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作海 中國人民大學漢青經濟與金融高級研究院
并購在上市公司的發展實踐中比較的常見。從企業發展的角度來看,并購是一種資源整合方式,也是一種企業影響力擴大的途徑,所以不少企業出于市場競爭的目的會積極的進行并購。從現實分析來看,企業并購存在著一定的風險性,因為在企業并購之后,可能會出于其他的因素而導致該企業的發展困難,這種情況下,企業的并購可以說是失敗的。在經濟實踐中,衡量企業并購成功與否的一個重要指標是并購績效,所以要分析上市公司的并購效果,需要明確并購績效。當然,并購績效會受較多的因素影響,因此在評價并購績效的時候需要對其的影響因素進行明確,這樣,最終的并購績效評價準確性才會更加突出。
要分析上市公司并購績效的相關影響因素,首先需要明確什么是并購績效。從概念理解來看,所謂的并購績效具體指的是并購行為完成后,目標企業被納入到并購企業中經過整合后,實現并購初衷、產生效率的情況[1]。并購是成功還是失敗了,并購的目標是否實現了,并購是否發揮了預期的協同效應,是否加快了企業的發展進程,是否促進了資源的有效配置,這些問題都同并購績效評價有關。在并購績效的具體分析和解讀中,不同的金融理論觀點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分析,所以在并購績效評價的時候,具體使用的方法會有差異。就現階段的并購績效評價來看,在實踐中使用的方法具有多樣性,具體包括了事件研究法、因子分析法、非財務指標分析法、貼現現金流量法等[2]??偟膩碇v,并購績效是評價并購企業發展狀況的重要指標,其對企業經營現狀改善有突出的指導和參考作用。
從目前掌握的具體資料以及相關案例分析來看,并購績效的相關影響因素具有多樣性,所以在并購績效的具體評價和衡量中,需要對相關的影響因素進行明確。以下是對并購績效影響因素的具體分析。
對企業并購進行具體的分析可知其過程是非常復雜且困難的,所以并購企業必須要做詳細周密的計劃[3]。從實踐研究來看,在并購準備階段,企業需要對自身以及目標企業的具體情況、資源優勢等進行全面的分析,這樣,企業并購計劃的參考資料會更加的充分,其并購計劃的制定與實施會更加的科學。從實踐研究來看,為了科學合理的實現并購,企業需要對收購價格標準等進行確定,同時還要分析產業未來的發展趨勢以及產品的壽命周期等等,同時還要強調并購周期的把握,只有做到綜合強調,并購企業在并購過程中才能夠處于制動地位,并購失敗問題能夠被有效規避。簡言之,在企業并購的過程中,先期準備工作對并購的實現以及并購績效是有顯著影響的,所以需要做好并購準備階段的具體工作。
在企業并購實施階段,影響并購的主要因素是支付手段,此要素對并購績效也有顯著的影響。就企業并購實施階段的支付手段分析來看,其主要有現金支付、承債支付和換股支付三種方式。從具體的分析來看,三種支付的具體影響是不同的。1)現金支付。如果在并購的過程中采用現金支付,資金來源可以全部是企業自籌資金,如果采用這樣的方式,并購活動會占用并購企業大量的流動資金[4]。流動資金在企業外部環境適應性和反映能力強化方面有積極的作用,流動資金減少,企業相應的能力下降,其運營的風險會顯著的增加。2)承債支付。此種支付方式的利用可以有效的減少并購企業額資金壓力,但是就主并企業來講,此種支付方式所存在的風險更大,因為在并購的過程中,如果舉債過于沉重,在收購成功后,企業的資本結構會發生顯著的變化,這會使企業存在無力支付債務本息而破產倒閉的風險。3)換股支付,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減少資金壓力,還可以降低償債風險,是非常理想的一種支付方式,不過此種方式的實施,需要通過股東會的同意,同時還需要經過證券市場監管部門的批準。總的來講,在企業并購實施階段,影響并購具體實施的一個要素是支付方式,而且支付方式對企業的并購績效也有顯著的影響。
在企業并購后,要想達到預期的并購目標,需要對企業進行資源整合。從現實分析來看,資源整合是實現并購目標的關鍵環節,如果整合的效果不理想,很可能導致企業并購功虧一簣,所以在并購行動結束之后,需要即使的進行整合。在整合階段,影響并購績效的因素比較多,其具體有:1)規模經濟。企業在并購后,一個主要的目標是發展規模經濟,但是發展規模經濟會受諸多因素的限制。從實踐生產來看,規模太大可能會導致效益的降低,而且還有可能受反壟斷法律的制約,而規模較小的話有無法實現經濟目標,所以在企業實踐中,規模經濟的追求需要適度,需要和企業發展相吻合[5]。2)企業家。在企業并購的過程中,企業家的作用發揮是非常巨大的,優秀企業家可以準確地把握企業并購的時機和節奏,并對并購后的企業發展提出科學合理的規劃,如此一來,企業并購績效會更加突出。相反,如果企業管理者和決策者不能正確的預估企業、市場發展形勢,采用不合理的發展策略,企業的并購績效會顯著下降。3) 企業文化。從現實研究來看,企業文化企業文化包括企業的價值觀、傳統信仰以及處理問題的準則。文化可以對企業管理風格和經營理念進行塑造,這有助于建立企業的行為準則。企業不同,文化氛圍不同,所以在企業并購之后,如果不能進行文化認同,企業內部的穩定性會極大的弱化,這于并購績效實現十分不利。
從上文的具體分析來看,上市企業并購會受到多個方面因素的影響,而且并購績效的相關影響因素也比較多,所以在實踐中為了讓并購企業的并購績效更加的突出,需要構建并購績效評價指標內容體系對并購績效做分析,從而明確企業并購的具體情況,進而為并購后的企業發展提供指導和幫助。就目前的實踐研究來看,并購企業在并購績效評價要具體實施,需要從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償債能力、資產管理能力、主營業務狀況、核心競爭力五個方面進行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建設。
第一是償債能力[6]。企業償債能力對其后續的生產運營有顯著的影響,所以在并購績效評價實施中,需要償債能力作為重要的指標。第二是盈利能力。企業的應力能力越強,其后續的發展越好,并購績效也會更加顯著,所以在實踐中要分析企業的并購績效是否突出,可以參考企業的應力智能指標。第三是資產管理能力資產管理能力反映的是上市公司在資產管理和使用方面的效率。一般來講,資產管理的實效性越突出,使用率越高,企業的活力性越強,所以在企業并購績效分析中,需要激昂資產管理能力作為重要評價內容。第四是主營業務狀況[7]。從現實分析來看,如果公司的主業不強大,盲目地搞多元化經濟,忽視專業化水平的提高,只會引起主業的分散,經營上也無法集中精力,所以在并購績效評價中需要將主營業務狀況納入其中。第五是核心競爭力企業發展壯大可以通過兩種途徑:一是依靠內部積累資源穩扎穩打;一是通過吸收外部資源跳躍式前進。
綜上所述,上市公司并購對于企業自身的發展有積極的作用,所以需要強調對并購的分析與討論。在企業并購實踐中,并購績效是評價并購效果的重要因素,對并購績效的概念和相關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并就并購績效的評價內容體系建設做討論,這于實踐而言意義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