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文 中共威海市文登區委黨校
近些年來,國家的發展步伐日益加快,做好基層黨建工作的重要性,得到了明顯的體現。基層黨建工作的目的,在于凝聚群眾的力量,推動社會發展與進步。做好這一工作,對國家的穩定、社會的和諧,以及人民與黨組織之間關系緊密性的增加,都具有重要價值。
新的歷史時期,我國雖然逐漸發展壯大,但仍然面臨著復雜的社會形勢,如未能做好基層治理工作,極容易阻礙國家的發展步伐。黨組織是國家的中堅力量,且肩負著國家發展以及社會進步的歷史使命,由黨組織對基層治理進行引領與強化,能夠有效促進社會發展進步。
一直以來,我們黨均堅守著為人民服務的理念,一心一意謀發展,一心一意搞建設。在黨組織的帶領下,在黨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國基層社會治理效果得到了明顯的改善。進入新時代,中國的發展面臨新矛盾和問題,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都面臨著新要求。基層治理必須直面這些新問題和新挑戰,只有深入解決基層治理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才能推動我國的基層治理走向現代化。基層黨組織必須在組織功能架構上積極適應國家現代化的要求,在加強黨的領導的同時,對基層黨組織功能進行完善和提高,能夠使黨組織擁有更加強大的力量,帶領人民進行有效的社會治理,創新社會建設。只有優化優化基層黨組織,使其架構能夠有效應對社會治理中存在的薄弱環節,才能積極推動基層治理創新,最終達到促進國家發展水平提高的目的。
規章制度是引導基層黨組織開展工作的重要指針,以規章為遵循,以制度為引領,通過規范規章制度,引領創新基層社會治理工作。繼承與創新并重,需要基層黨組織在中央理論路線方針政策的指引下,充分遵循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根據新情況新問題,大膽探索,勇于創新。社會治理工作能否有序推進,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基層黨組織的工作能否有序開展,根本上取決于黨組織規章制度是否科學規范。
基層黨組織應深入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以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為主要內容,這是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黨的根本宗旨與時代要求在基層工作中的新結合,這種結合把落實基層社會治理工作創新的時代命題,與全心全意為了人民的宗旨實現嶄新演繹,實現的是人民的福祉。而新的探索帶來了新挑戰,對于基層黨組織的建設來說,適應這種變化而促使自身的工作提高,恰恰是一種機遇。我們工作能夠獲得人民的滿意,為基層社會治理工作水平的提升添磚加瓦。
1.社會治理框架不合理
在傳統的社會治理過程中,由于社會已經發生了一定的變革,為此一些老舊的方法早已不再起到高效的作用。傳統的治理手段存在著治理范圍不廣、治理程度不深的特點,使得在無法充分的發揮出基層黨組織的作用,并且無法很好的協同起各個級別的黨組織進行協同工作。
2.社會治理運行機制不完善
在進行綜合治理的過程中,始終存在著運行機制完善性不足的問題。這是由于在推行治理工作的過程中,沒有很好的重視起黨組織權力的規范性,進而導致沒有形成一套有效的運行機制。
3.社會治理領導方式不健全
在社會治理的過程中,由于領導方式的不合理,也會直接影響到對基層治理的效果,使得無法充分的發揮出基層黨組織的領導作用,在基層的治理工作推行中產生了嚴重的阻礙。
為了更好的在基層黨建工作中,起到引領基層社會進行治理手段的創新,首先就需要能夠在工作當中以“大黨建”的角度進行思考,依照區域化網格化的發展思路,進而提升基層黨建工作的工作范疇,使得工作能夠從立體的維度進行落實,建立起橫向到邊、豎向到底的縱深網絡,從覆蓋到每一個區域當中,有效的組織其各個級別的黨組織進行協同工作。同時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制度框架的完整性,進而將其建立健全,確保能夠在基層黨組織的建設工作中。
在對基層社會進行綜合治理的過程中,其核心所在是圍繞對黨組織權力進行規范,并以黨內事務的具體規則為基本的原則,進而提升黨建要素的支撐作用,維護基層的基本運作機制。只有不斷的對黨組織的運行方式進行規范約束,對其基層的黨組織進行法制型和規范型的轉化,便可以極大的推動我國基層法治化的建設工作。在實際的基層黨組織的建設過程中,首先需要依據科學合理的工作制度來進行推進,為此需要建立起相應的規范化工作制度,對黨務制度進行完善工作,并在工作當中引入對標考核的標準,也需要引入群眾評議的工作方式,進而組織建設的考核指標進行完善。
為了在社會治理過程中,充分的發揮出基層黨建的影響作用,就需要積極加強基層黨建的主導作用。因此,需要對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治理理念進行深入的研究,從而不斷的細化其中的職能,把民主治理的理論活用到基層黨組織的治理工作當中。
綜上所述,本文對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的探討,為有關領域提供了指導,有助于進一步拉近黨組織與人民群眾的距離,提高基層社會的穩定性,促進社會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