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凱 蕪湖市路盛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道路橋梁沉降和跳車現象是影響道路橋梁施工質量的主要問題,建設施工單位應該深入分析導致跳車問題出現的原因,在具體施工過程中結合具體的道路橋梁施工工程確定相應的路面施工方案,并對加強對沉降段路面地基的施工,不斷引進先進的沉降段路基施工技術,對于橋梁臺和引道施工也要加強注意,做好防水和排水工作,從而有效減少不均勻沉降的發生,這樣能夠有效避免跳車問題的出現,不斷提升道路橋梁的施工質量。
在市政橋梁施工中,路基處理的方式通常是鋼筋混凝土搭板法和粗料填筑法。使用這種方式的主要目的是將橋梁的剛度差異降到最低,減少沉降不均情況,進而避免通車時發生跳車現象。但在橋梁工程施工過程中,搭板結構是最常使用的方式,它對跳車現象的應對效果不是很明顯。
在橋梁設計過程中,通常會用橋臺背填土的方式對通道和橋梁等進行處理,此類施工技術相對復雜,極易受工作人員經驗、施工工藝流程、施工材料等影響,這是橋梁的沉降段出現沉降不均的主要原因。此外,因橋梁有較大通車量,導致每天動態承載量大,外加氣候等自然因素影響,引起橋梁沉降不均狀況時有發生,影響橋梁路面的平整性和整體性。
在建設地基時,因工作人員通常不會設置過多的地質鉆孔,且鉆孔深度也不會過大,這使工作人員不能充分分析軟土層深度、性質、位置,從而使橋梁路堤具體的處理方式受到影響。此外,相關人員在橋梁設計過程中,未充分掌握軟土地基的模擬計算和防治理論,導致實際狀況與設計情況不符,雨水的沖刷作用使路基加速損壞,對路基的抗剪切性和強度損害嚴重,長期使用必然導致沉降不均。
在選擇路基材料時,要預先開展土壤實驗,借助數據對比的方式擇出填充性能最佳的材料實施填充處理。通常而言,應優先選用滲水性能較佳、含水量較少的材料,比方說沙石類,切忌采用淤泥、沼澤土等含水量偏高的材料。
(1)搭板設置方式。道路橋梁搭板施工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環節,在力的作用下也會出現路面剛度的變化,因此施工也存在一定的困難。在設置搭板時還要讓搭板頂面標高和路基頂高保持一致,這樣就能順利解決路基和橋梁的過渡問題。(2)橋臺與搭板的連接。在橋臺上設置搭板近臺端,以防搭板出現縱向滑移的問題,從而導致橋頭凹陷。為了改變橋頭凹陷的情況,應設置水平拉桿和豎直錨栓。鋼筋的間距應控制在80 厘米以內,如果選擇了豎直錨栓,就有可能會導致搭板或者牛腿的破損。而錨栓的應用,可以確保位移和水平拉桿的一致性,因此應用效果更為理想。如果選擇應用板式橡膠制作設置搭板,其間距應為80 厘米左右,然后在搭板近臺端下方鋪設兩厘米左右的油氈墊層。為了避免損傷路面結構,應該在搭板近臺端和牛腿邊緣制作倒角,搭板和橋臺的接縫位置也要填充材料,一般可選擇瀝青麻絮和玻璃纖維作為填充材料,以免因為雨水滲入造成其他問題。另外,為了確保填縫的質量,應先填充材料再灌入瀝青。(3)搭板施工。設置搭板一定要符合國家規范和行業要求,搭板的平整度和表面坡度都要控制好,這樣才能保證工程的施工質量。
橋臺結構施工結束后,要抓緊時間開展路基施工工作。在碾壓路堤時,選取相同型號的壓實機械,確保壓實強度與壓實策略保持一致。針對橋臺與路堤的連接部位,應予以同步碾壓、同步填筑。針對特殊的施工點,要優先做好施工安排,有效確保其靜置預壓與工程要求相符。
道路橋臺軟土層地基施工技術大致包括強夯法、水泥粉噴樁地基法、爆破法、塑料排水板法等,水泥噴樁復合地基在加固軟土層地基方面有顯著效果,施工時間短,有助于縮短工期。然而,此類施工技術的工程造價太高,超載預壓技術的施工工期長,然而具有很大的沉降量。因此,在選擇橋臺路基的施工方案時,要密切聯系工程的實情,盡可能地將軟土路基的不均勻沉降消除,尤其是要長期預壓橋臺地段,使地基的牢固性與承載力大幅提升,縮小工程沉降。
在施工時務必要綜合考慮施工位置的降水量與降水周期問題,針對降水量大、降水頻率高的區域,要以排水為重要工作。為此,要構建充足的排水管與溝槽,防止橋梁沉降段有積水出現,避免橋梁的填土被雨水浸泡、路基坍塌、路面受損。同時,在施工時要嚴格結合此地區地下水位的具體狀況,將路基高度合理地抬高些,以免雨水浸泡橋梁。
橋梁路基的沉降有固結沉降、瞬時沉降、次固結沉降三種,其中次固結沉降與固結沉降是導致跳車問題出現的關鍵所在。調查發現,輕型的填充材料的壓縮性好,若被壓實則能起到較為理想的防治地基沉降的作用,且能使荷載引起的累積形變縮小。所以,在挑選后臺填充材料時,務必要確保填料的剛度處在橋臺材料剛度與路基之間,不斷增強壓實度,保證透水性好。
綜上所述,對市政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的加強至關重要,需嚴格貫徹履行相應規定,有效提高市政橋梁在車輛通行上的能力。