房屋進行售賣以及資產的轉移,會對出借人造成利益損失,進而引發民事法律糾紛。
出借人和借款人是民間借貸行為中的兩大主體,應該制定相應的規則和法律來對出借人和借款人的行為進行明確的管理。出借人在借貸行為中不能夠因為想要獲取更高的利益,制定不合理的利率;出借人也不能夠為了利益而非法組織或指使他人進行非法借資,要保證公平、公正、合法及規范的開展借貸行為。另外,還應該增強出借人的風險意識,減少糾紛問題的出現。數據顯示,我國70%的民間借貸民事法律都是因為借款人無法償還借款,導致出借人經濟損失而產生。在這種背景下,政府應該加強對融資市場的管理,為社會提供更多的融資渠道,發揮政府的引導職能,加強對健康借貸行為和關系的宣傳。在對借貸行為進行審核時,要對借款人和出借人的背景信息和經濟狀況以及還款能力進行研究分析,最大程度上實現對風險的規避,保證財產安全[2]。
制定完善的法律條款對民間借貸行為進行管理與監督是減少借貸民事法律糾紛問題發生的一項重要手段。相關的政府部門應該對借貸行為的流程以及相關的細節制定明確的規則制度,嚴格按照相關的法律來進行借貸行為,保證借貸行為的安全性可靠性。在時代的發展過程中,政府部門要根據不同的借貸情況對相關的法律制度進行不斷的完善與優化,實現健康借貸經濟市場的構建。不僅如此,相關的政府部門和法院在處理民間借貸的民事法律糾紛的案件時,要對案件的具體情況進行合理的調查,作出最公平公正的裁決[3]。
為了維護社會的穩定和諧,保障人民群眾的利益,政府和國家要加強對貸款風險的宣傳,不斷的提升人民群眾的安全意識和風險意識,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等等,對借貸行為進行明確規范,最大程度減少借貸糾紛的發生,保證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