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曉輝 齊齊哈爾市富裕縣醫療保險管理局
富裕縣2001 年被確定省級貧困縣,2011 年被國家列入大興安嶺南麓特困片區縣,下轄6 鎮4 鄉,總人口30 萬,農業人口19.4 萬,其中貧困人口 11581 戶 27291人,因病致貧占比32%。2017 年我縣在全省首批脫貧摘帽,貧困發生率由17.5%下降到0.027%。近年來,面對艱巨的脫貧攻堅鞏固提升工作任務,醫療保障部門高度重視醫保扶貧工作,采取積極措施扎實推進此項工作。在不折不扣落實國家、省市局扶貧政策文件精神的基礎上,針對因病致貧支出大、占比高、返貧易的客觀實際,在落實將貧困人口全部納入基本醫療保險等制度保障范圍,常見病、慢性病在縣鄉村得到及時診治的基礎上,緊緊扭住大病重病,牢牢把握大病預防、大病報銷、大病服務3 個環節,精準施策,聚焦發力,最大程度避免了因大病致貧返貧問題的發生,創新探索出了一條醫療扶貧防貧的新路徑。2019 年全年,富裕縣貧困人口縣域內住院6037 人次醫療費用3354.87 萬元,報銷合規費用194.63 萬元,報銷比例達90%以上;異地就醫3320人次、2602.36 萬元,報銷合規費用1543.75萬元,報銷比例達90%以上;貧困人口大病保險報銷 4965 人次、412.52 萬元;醫療兜底保險274.65 萬元;貧困人口醫療救助3787 人次、362.68 萬元。
富裕縣醫療保障扶貧工作取得的成效主要是通過以下措施進行探索與實踐。一是注重大病預防,保障貧困戶少生病、不生病。借助全省三級醫院對口精準醫療幫扶契機,堅持“減存量與控增量”結合,富裕縣支持縣醫院與哈醫大附屬腫瘤醫院合作,通過硬件提升、實施免費篩查、轉變健康觀念等措施,有效預防和阻斷了癌癥等大病的發生和發展。創新提出“健康富裕行”工作思路,以村為單位,固定活動日期,排出行程計劃,對全縣10 個鄉鎮、90 個行政村,巡回免費癌癥篩查和體檢,對篩查確診的患者,實行縣醫院就近住院,按照縣級收費標準,享受省級專家的及時診療,同步建立健康電子檔案,實行跟蹤問診和治療指導,建立健康檔案15000 余份,600 多名患者就近及時救治,節省檢查和治療費用1350 余萬元。圍繞大病的預防、診斷和治療,結合205 次巡診義診,采取宣傳展示、現身說法、案例解讀等貧困戶能聽懂、易接受的方式,將健康生活理念和醫療優惠政策傳遍了千家萬戶,受益群眾30000 余名,有效轉變了廣大農戶原有的“小病拖、大病扛”的傳統思維,實現了有病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二是打通報銷環節,保證貧困戶看得起、能生活。針對貧困戶患大病花銷大,家庭難以負擔的突出問題,整合政策資源,打通部門壁壘,創新構建了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兜底保險、補充保險、醫療救助、慈善救助“六條保障線”,使合規費用報銷比達90%,最大程度降低了因病致貧和返貧的可能。政府對貧困人口個人繳費給予補貼,自2017 年起累計為97142 人次補貼1028 萬元;住院時在同級別醫院基礎上,提高報銷比例5%;將貧困殘疾人9 項醫療康復項目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報銷范圍。設立慈善救助扶貧基金,由社會捐助資金對經過以上5 條保障線報銷后自付費用過高的,按照起付線3000 元,50%的比例進行報銷,最高救助限額1 萬元;對因病轉到哈爾濱、沈陽、北京、天津等大城市公立三級醫院住院的患者,期間因食宿、交通產生的費用給予適當補助。至2018 年末,實施“六條保障線”累計貧困人口報銷30470 人次、金額9965 萬元,合規費用報銷比平均達到90%。三是暢通服務環節,保障貧困戶快報銷、不壓錢。針對報銷費用涉及部門多、流程雜和時限長的問題,通過優流程,簡手續,強溝通,守底線,讓貧困戶變過去奔奔波波“跑錢”,為現在安安心心“等錢”。富裕縣將“六條保障線”由3 部門報銷簡化為2 個部門報銷,把醫療救助和慈善救助報銷業務,由民政局轉入醫保局,醫保局、保險公司數據共享、無縫銜接,實現了“數據多跑路、群眾不跑腿”的目標。為徹底解決貧困人口年齡大、學歷低與醫保報銷內容多、難計算之間的矛盾,在醫保大廳“一站式”窗口實施“溫馨提示”制度,醫保局將“六條保障線”報銷情況設計成固定模版,以微信形式發送到全縣駐村工作隊群,通過駐村工作隊為貧困患者講解相關政策、報銷流程,并提示報銷費用進卡情況,確保貧困戶享受政策應知盡知、應享盡享。針對因大病支出過高、易發生致貧返貧的貧困戶、非貧低保戶和低收入戶等“三類”重點人群,納入防貧監測范圍,采取“社會捐點、財政出點”的方式,每年建立100 萬元(社會捐助和財政列支分別占比30%和70%)防貧保險“基金池子”,按照多退少補、余額結轉下一年度的資金運行方式進行,委托第三方保險公司,實行合同制管理,建立以自付醫療費用0.5 萬元為標準的防貧保障線,設定0.5萬元至6 萬元四個區間,經過部門跟蹤監測、三方入戶核實、村內公開評議后,分別按20%至80%發放防貧保險金,最高限額不超過4.8 萬元,做到了未貧先防、未返先堵,建立長效機制從源頭上解決致貧返貧問題,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精準扶貧是新時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的重要工作之一,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舉措。在精準扶貧工作中,應將民生扶貧工作坊在重要的位置上,通過醫療保障扶貧具體措施實施助力貧困戶脫貧,提升貧困戶在脫貧過程中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