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寸寸 曹如志 河南省路嘉路橋股份有限公司
在選擇自落地支架技術形式之后,需要進行科學的計算工作。根據路橋工程的施工要求來確定構件類別,確定型鋼和支架的使用類型,需要對軸心抗壓程度進行有效計算,通過運算得出其穩定系數。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應當充分了解施工現場的周邊情況,做好實地勘察工作,選擇材料后確定其參數,以便于后續施工工作的順利開展。要預估構件的強度,保障各項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在選擇抱箍挑架技術形式后,需要對抱箍的承載能力進行科學的計算,通過橋柱、抱箍支架的摩擦力來有效運算。除此之外,還可以選擇計算抱箍應當承受的地心引力。這兩個數據之間要具有一定的平衡性,以免支架出現位移狀況,增強抱箍的承載力。可將較為平滑的橋墩表面進行粗糙化處理,以此來增加其摩擦力,實現支撐作用[1]。
在選擇埋設托架技術形式后,應當對托架鋼錠進行計算。要有效把控施工現場環境,了解施工現場的裝備,掌控蓋梁的高度,將施工安全放在第一位,保障施工質量。進行預埋支架設計的過程中,要計算鋼錠的截面積和縱橫粱,了解預埋支架的最大彎數據和剪力。
自落地支架技術形式,主要應用于土質比較好的路橋工程中,其作用在于控制蓋梁高程,發揮支架作用。在應用這一支架技術施工的時候,需要嚴格管理鋼管立柱的垂直度,貫徹落實施工流程的要求,制作縱橫桿和掃地桿,根據要求進行搭接處理,其長度不可長于1m。要清理施工現場,對施工現場環境的要求比較高。其優勢在于有著良好的支撐作用,承載力較好,但是在施工過程中耗費的材料比較多,施工成本相對來說較大。
抱箍挑架技術形式是路橋工程現澆蓋支架施工中的一種,其主要是利用鋼板箍來處理蓋梁,利用螺栓來搭設支架和模板,一般應用于蓋梁重量較大的路橋工程中。為了避免所用材料過于光滑而影響受力的均衡性,則需要先對材料進行粗糙處理,以保障最終的施工結果。抱箍挑架技術形式的優勢在于其不需要較大的土地空間,能夠緩解土地資源的壓力,可于短時間內得到有效推廣。雖然在計算數據的時候有一定的復雜性,增加了成本,但整體效果比較好,有利于提高支架的承載能力。
埋設托架技術形式,主要是應用于水上施工中,其能夠承載較大的荷載,通常采用空心鋼管來進行施工,鋼管的直徑大于1cm,有利于進行良好的穿管作業。橫梁支設的長度應當與鋼錠懸臂的長度保持一致,將其牢固焊接。
某路橋工程長度為6.3 千米,涉及的橋梁數量為4 座,且均使用了預制組合箱梁的形式完成。在此工程中,需要完成28 個蓋梁、20 樁頂系梁結構的施工。為了保證施工質量與工期,本次施工中使用了現澆蓋支架施工技術。
為了保證測量放樣工作的效果,施工人員應當重點關注混凝土保護層的實際厚度,并在操作中落實主筋位置的精準標記。同時,需要對比原始數據與放樣數據,確認無誤后,交付監理工程師展開審批。
在現澆蓋支架施工中,必須要重點保證支架的穩定性。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在本次施工中落實了支架區域的硬化處理,為后續支架的安裝以及現澆蓋支架施工的展開提供更好的支持。同時,還要展開地面雜物與廢土的全面處理,并落實軟土地基夯實。在本次施工中,還對碎石層展開了處理,使用灰土覆蓋其表面,并將覆蓋厚度穩定在300 毫米,以此保證碎石層的強度滿足設計與施工標準。
完成地基處理后,即可展開支架搭設工作。在此過程中,需要在地基上鋪設沉木,為后續搭設支架與碗扣提供支持。與此同時,要對支架搭設位置展開動態調整,使得頂托與底托始終維持在穩定狀態,防止在后續施工操作中出現下沉問題。完成支架搭設后,施工人員必須展開各部分承載力檢測,確保所有位置的承載力均滿足設計與實際要求,保證現澆蓋支架施工的質量與安全性。另外,在落實縱橫梁設計時,要重點參考剪力最大值、彎矩最大值這兩項因素,并以此獲取構件型號截面。
在安裝底模的過程中,若是蓋梁的高度大于6 米,則應當使用纜風繩完成吊裝操作,避免模板與鋼筋籠產生碰撞,以此達到維護吊裝過程穩定性、安全性的效果。需要在工字鋼頂部位置鋪設兩層方木木楔,要結合現澆蓋支架施工的實際情況確定鋪設具體數量,并及時完成底模高程的合理調整。依托方木能夠完成蓋梁懸梁高程的調整,保證底模與墩柱結合的緊密程度。在此過程中,可以使用厚度在5 毫米的海綿條以及水泥進行堵縫、找平,并落實鑿毛施工保證接縫的平滑程度。
在加工材料的過程中,要重點控制蓋梁焊接的均勻性,并對接頭區域展開針對性處理。在這一過程中,需要重點參考焊接接頭的總面積,將相應斷面區域內的焊接接頭數量穩定在接頭總面積的50%以內。完成鋼筋綁扎及其質檢后即可落實鋼筋整體吊裝作業,為了防止蓋梁的鋼筋骨架在吊裝中發生變形,可以使用多點吊裝的方式。必須要控制偏差,使其穩定在允許范圍內,保證現澆蓋支架施工的質量。還要落實鋼筋保護層墊塊的鋪設,保證鋼筋結構的質量。在鋼筋骨架的拼裝過程中,需要引入焊接處理,將半成品進行吊裝,將其放置于完工底模上展開綁扎,并在質檢合格后進行波紋管的安裝。
完成蓋梁的混凝土澆筑工程后,需要等待一段時間,觀察混凝土的強度是否達到施工標準要求,確保混凝土澆筑質量合格后,可進行拆模工程。先拆除側模,等到混凝土強度大于規定值后,再拆除底模。如果是在冬季施工,需要先提交拆模申請,附上混凝土試機件檢測報告,由技術人員審批通過后才能進行拆模工作。
在路橋工程施工過程中,現澆蓋支架施工技術比較復雜,需要根據工程施工的實際情況,明確施工條件,選擇適宜的支架形式,并對整個施工過程進行控制,把握各項細節與要點,保障最終的施工結果。同時,應加強現場勘查工作,做好前期的施工準備,得出真實準確的數據,增強整個施工過程的連續性與穩定性,提高最終的工程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