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爽爽 遼東學院
大數據相對于傳統數據,從數量和規模都是爆炸式突破型增長。大數據背景下,數據已經成為人們獲得智慧、獲取價值、收獲成果的重要源泉。在大數據時代校園師生的交流環境、學習環境發生的變化越來越多,高校教育管理面臨的挑戰也越來越多。本文從與時俱進、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的角度,探討如何從高校繁雜多元、數量大幅增長的信息資源數據中找到推動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創新實踐優化路徑。
1.高校大數據時代下管理信息資源的特點。高校教育管理在大數據技術支持下正在由傳統科學管理向著現代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發展。校園內部大數據平臺的各種功能得到師生的歡迎,推動著高校大數據資源的不斷擴展、增加。目前高校教育管理數據信息主要有動態、多元、繁雜等特點,不同類型數據發揮著不同的作用和價值。從教育管理對象上看,高校教育管理大數據包括學生教育管理、教師管理、綜合管理三個大類。學生教育管理大數據覆蓋學生的學生、生活、社交的方方面面,如學生基本情況數據庫、學生考勤作業系統、學生社交社團活動網絡等。教師管理大數據包括教師基本情況數據庫、教師備課教案管理系統、教師課堂教學平臺、作業和答疑解惑實時溝通平臺、教師科研項目管理系統、培訓進修學習系統等等。綜合管理類數據包括學習日常管理的所有信息、資源和數據。
2.大數據時代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價值。一是提高高校教育管理的科學性。高校教育管理數據信息背后存在著很多關系和規律。利用大數據技術對數據進行研究,建立數據模型,能從中找到數據背后隱藏的價值,全面掌握師生思想動態、行為動態等能為學校的決策管理提供參考。二是提高高校教育管理的時效性。實現對校園內生活的師生的所有數據信息進行深度采集和管理,建立對異常信息的檢測和管理系統,在利用數據技術設立臨界點并建立報警系統,能對校園內很多突發事件防患于未然。三是實現教育管理中的差異性。尊重大學生個體的差異,是教育管理的重要進步,也是做好教育管理服務的前提。大數據下的教育資源能實現為學生提供個性化點餐式課程,讓學生不再受限于時空而接受高質量的大學教育。
1.大數據帶給高校教育管理的積極影響。一是在數據采集上能實現對學生的學習、教師的教課等各類信息資源全覆蓋,在利用科學的數據技術分析后,為高校教育管理提供第一手的信息支撐。二是在管理模式上能實現從管理向治理的轉變,更好地收集師生對學習發展的意見和智慧,向師生傳達學校的發展戰略和理念,增強學校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推動校務管理陽光透明,促進決策更加科學規范。三是在教學管理上能改變過去大規模刻板教育的方式,在利用大數據技術掌握學生的需求、成績和學習狀態后,為學生提供動態化、個性化、針對性的教育資源和教育方法。四是在教育考核上能從以經驗定性評價向科學定量評價轉變,將考核中數據的宏觀模糊研究和精準微觀研究結合起來,讓高校教育管理考核不僅實現動態全程評估,還能從多角度、多維度實現更加全面科學評估,從而為改進提高奠定基礎。
2.大數據帶給高校教育管理的消極影響。事物的兩面性總是客觀存在。在大數據時代下高校管理也同樣存在著一些負面影響因素。一方面數據隱私和自由之間的矛盾不斷。校園數據采集中存在的不合法不規范之處,對學生的數據隱私、家長權力的侵害也經常發生,日常學習信息的泄漏給學生帶來的廣告騷擾、詐騙電話等屢禁不止。同時,數據霸權苗頭初現。數據分析帶來對教育分層的深化,導致教育中形成新的歧視鏈條,精英教學和封建主義利用高科技信息技術推動著教育觀念發生了一定的偏差。
1.加強宣傳教育,樹立正確的高校教育管理大數據意識。大數據時代下,高校教育管理中要樹立正確的大數據意識,在日常大學生教育中,結合校內信息系統實際,形成大數據采集利用平臺,做好宣傳教育工作,讓高校教育管理人員管好數據、用好數據,提高數據利用率,為高校教育管理奠定基礎。
2.強化頂層設計,不斷創新完善高校教育管理的大數據體制機制。從頂層設計入手,注重對數據采集統籌,建立相關數據銜接機制,減少數據泄露等風險,保證數據分析結果的科學準確。立足全局協調好管理層和教師、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推動產學研協同發展,健全完善大數據教育管理體制,為高校進一步發展提供數據管理支撐。
3.深化數據挖掘,著力發揮大數據對教育管理的深度價值。高校要打通教育管理涉及的各方面數據庫之間的技術壁壘和管理壁壘,深入挖掘數據價值,鼓勵圍繞教育管理數據的采集、應用等各環節開展創新實踐,增強高校整體創新能力,為社會培養更多優秀數據技術和數據管理人才。
4.完善管理制度,切實保證高校教育管理數據的安全性。數據信息安全要加強制度建設,圍繞規避和消除大數據管理風險,不斷提高政策、制度的有效性;加強數據庫和信息系統的安全管理措施,積極應對信息安全問題,為高校新時代發展提供保障。
大數據時代高校教育管理面臨的挑戰和機遇并存,高校管理者可以通過樹立正確的大數據意識、不斷創新完善大數據體制機制、著力挖掘大數據的深度價值、切實保證高校教育管理數據的安全等措施,促進高校教育管理不斷優化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